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然的選擇,企業既要承擔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要承擔社會責任、道德責任,才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本文分析了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企業應該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方法及其促進機制。
市場經濟中企業行為不僅要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法律上的合法性,而且還應該具有倫理道德上的行為正當性。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倫理問題日漸凸顯。在當前疫情影響下,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企業既要承擔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要承擔社會責任、道德責任,才能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今年河南暴雨災害中鴻星爾克意外出圈爆紅,一個連官方微博會員都不舍得買感覺快要倒閉的企業為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元物資,感動無數網友自發支持,數百萬人線上線下野性消費掃貨,有的線下實體店銷售額暴增十多倍。鴻星爾克案例充分顯示了企業社會責任競爭力的巨大影響,鴻星爾克與社區良好的倫理關系為其帶來的回報,遠遠超過一般廣告的效應。
企業倫理的內涵
企業倫理,是企業內部的微觀道德規范,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道德判斷依據,主要反映“善與惡”的價值判斷,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企業對外的倫理行為,而且包括企業內部的道德觀念。企業倫理是蘊涵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種活動中的倫理關系、倫理意識、倫理準則的總和。其中,倫理關系包括企業與投資人(股東)、員工、顧客、合作者、競爭者、媒體等的關系;倫理意識包括企業的道德風氣、道德傳統、道德心理、道德信念等;倫理準則包括企業的生產和服務倫理準則、營銷倫理準則、研究與開發倫理準則、信息倫理準則等等內容。例如,在企業與員工間的勞資倫理方面,包括勞資雙方如何互信、勞資雙方如何擁有和諧關系、倫理道德領導與管理等,可以體現在關心員工上。由于公司對員工的關懷,使員工感到生活、工作具有穩定性,感受到公司的溫暖,感覺到個人事業有前途,進而從根本上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關心員工還需要關心員工的進步,員工最想得到的就是在犯錯時有人立即給他指出來,能讓自己的工作得到改善,不斷地進步,讓自己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所收獲。餐飲知名企業海底撈,之所以員工極少離職,與海底撈努力打造“家”文化和出色的勞資倫理關系密切相關。
企業倫理的認知誤區
目前,對企業倫理的認知主要存在以下認知誤區,例如:企業不是公益性慈善組織,無需講究企業倫理;不講企業倫理道德對企業利潤最大化不會有妨礙;講企業倫理會使企業增加投人、減少收入。這些認識都是片面和短視的。消費者和社會公眾會根據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做出有利或不利的評價,對企業的品牌美譽度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營收和發展。雖然企業倫理建設會在組織、培訓、管理等方面增加一些投入,但歸根到底會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企業倫理的實踐探索
企業可以從制定并執行企業倫理守則、設定企業倫理目標、加強員工企業倫理教育、由上層開始推動倫理建設等方面入手,推動企業倫理的建立。以華為公司為例,華為公司在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與供應商之間的倫理關系方面的實踐,詮釋了企業倫理相關準則。華為公司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至2020年底參與人數為121,269人,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為客戶創造價值,保障網絡安全穩定運行,推動產業良性發展,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1.疫情期間全方位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
華為公司將涵蓋新冠肺炎的醫療保險從外派員工擴大到其陪同家屬,提高員工保險金額,引入更多保險供應商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屬地資源+線上平臺+國內專家”三位一體救治機制,7×24小時受理內部疫情。為員工組織30多場次防疫知識講座,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10萬人次參與。給員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參加人員超過3,500人次,有效緩解員工疫情期間心理壓力。
2.助力員工成長發展
2020 年華為公司為員工提供面授課程約 1.1 萬門,學習人數超過 12.8 萬,其中本地員工超過1.4萬;網上課程學習人數超過20萬,其中本地員工超過2 萬。疫情爆發后,華為公司加強了對海外新員工線上培訓的投入,全年為 13 個區域 3,400多名新員工提供高質量的入職引導培訓和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通過項目訓戰、戰場復盤、專業賦能、導師輔導等方式,持續提升本地員工專業能力。
3.對供應商進行有害物質管理

華為公司將QC 080000有害物質管理認證作為新供應商準入門檻,每年開展供應商有害物質管理風險評估,并組織內外部專家對高風險供應商進行審核。2020年,華為公司組織了多場有害物質管理培訓和研討,來自250多家供應商的880多人踴躍參與。要求供應商確保涂料、油墨、膠粘劑及清洗劑等滿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標準,禁止使用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九類有害物質的清洗劑、去脂劑及脫模劑,牽引供應商減少使用氫氟酸、醋酸鎳等5類有害物質。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企業要構建與政府、股東、消費者、員工、社區等方面的良好倫理關系,就必須盡到一定的社會責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倫理的外在表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及資源等。具體來說,除了投資者和員工方面的責任外,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主要有公眾責任、社區責任、環境責任等,根據ISO26000七大核心社會責任主題:組織管理、人權、勞工實踐、環境、公平運營、消費者權益、社區參與和發展。不同行業的企業其社會責任的內容不盡相同(見表1)。
