龐智華
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在實施“責任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愛為入口,以規則為出口”的管理思想,確定了“做幸福教師,成就幸福人生”的追求目標,一直在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倍?。
一、理念引領,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學校始終堅持“和而不同,人文見長”的辦學理念,以教師素質提升為目標,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以創新教育管理為首任。
(一)優化干部管理,抓實管理基礎
領導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執行者,好的領導才能帶動學校良性發展。學校著力建設一支愛崗敬業、肯于奉獻、廉潔自律、務實擔當的領導隊伍,以“五多”(多學習、多交流、多培養、多反思、多擔當)為策略,著力建設“四維”型(學習型、廉潔型、務實型、奉獻型)領導班子。學校領導分工明確,著眼大局,形成合力,履行管理職責。
(二)細化各項管理,務實管理過程
學校以教育教學目標為基礎,立足專業,關注細節。學校的每項工作都堅持明確、準確、精確的三階細致要求模式,有布置、有檢查、有考核、有反饋、有指導、有跟進,形成完整的“閉環”。學校設有校長信箱,及時聽取來自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凝心鑄魂,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一)師德為根,奠定專業發展基礎
學校以培養七十七中學教師七大精神為落腳點,即砥礪奮進的工作精神、閱讀思考的學習精神、真誠熱情的服務精神、互信共贏的團隊精神、不斷改進的創新精神、認真執教的求實精神、高效執行的管理精神;以培養七十七中學責任之師為目標;以“一二四一”責任之師的塑造工程為主線;完善兩個方案(責任之師評選方案、師德培訓方案);抓好四支隊伍(黨員、骨干、青年、班主任隊伍);抓實一項活動(師德培訓系列活動),開展教師培訓工作。
學校聘請市區研訓教師、黨建專家、德育專家、安全法制專業人士、衛生健康專業人士進行專題講座。同時,建立骨干教師群、青年教師群、班主任群,積極組織教師以網絡平臺為載體進行學習交流,組建學習共同體,助推教師專業提升。
(二)師能為翼,助推專業能力提升
學校以三大工程為抓手,以“七五八”模式為主線,落實教師培訓工作?!捌呶灏恕蹦J?,即骨干教師的卓越工程七要策略,青年教師的青藍工程五要策略,全體教師的成長工程八項培訓。學校組織開展“高舉十九大精神旗幟,揚起崗位爭鋒壯志”教學基本功大賽,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與;開展“浸潤責任,共鑄師魂”年度教師評優活動;開展UMU軟件、101教學軟件應用培訓,使教學與現代科技接軌。
三、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抓實德育,塑造學生高尚人格
我校以七十七中學學生“七大素養”培養為目標,構建了“用責任托起明天的希望”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學生“七大素養”包括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不衰的激情斗志;具備一定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及一定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辨別是非能力;有吃苦耐勞精神、服務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做計劃的習慣;有強健的體魄,掌握一至二項終身鍛煉身體的體育項目;有較好的藝術修養,有一定藝術鑒賞能力;能夠對自己未來有合理規劃。以“七項主題教育”為主線,即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明理規則教育,開展德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會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立足“問題鏈引領與情知激勵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課程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愛閱讀、樂合作、喜思考、善表達、重探究、勇挑戰的良好習慣,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
(三)關注身心,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有完善的體育場地和設施,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學校建有心理輔導室,配兼職教師,開設心理教育校本課程,針對問題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工;對控制近視率、傳染病的預防、緊急救護等涉及學生身心健康的工作尤為重視,聘請專家進行講座,宣傳相關健康知識。
(四)藝術滋養,提高學生人生品位
學校以校本課程為載體開設書法課,創辦京劇、合唱、舞蹈、繪畫等藝術社團,借助社團實施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我校星空合唱團在2018年市級合唱比賽中獲一等獎,代表大連參加全國合唱比賽獲得一等獎;學校京劇社團在大連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舞蹈社團在區級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四、潛心鉆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一)課程構建,探索多樣教學策略
學校構建了“用責任托起明天的希望”整體課程和德育課程,提煉出更適合學生發展的“三全責任”文化體系和“三維啟智”教育課程。學校在構建整體課程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改革,提出并完善了“問題鏈引領與情知激勵相結合”的課堂模式。該模式包括以下四個教學環節:“巧設任務,問題引領”“師導入情,生學有標”“合作互助,熱情匯報”“趣味小結,銘記所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打造合唱、京劇等特色課程,開發英語配音、古詩詞吟唱等活動課程。為了開發教師和學生的潛能,學校還堅持自主研發《合唱》《京劇》《舞蹈》等校本教材。
(二)多元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每一位教師都時刻把學生的終身發展記在心上,充分利用各種活動載體,挖掘學生潛能。經過不斷探索,學校開展了豐富的校園活動,包括以“風清景明,生生不息”為主題的清明節活動,以“花好月圓,情滿中秋”為主題的中秋節活動,以“誦古揚今讀端午,化繭成蝶悅語文”為主題的端午詩文誦讀活動,“再現經典《紅樓夢》”名著閱讀活動等。活動覆蓋全體學科,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學科課程為核心,以活動體驗為保障,以提升素養為目標,立足文本,面向整個課程,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我校提倡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事事育人,通過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具體包括五四青年節入團、教師節話感恩、法治教育現場會、憲法日說法、環境日談環保、助殘日慰問特殊兒童、創城行動踐行文明、消除校園欺凌、讀書論壇傳承紅色基因、心理輔導陽光引領等活動。同時,學校創新開展家校德育活動,成立家長委員,開設“特別的課堂,特別的愛”家長課堂系列講座,微信平臺堅持推出《家校課堂》欄目,介紹教育經驗。
近年來,學校在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德育實施、文體活動、語言文字推廣等多方面探索研究,責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提升。面向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踏實進取、開拓創新,努力打造責任教育特色,關注師生的生存質量,把學校辦成社會認可、家長滿意的優質學校。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