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研檔案作為科學研究活動的真實記錄,承載著科學記憶,蘊含著文化內涵,可以為科研單位文化傳承和建設服務。本文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為例,闡述了科研檔案在農業科研院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提出了挖掘科研檔案資源,服務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的思路及對策。
關鍵詞:科研院所;科研檔案;資源;科研文化建設
科研檔案作為科研活動的真實記錄,承載著科學記憶,蘊含著文化內涵,可以為科研單位文化傳承和建設服務。農業科研院所應充分認識科研檔案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深入挖掘和開發利用農業科研檔案資源的文化要素,更好地為引領激勵科研人員的科研觀念和行為,提升科研單位的文化建設水平服務。
1 科研檔案在科研院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1 科學技術發展的真實記錄
科研檔案真實記錄了科研單位的創建和科技事業發展歷史,記載了科技人員的成長過程,反映了單位科研、試驗和管理等活動歷程,囊括了科研人員在完成科研任務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試驗數據、研究論著、科研成就、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成效等,記錄著管理人員對科研進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是科研單位歷史的真實記錄,是科研人員智慧的結晶和優秀經驗的總結[1 ]。
1.2 科研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檔案形成的過程就是文化不斷積淀的過程,通過不斷研究和積累,對成果進行創新,然后再進行積淀。積淀的時間越長,對檔案進行創新的里程就越長,積累的文化財富就越多[2 ]??蒲腥藛T查考檔案信息,可不斷拓展科研思路,使科研成果增值。因此,科研檔案蘊含著科研單位的科研能力和文化,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對科研院所文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3 ]。通過檔案,不僅能學習借鑒科研方法、科技成果和管理措施,傳承智慧和經驗,還能發掘不懈奮斗和不斷創新的歷史,傳承優秀科研價值觀。
1.3 筑牢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石
科研檔案是一種科研文化的記載,也是一種科研精神的傳承,它所承載的記憶又會促進科研文化發展??蒲性核鶛n案部門及人員應針對科研人員的思想文化需求,利用新媒體等現代化技術,充分挖掘科研檔案資源,擴大科研文化傳播生態圈,推出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科研文化宣傳力作,講好科研故事,使科研檔案文化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提升文化自信,成為新時代的“網紅”,逐步構建科研院所檔案文化的話語權。
2 推進科研單位科研文化建設的對策
2.1 堅持敬業精神,打實檔案科研文化基礎
愛崗敬業已成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檔案工作者也不例外??蒲袡n案涉及范圍廣、數量大、成套性強,檔案收集整理瑣碎繁雜,為了讓檔案能夠更有廣度和深度,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檔案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收集、整理過程中把好質量關,收集價值高的科研檔案,充實庫藏。“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為了保障檔案文化發掘和利用的質量,就應建立一支適應科研院所發展的檔案專業隊伍,更好地收好、管好、用好科研檔案,更好地為科研院所文化建設服務。
2.2 堅持突出典型,用檔案發揮科研典型示范作用
科研院所應注重開發典型科技工作者的檔案資源,促進先進典型的培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和激勵作用,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創新熱情,為服務“三農”增添精神動力,為建設特色明顯高水平現代農業科研院所貢獻自己的力量[4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通過開展“兩優一先”評選活動、先進事跡報告會和編印《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學習材料等活動,培育廣大科技人員科技報國、勇于創新、求真務實、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讓這種理念得到傳承。
2.3 堅持精品戰略,開發檔案科研文化產品
科研文化蘊涵在科研檔案之中,應將其挖掘出來。應通過編研,突出科研文化特色,打造檔案文化精品,生動形象地發揮文化傳承作用,激發科研人員的凝聚力和創造力。近年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檔案管理部門對生產性工程化實驗室、海西農作物品種引種圃、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材料進行匯編,通過這些匯編材料形成豐富而直觀的檔案文化產品,不僅完善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對各個項目的理解和認知,而且提升了科研檔案文化功能,增強了院所職工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2.4 堅持推進檔案信息化,讓科研文化趕上潮流