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責任之間的關系
企業雖然屬于一種盈利組織,主要為了提升經濟效益,但這不是企業發展的全部,在營利之外,還要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回報社會,促進國家的快速發展。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責任之間的關系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企業肩負著經濟責任,必須取得利潤,求得發展。同時,企業必須承擔自身的經濟活動所導致的社會后果,在營利活動中,履行回報社會、支持公益等多種社會責任。企業經濟責任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和前提,企業社會責任是經濟責任的延伸和保障,二者和諧統一才能使企業得到最大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利益矛盾,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損害社會利益,最終將損害企業自身的利益。堅持自覺履行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有發展前途。只講經濟效益,不講社會責任的企業是不道德的,最后,也是不經濟的;只講社會責任,不講經濟效益的企業,是不經濟的,最后也是不道德的。
對企業來說,承擔社會責任增加的并不僅僅是成本,而是未來的收益。接受社會責任觀念并轉化為自覺行動,使社會責任目標與利潤目標協調,必將帶來長期的回報,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業。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完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我國在《勞動法》中早就有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表述。其次,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設立企業專門的倫理管理機構。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塑造企業品牌。嘗試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審計。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
1.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探索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企業要樹立誠信、守法、公正的企業形象,向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依法繳納各項稅費,承擔對自然環境、對社會各利益相關者的義務,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同時,企業要選擇有效的發展模式,如循環經濟模式、產業帶動模式、技術創新模式、污染防治模式、產品/服務責任模式等,緩解與不同利益群體的沖突,減少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表2是近年來華為公司在海外的部分公益活動,是華為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探索。
2.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培育機制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需要在企業公民理論的指導下,提高企業公民意識,通過企業自律履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行業協會、證券管理機構和企業利益相關者各方的共同努力,營造有利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法律和輿論環境。建立基于利益驅動機制、績效獎勵機制、服務拉動機制為主的激發企業主動履責的牽引機制,配合以基于法律約束機制、意識提升機制、社會監督機制、行業協調機制為主的督促被動履責的推動機制,以及完善基于企業自律機制、履責公示機制、文化導向機制為主的公正履責的規范機制(見表3),不斷牽引、推動和完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
綜上所述,理論和實踐證明,企業倫理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追逐利潤最大化不是企業的終極追求目標。踐行企業倫理、承擔社會責任,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也有助于優化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各方的價值共享共創。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1年廣東遠程開放教育科研基金項目“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思政的探索性實踐研究——以珠海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為例”(項目編號:YJ2114);2015年廣東遠程開放教育科研基金項目“基于網絡社群自組織的企業文化傳播模式研究”(項目編號:YJ1524)的研究成果。]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賴文燕,周紅兵.企業文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11-2020年年度報告.
[3]張艷琴.淺析企業社會責任與商業倫理的重建[J].市場論壇,2019(09):48-50.
[4]殷格非,管竹筍,賈麗.新紀元的開啟——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歷程研究(1978—2019)(三)[J].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0(3):53-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