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艷,董 旗,朱薇娜,謝家平,
(1.新疆財經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22.上海財經大學 商學院,上海200433)
精細化工是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同時也是化工激烈競爭的焦點之一。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芯片制造、食品醫藥、光纖通信等行業的迅速擴張,市場上對于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這對于精細化工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現今,精細化工產業正面臨著地區性危機、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崛起和全球化經營等諸多問題,并且隨著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增加,使得行業結構不斷調整,這對精細化工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亟待提升市場競爭力。
根據1993年UNIDO(聯合國工業與發展組織)對業務外包的具體定義,外包關系是指“某一企業(委托企業)向另一企業(代工企業)提出訂單需求,并按具體要求為其制造標準質量與數量的零組件活組裝品。在這一外包協議達成過程中,外包廠按照原廠對材料各指標參數的具體要求將原材料與零件予以生產”。業務外包作為企業短時間內提高自身運營效率的重要舉措,既可以簡化企業結構,重點發展核心業務[1],又可以增強市場敏感度,同時還可以提升在客戶中影響力[2];既可以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又可以控制各項成本,優化資金配置[2]。
供應商指標體系的研究,Dickson認為包括質量、交期以及效益等23項供應商評價準則[3]。如今,企業與外包商的關系與之前不同,見表1,企業更注重將外包商納入供應鏈中,從而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4-5]。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一些供應商評價中的指標被特別關注,例如:企業社會責任[6];此外,針對一些特殊行業供應商評價[7、8]的研究也浮現而出,標志著學者們開始注重具體行業供應商評價體系的研究。近年來,由于全球環境不斷惡化和新冠肺炎的沖擊,學者們開始研究綠色供應商評價體系[9]和特定環境下的供應商評價[10]。以往對于供應商評價體系的研究大多方法單一,但現今學者們將多種方法相結合或將具體方法與特定環境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供應商評價體系。

表1 現代外包商與傳統供應商的區別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將運用扎根理論進行精細化工行業外包商評價體系的構建,并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從而驗證本文所構建的評價體系。
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設計扎根理論應用到外包商評價體系的構建的流程,明確了數據來源所訪談的對象與訪談提綱;第三部分進行扎根編碼程序與外包商評價體系的構建,并在編碼過程中進行了歸類檢驗;使本文所構建外包商評價體系更具實用性和可信度。第四部分根據層次分析法,利用從S公司A事業部的案例對本文所構建的外包商評價體系進行檢驗。第五部分總結了研究結論并進行了研究展望。
扎根理論(Grounded Theory)最早由Glaser和Stauss于1967年提出的[11],至今仍被學者們廣泛應用。不同于傳統研究方法,它并不是從假設入手在已有的理論基礎商進行演繹與驗證,而是通過對現實的觀察,結合互動與實證方法,基于收集到的一手資料加上二手資料展開相應的理論研究分析。扎根理論圍繞現實中的某一問題,通過閱讀文本資料,調查訪談等方式收集數據后整理數據,通過編碼程序,不斷對資料進行反復的歸納、比較、思考后形成概念,進而將概念化的資料以一種全新且符合邏輯的方式整合在一起[12]。基于研究者運用編碼程序對原始概念進行重新的符合現實邏輯的整合,建立一個接近實際、內容豐富完整并且解釋力強的理論,從而揭示現實中的因果關系。
(1)確定訪談對象。
第一,訪談對象要具有典型性。選擇典型代表性的精細化工且側重業務外包的企業。
第二,資料的多樣性和代表性。盡量選擇生產不同精細化工產品的企業,同時兼顧所獲取資料的代表性,走進高校或研究所搜集科研工作者對于外包商評價體系的見解。
第三,訪談過程的完整性。至少要采訪到管理外包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使之可以獲得較為詳細資料,保證研究所需要的原始數據的充足。
(2)訪談提綱設計。
訪談過程中不需要設置固定的選擇性問卷,只需要圍繞主題展開訪談,設計設計訪談提綱。本研究設計了如下13個問題的訪談大綱,見表2。

