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益創業;人才培養;建議
一、引言
相對于公益和創業,公益創業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公益創業是將公益事業的社會價值和創業創新的經濟價值結合在一起,其核心特點是公益性,首要特點是創新性,因此,發展公益創業一方面可以促進公益事業改革,將社會力量引入公益項目中,以推動公益活動的可持續運行;另一方面,發展公益創業可以提高參與者的創新能力,改善管理模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而公益創業的發展是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公益創業的優秀人才通常具有開創的思維,靈活的個人新想法,可以為公益創業項目提供廣泛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公益創業優秀人才也是公益創業事業持續運行的必要條件。因此,公益創業的發展應該將人才培養放在中心位置,以新思路、新思想、新方法培育和提拔人才。
二、公益創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對公益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足
公益創業是近十幾年新興起的概念,在我國更是處于起步摸索階段,作為公益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絕大部分高校沒有對公益創業人才培養的意識,甚至對公益創業的概念仍不清晰。通過網絡搜索、查閱文獻以及走訪現有的公益創業團隊成員可知,目前絕大部分高校沒有專門的公益創業部門,沒有負責的相關教師,也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安排,只有少數沿海發達地區高校在開展公益創業人才培養工作。
另一方面,整體的社會環境對公益創業人才培養造成不利影響。公益創業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并且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沒有在社會中產生廣泛的影響,大多數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對公益創業一詞不了解,甚至沒有聽說過,公益創業本身的社會價值不被大眾所認可,也不是高校畢業生在尋找工作過程中的熱門選項,這種情況對公益創業的人才培養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2.缺乏完整的公益創業培養課程體系
公益創業的人才培養是一個聯動理論和實踐的系統過程,沒有理論上的優秀指導,即使是擁有專業背景的學生也無法在實踐中做好公益創業項目的工作,這就需要各高校以公益創業過程中的問題為導向,設計一個完整的公益創業課程體系。然而絕大部分高校對公益創業本身就沒有清晰的認識,更不會去花費精力開展公益創業培養課程體系的建設,而在開展公益創業培養的高校中,如湖南大學、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也沒有形成科學的、完善的培養課程體系,大多僅是開設一門課程,或者僅作為創業課程的一個選修方向,沒有對學生公益創業方面的全方位的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有志于從事公益創業事業的學生們只能依靠自己去學習、獲取相關的公益創業知識,或者參加公益社團、自主申報公益創業項目等積累實踐經驗,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有經驗的教師或者專業人士的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容易碰到各種問題,并且很難處理問題,導致學生從事公益創業事業的積極性下降,乃至放棄。
3.缺少外部支持
公益創業的人才培養并不只是依靠高校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公眾輿論等的合力支持,政府部門提供政策的引導,社會組織提供實踐的平臺,公眾輿論提供對公益創業的認可和資金支持,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才能系統培養公益創業人才。但是目前,社會上對公益創業的整體輿論氛圍不強,公眾和企業對公益創業不了解、不認可,沒有認識到公益創業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尤其近年來,各種公益丑聞頻發,更加劇公眾對“公益”一詞的誤解和偏見,也進而造成對公益創業的偏見。另一方面,國家層面對公益創業的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較小,雖然國家一直在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且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業,但在公益創業方面沒有明確的文件和政策支持。同時,由于公益創業帶有一定的非盈利性,就缺少了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企業的支持,使得公益創業人才培養的“產、學、研”一體模式發展受到了阻礙[3]。
三、公益創業人才培養建議
1. 加大公益創業宣傳力度
公益創業人才培養的最大阻礙之一就是社會和高校對公益創業認識不足以及對公益創業存在偏見,因此解決該問題就必須在社會和高校中加大對公益創業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公益創業文化氛圍。首先可以在高校中開展豐富的公益校園文化活動,如公益創業宣傳周、公益創業節、公益創業知識競賽、公益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鼓勵引導學生創辦公益創業類社團等。其次可以宣傳公益創業成功典型案例,扭轉公眾對公益創業的認識就必須樹立成功形象,讓公眾意識到公益創業也可以成功,也可以獲得回報,也能夠向社會作出貢獻,進而吸引投資者的注意,為公益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2.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和社會培訓組織沒有形成完整的公益創業課程體系,而高校作為創業創新的領頭羊,應該在這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課程教育要考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點,例如:低年級學生開展基礎性、普及型的教育課程,高年級學生開展技能性、實踐性的教育。其次,在課程設計上,可以借鑒或創新已有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公益創業課程設計可以以創新創業課程設計為基礎,補充公益類課程,例如:在生涯規劃課、創業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開設公益創業學、公益創業實務等課程;還可以支持公益創業教師開設公益創業類選修課、引進國內外高校的優秀網絡課程作為網絡選修課等方式完善大學生公益創業課程建設[4]。
3. 尋求多方合作
公益創業的人才培養不能僅依靠高校一方,還需要政府、社會乃至家庭的多方 共同支持。對于政府而言,當前我國發布的各項政策文件中并未提及公益創業,公益創業相關法律也無明文規定,因此政府應當在公益創業政策、法律、資金方面提供支持,為學生以及有志于從事公益創業的人群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
參考文獻:
[1]周倩倩. 寧波市公益創業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研究[D].寧波大學,2019.
作者簡介:
敖翔,男,漢族,江西鷹潭,1996年11月19日, 研究生 國家電投集團湖南婁底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30100 )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