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當前科技創新發展下的產物之一,這類企業自主地開展有關的科技創新活動,從而為我國的發展提供科技產品。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評價而言,主要采用兩種指標進行,分別是直接確認以及自主評價登記。直接予以確認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需滿足以下的基本條件,即在中國境內所注冊的居民企業,企業內部的職工人數不能超過500人,資產總額在2億以內,所提供的產品及相關服務都需要在國家規定的范圍之內,最后企業于當年無重大事故發生。此外,科技型中小企業還需要具備其他的認證條件,此處就不詳細的進行介紹了。由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可知,這類企業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其均具備一定的科技成果,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始終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在積極地向著大眾創新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快速發展的契機,其規模較小的特性也使之能夠靈活的根據市場變化做出應對,在解決科技研究方面的問題時也更為有效。總體來看,在當前各國愈發重視科技發展的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憑借其諸多優勢脫穎而出,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融資方式單一
就目前而言,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仍然較為單一,以銀行貸款和內源融資為主。然而這兩種融資方式都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例如銀行貸款的程序十分復雜,往往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才能批準,諸多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更是多次無法通過基本審核。即使企業成功的通過審核,貸款數額一般也比較低,無法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運轉的基本需求。依靠內源融資同樣也存在著這一問題,由此可見,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的問題較為突出。
過多地依賴內源融資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知,內源融資也是當前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由于內源融資操作較為方便,成本相對較低,因而這一融資方式也成為當前應用最多的融資方式。雖然內源融資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多數企業也愿意將之作為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但其本身數額不大,對于內部收益不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單靠內源融資顯然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
高投入高風險
一般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也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這一特點也導致部分企業的融資過程極為困難。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所進行的業務都是與科技研究相關聯,因而所需要的資金一般也是較大的,新技術及新產品的研發周期往往較長,導致企業內部資金流動容易受阻。此外,新產品的研究也需要諸多的技術人員參與,雖然職員人數較少,但人力成本仍然是較大的一筆開支。高風險的來源由下述分析可知:現代化快速發展下,很多產品都將隨時代的發展而迅速更替,其中以科技產品最為顯著,一旦科技型中小企業所研發的產品已經落后于當前社會需求,其就無法應用于實際生產之中,而長期的研究又耗費了巨大的成本,導致很多企業最終都將走上破產的道路。正是高投入、高風險也是的很多的資金提供者最終選擇放棄融資想法,改投其他風險相對較低的產品。
根據滄州市科技局的統計數據可知,當前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形勢十分樂觀,于2019年滄州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共計1356家,到目前已經認定的有10138家,其中更是有192家企業被列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也是較為廣闊,包含數控機床、信息科技、醫療器械等各個方面。雖然數據顯示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已經有了快速的發展,但目前滄州仍有多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以下便針對影響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因素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
融資難度大,缺乏科技創新資金
經過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可知,滄州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融資政策支持體系不完善以及銀行貸款門檻較高。滄州政府為鼓勵科技創新實施了相關的行動計劃,一般的,申請科技創新資金資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所獲得的資助資金不會超過100萬,且需要遞交多項證明,審批過程很難通過。在企業稅收優惠上也仍然存在著問題。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存在問題外,銀行貸款門檻高也導致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也是由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同時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因而其內部財務制度并不健全,最終在向銀行貸款時影響到審批通過率。
高技術人才缺乏創新機制不健全
對于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分析可知,多數企業除了融資困難以外,高技術人才缺乏也是所面臨的難題。這類科技型中小企業往往規模較小,高學歷人才更多地希望加入科研機構或是高校研究,這就導致企業在高端人才的引入方面較為困難。滄州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之中也存在著很多創新能力較弱的企業,諸如科研能力弱、技術水平低等都是顯著的問題,由此便影響到企業本身的創新能力。此外,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甚至是放棄了自主研發,而是通過購買來引入核心技術,因而其自主創新能力顯然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由此可見,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中也受到創新機制以及高端人才缺乏的制約,這也是其后續改進的重要方向。
企業內部因素
經分析可知,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受阻,與其自身創新能力不高密切相關。影響這類企業創新能力的內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對于研究人員培訓費用的投入有限,研究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其培訓力度越大,所對應創新能力也將有更大的提升。第二,企業外部研發經費的投入強度,中小企業若能獲得更多的外部投入,便可以購買更多的先進設備,對于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企業內部因素也是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該方面的研究需要結合這類中小企業的具體情況,諸如其規模、整體研究經費等,后續則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消除內部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實施科技金融政策
所謂科技金融政策,即是指“金融+科技”的基本模式,而該模式的實現對于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有著領導性作用。對此,河北省也是出臺了以下的有關措施:河北省政府出臺了如下的行動方案,即《河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動方案(2019-2021)》,在該方案的指導下,為科技中小型企業帶來了更多引入投資資金的機會,對于企業初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此外,河北省也是專門成立了科技信貸機構,這些機構的主要工作是對省內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審工作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并為企業提供相應的信貸風險補償。
京津冀政策主推科技中小企業發展
就目前而言,京津冀發展協同發展,河北省也是利用該機會創新資源共享優勢,推動省內科技產業技術發展。并將京津研發、河北轉化作為指導思想,旨在將京津的優勢企業以及創新成果吸引到河北,從而實現高端產業的對接。由此可見,河北對于省內科技產業的發展極為重視,目前也是積極的將進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進行承接,從而促使省內科技型中小企業向著國內先進水平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為河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大力支持申報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我國為鼓勵科技創新,每年都選于全國范圍內篩選創新成果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成功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的企業在創新能力方面都是較為突出的,因而河北省也是在所得稅方面予以這類企業支撐。不論是研究經費還是科技補貼方面,都有著諸多的優惠政策。對此,滄州眾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應當積極的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申報國家級科技中小企業,這也是其融資途徑拓展的有效措施。
本文中的分析是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并在此背景下對于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探究。在了解了這類企業所面臨的融資問題后,針對河北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措施進行分析,從而為這類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為我國科技創新注入新動力。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0年滄州科技計劃自籌經費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研究”(課題編號:204206008);2021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京津冀協調發展背景下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研究”(課題編號:2021036)的研究成果。]
(滄州交通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娜.滄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1):110-112.
[2]王小彩,孟曉倩,張家璇.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研究[J].河北企業, 2018(11):94-95.
[3]生洪宇,李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分析[J].財會通訊,2017(29):14-17.
[4]王芳. 基于金融工具創新視角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拓展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