表2 訪談提綱
進行三輪編碼歸類。第一輪歸類主要是對原始數據進行初始編碼和歸類,完成開放式編碼工作過程中概念化和范疇化的工作,初步形成了研究問題的主范疇類別;第二輪歸類是在第一輪歸類的基礎上,對資料素材再次進行細分歸類,得到研究問題主范疇的優化結果,以驗證并修正第一輪歸類工作的結果。這兩輪歸類工作中,第一輪編碼工作由1名供應鏈管理理論專家、3名精細化工領域專家組成的編碼小組討論完成;第二輪則另外邀請了6名供應商管理領域的學者,分成3組對素材進行獨立歸類,此時會出現3種歸類結果:(1)完全不同,即3組人員對某一標簽分別歸入不同主范疇中;(2)兩組相同,即3組人員中有2組對某一標簽歸類相同;(3)完全相同,即3組人員均將某一標簽歸入相同的主范疇中。第三輪則是對第二輪歸類結果進行信度檢驗。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數據編碼過程示意圖
對原始資料中可以編碼的語句或錄音進行貼標簽,形成概念化名詞。項目組在編碼過程中進行充分討論,增加訪談次數對資料進行補充,避免編碼者由于主觀原因對編碼結果的影響,從數據來源和過程方面保證編碼的客觀性。至此完成了一個資料分解、檢驗、貼標簽、概念化的過程。通過開放式編碼過程,從收集到的原始資料中抽象出43個概念,見表3。

表3 開放式編碼
經過開放式編碼過程,將數據資料分解、抽象出56個概念,但概念間相互獨立,其之間關系并沒有得到深入討論與分析。為此,下面本文通過關聯式編碼程序建概念間的關系脈絡,以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本文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論譯碼范式,即憑借研究問題的因果條件、現象、脈絡、行動/互動的策略和結果,將概念之間聯系起來,資料重組的過程。在進行關聯式編碼程序過程中發現開放式編碼過程中抽象出的56個概念間存在一定內在邏輯,依據不同概念間的聯系,最終本文歸納出24個副范疇、8個主范疇,見表4。

表4 主軸編碼結果示例
經過研究小組完成前一輪的兩個編碼程序后,共提煉出56個概念和24副范疇,接著對24個范疇化標簽進行深層次的討論分析,最后應用典范模型形成了綜合能力、產品質量、產品價格等8個主范疇,見表5。
對第二輪歸類進行信度檢驗。歸類小組由6名工作者中3人為博士、3人為教授,分為3組進行背靠背式工作,工作過程中相互間不討論,獨立完成。
概念標簽-副范疇一致性歸類結果顯示,歸類一致性很高,統計結果如表5所示。其中56個概念中僅有5個概念的歸類是完全不同的,其余51個概念中有41概念歸類完全相同的,故直接歸類;有10條概念的歸類是兩組分類相同,則本文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對這10條概念進行了歸類;為了提高本研究的準確性,對5個歸類結果完全不同的概念,經小組多次討論,并對外部專業人士進行咨詢,最終達成一致。將5個歸類完全不同的概念分別歸入企業資質、運營能力、供應危機管理、發展潛力、合作水平。歸類檢驗見表6。

表5 概念標簽-副范疇歸類的一致性匯總表

表6 概念標簽-副范疇歸類檢驗結果
同理,副范疇-主范疇的一致性歸類中24個副范疇中16個副范疇歸類完全相同的,故直接歸類;有5個副范疇的歸類是兩組相同,依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進行了歸類,歸類一致性匯總表見表7;僅有3個歸類完全不同,為提高文章的嚴謹性,研究小組反復斟酌、比較、推敲,經歸類小組多次討論與咨詢,最終也達成一致。將3個歸類完全不同的副范疇分別歸入合作潛能、經營能力、履約能力,歸類檢驗見表8。