互聯網技術可為科研檔案的管理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務方式。我們應挖掘科研檔案信息,建立統一的各類科研檔案資源數據庫,形成一套完整的現代化科研檔案系統管理模式,賦予科研檔案價值利用以新的活力,為農業科研院所的發展服務[5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建立數字檔案管理系統,將不涉密課題材料等檔案信息上傳系統,實現科研檔案及文化產品共享。該院數字農業研究所開發福建省科技特派員云平臺和“慧農信”微信公眾號,疫情防控期間全省5000多位科技特派員利用該平臺的信息技術支撐,為農戶答疑解惑,為農民解答技術問題4140多個,推送農時農事注意事項,發表科技服務日志5880多篇,使農民受益。
2.5 堅持推進制度建設,讓科研文化規范起來
科研院所要結合實際發展情況來建立健全科研文化制度體系建設,理順單位內部科研檔案管理工作機制,建立一支科學、合理、高效的檔案管理工作隊伍,認真履行檔案管理職能,確??蒲袡n案資源收集齊全完整,檔案管理利用科學規范。應建立健全各項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將抽象的文化建設逐步具體化、可視化,讓科研文化在院所的建設中貢獻力量,不斷發揮制度的激勵作用,形成有章可循、高效有序、團結合作的良好氛圍,弘揚院所文化[6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建立健全《科研檔案管理暫行辦法》《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暫行辦法》《科研檔案院內開放與科技信息院內公開利用制度》,規范科研檔案管理,提高檔案的利用價值,使科研檔案資源及文化的挖掘和傳播有章可循。
2.6 堅持強化情感紐帶,讓檔案科研文化更好地支撐科研人員的工作
通過長期努力,賦予科研人員共同的志愿、理想和目標,使科研人員在精神上寄托院所,情感上依戀院所,行動上忠于院所,與院所發展攜手共進、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把個人榮辱和院所興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7 ],就能以更好的檔案文化支撐科研人員的科研工作。發揮好檔案室、圖書館、院網作用,便捷有效地將科研檔案信息資源提供給科研人員尤為重要。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在院網開設科研平臺、科技成果、專題專欄和科研創新、科技動態、科技服務等欄目,及時發布相關信息,讓科研人員掌握第一手科研信息,促進了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開設文化建設專欄,營造自由、寬松、包容的科研精神文化環境,引導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塑造優良的學術品格,既承擔省和國家重大農業科研課題研究任務,也自由探索感興趣的科研問題。
科研院所的檔案工作者應努力堅持敬業,突出典型、精品、信息化等工作措施,通過挖掘本單位的科研檔案信息資源,將蘊藏在科研檔案中的優秀科研文化逐漸滲透到各個方面,凈化科研人員的思想、意志和心靈,增強科研人員對科研文化的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提升科研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服務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推進科研院所科研文化建設行穩致遠,促進科研事業發展。
基金項目: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十三五”青年科技創新團隊(STIT2017-3-7)、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青年人才自由探索項目(項目編號:AA2018-17)
參考文獻:
[1]尹會娟.建立科研單位重要人物檔案助力科研單位文化建設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8(3):271.
[2]吳冰云.現代農業科研院所的檔案內涵及其建設管理[J].祖國,2017(15):103.
[3]尹會娟.科研單位檔案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現代企業文化,2018(4):190.
[4]許清.論科技名人檔案對構建科研單位文化的作用[J].辦公室業務,2019(2):191—192.
[5]劉萌,盛占武,宋順等.農業科研院??萍紮n案信息化管理體系在科研績效評價中的作用[J].熱帶農業工程,2015,39(2):63—66.
[6]王學良.農業科研院所文化建設與創新能力提升[J].熱帶農業科學,2019,39(7):112—115.
[7]邱啟程,馬祥建,馮新民等.農業科研院所文化建設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9):8—11.
作者簡介:仇秀麗(1982— ),碩士研究生學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研管理處,主要從事檔案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