表7 副范疇-主范疇歸類一致性匯總表

表8 副范疇-主范疇歸類檢驗結果
第三輪主范疇歸類的信度檢驗,信度分析是指不同的研究者在進行內容分析時所得到的類目,能否將內容歸納到相同的類目中去,且能夠得到相同的結論,故信度分析直接反映了研究內容的準確性。通過第一次從概念標簽到副范疇歸類和第二次從副范疇到主范疇歸類的信度檢驗,限于篇幅所限,對第二次主范疇歸類進行信度檢驗。內容信度檢驗公式如下[12]:
其中,n=編碼者個數(n=10),相互同意度=M/N(M表示一致同意數,N表示該類別擁有總的概念標簽數)。本文信度檢驗,見表9,所有主范疇檢驗均為良好。

表9 歸類檢驗信度分析結果
通過對主范疇以及副范疇進行多輪比較、分析、考量,結合對外包商情況深入分析,并反復研究訪談錄音,最終確定各個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首先,在主范疇的8個維度中,可以發現每個被調研的精細化工企業對外包商的要求都不盡相同,這構成了外包商能力的協同要素;其次,外包商的服務水平建立在外包商能力的基礎上,然后其服務水平則是由它所提供給的服務,包括其履約能力、溝通能力、合作潛能以及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最后,外包商具有的能力要素越全面,其所提供的產品質量和價格越具有競爭力,二者構成了外包產品的質量價格體系。核心范疇之間構成了層層遞進的關系。經過研究小組不斷的揣摩、分析,最終構建出下圖所示外包商評價體系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編碼結果示意圖
扎根理論選擇性編碼程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研究步驟為闡明故事線,即用搜集到的資料所開發出的范疇、關系構建一個可以扼要說明全部現象的核心,然后將此概念化后的故事形成核心范疇。故本文基于關聯式編碼開發出的8個主范疇所構造的故事線可以概括為外包商能力、服務水平、產品質量和價格緊扣精細化工行業外包商選擇、評價體系的結構特征。
層次分析法具有層次化、系統化的特點[13],能夠對包含需要定性定量分析的多屬性的復雜系統進行綜合、量化評價[14],故本文應用APH層次分析法計算評價體系中各指標權重,根據本文所構建的評價體系,建立包含目標層A、準則層B、指標層C的遞階層次結構如見圖3所示。

圖3 遴選指標層次結構圖
(1)準則層權重。
為了更好地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本文采用5名精細化工領域專家進行打分的方式對準則層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咨詢打分,根據專家打分表獲得的數據為依據,按層次分析法的規則轉換成重要性判斷矩陣[15],結果由Exal計算的得出(下同),準則層B判斷矩陣表及其分析結果,見表10。

表10 準則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及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表
(2)指標層權重。
同理,上述相同的5名專家根據相同的流程對B1-B8維度下各指標相對重要性進行了打分,以專家打分的數據為依據,把數據依據層次分析法重要性評價尺度表轉化成重要性判斷矩陣(限于篇幅所限,略),結果由Exal計算得出,見表11。

表11 外包商評價指標權重表
從模型中的24個指標中可以看出,精細化工行業選擇外包商最看重的是產品價格下的價格水平、經營能力下的運營能力、履約能力下的準時交貨率以及產品質量下的質量管理體系,最不看重的是HSE控制能力。
本文通過結合精細化工行業的實際情況,對國內外外包商評價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梳理與總結。首先通過對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調查、對領域內專家進行訪談獲取一手數據,運用扎根理論構建一套適用于該行業的外包商評價指標體系,為該行業最終的外包商選擇提供有力依據,與此同時,應用APH層次分析法對評價體系內各個指標做了詳細說明和權重賦值,期望本研究所構建外包商評價指標體系能為精細化工行業外包商的選擇提供些許參考,為該行業供應鏈管理提供些許借鑒思路,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成果:(1)通過對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調查、對領域內專家進行訪談獲取一手數據,運用扎根理論構建了一套符合精細化工行業的外包商評價指標體系,包括:8個一級指標,24個二級指標。(2)通過APH層次分析法對扎根理論所構建的外包商評價體系中的指標進行權重分析與確定,并詳細說明了各個指標的具體含義和數據的獲取途徑,以利于構建外包商評價模型,使精細化工行業外包商的選擇與評價更具科學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提出的外包商評價指標體系給精細化工行業外包商的選擇與管理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也對行業內的企業在降低外包成本、維護合作關系、科學的選擇、評價外包商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