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芳
新時期,面對國有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下降,以及國內外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對于國有企業來講,加快構建一直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對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和資金利用效率有很大幫助。目標成本管理法是一種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方式,在現代化企業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在探討企業成本管理面臨幾點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目標成本管理法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希望通過研究對更好的助推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有一定幫助。
目標成本管理法作為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與傳統成本管理有著本質的差別,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是根據企業在生產期間所產生的利潤以及消耗的成本,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為出發點,將成本管理理念充分落實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目標成本管理法主要包括了測定目標成本,決策成本預算等幾個環節,能夠明確各個部門的成本管理目標,使企業當中的各個部門和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理當中,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
目標成本管理辦法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期間對生產成本資金、利潤情況進行全面規劃,并構建完善管理體系的一種方法。通過利用各種手段,能夠對國有企業的成本目標的設定合理與否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能夠將企業的生產目標與現階段的資金消耗進行縱向的對比,從而衡量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的具體經營能力,并對日常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活動進行全方位的探討,保證企業的成本控制目標能夠實現。此外在目標成本管理應用過程中,通過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成本消耗,及時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不利的因素并及時糾正,從而將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幫助企業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構建一套由內到外的成本控制體系,以達到減少成本投入,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對于國有企業來講,要想從總體層面上把控成本,就需要了解目標成本管理的實際特點。結合目標成本管理全面性、連續性、持續性、系統性的特點,將其貫穿到產品產出供應銷售全過程,從而能夠實現對企業各項財務資金的高效分配,更好地節約現金流,保障各項資產資源得到高效的配置和利用,降低企業生產期間的成本消耗能源消耗,切實提高國有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能力,最終達到既定的經濟目標。
成本管理與外部環境變化不相適應
成本管理是當前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與外部經濟環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聯系。當前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市場需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由賣方市場上漲,買方市場過渡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管是成本結構還是需求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企業在生產和交易過程中生產性費用的比重逐漸降低,而流動所占據的成本比例顯著增加。很多國有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一直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過多的局限于生產領域,以降低材料、人工費用、制造費用,作為成本管理的重點忽視了對產品研發、銷售、售后服務等過程中所產生成本的針對性控制,造成了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與外部環境的變化不相適應,對推動國有企業現代化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成本管理理念比較落后
當前,企業的管理層關于成本管理的具體方法手段以及本質目的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有不少的國有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仍然局限于企業內部的資金高效利用,沒有與外部環境有效結合,甚至將成本管理的內容局限在生產的全過程,忽視了對外部環境的有效考察,以及與本企業生產相關其他領域的成本行為的有效管理。對于國有企業來講,成本管理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降低經濟成本投入,以較少的經濟投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在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當中,成本管理的本質目的被劃歸為降低生產成本,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最主要的手段。而從現代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成本的降低是有條件、有限度的,在某種情況下盲目的控制成本費用勢必會影響到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成本管理方法比較陳舊
隨著全球一體化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國有企業在生產和發展過程中將會面臨著內外部雙重的挑戰,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的購買偏好并不完全相同,需求的一方完全能夠要求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為自己量身定制某些產品,而相關的生產企業,也能夠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其定制特征化的商品。在這一背景下一條生產線可能會生產出不同的產品。這一生產模式之下就需要采用分批法進行成本計算。但從國有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出發,大多數企業的內部組織比較冗雜,管理比較粗放,對客戶的個性需求重視程度較低,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單一。
加強成本管理的精細化調控
國有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依照自身制造生產情況,制定出切合企業發展的目標成本,并對目標成本核算的各個流程進行進一步的調控提升效率,降低工作強度,保障企業具有較高的毛利率。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注重做好全面的預算管理,對具體的工作任務做出有效的明確,加快構建年度、季度、月度多層次的成本預算體系并實現連續性的滾動預算。企業的內外部都應該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在成本預算過程中,除了對成本目標預測之外,還應該對生產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供應鏈、營銷、制造、人力后勤等諸多環節實施針對性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應該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提高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作為能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也會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危害,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應該注重控制好材料成本,要切實提高各項能源材料的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強與供應商的有效聯系,在價格采購方面進行嚴格的對比。同時質量部門在資源開發前端應該控制好材料的質量。生產過程中積極推廣更加高效的生產技術,切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料的過度消耗,以節約成本,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實施精細化的管理
企業在開展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應該深入分析各項變動成本,對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做出精細化的分析,實施科學化的管理。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對預算進行強制性的控制,對固定資本投入固定資產維修保養進行針對性的管控,避免出現資金資源嚴重浪費,能夠保證國有企業的存貨和周轉率得到顯著的提升,降低庫存壓力,避免資金鏈斷裂。對于企業的各項變動費用,應該提前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標準,有效降低超出標準范圍的費用產生。
完善目標成本管理規章制度
對于國有企業來講,為了更好的適應新經濟常態下的發展要求,就需要建立適合本企業的規章制度,如此才能夠保障企業順利的運行,也才能夠保障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得以順利的應用。企業內部應該結合實際生產經營現狀,盡快完善目標成本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實施步驟。首先應該明確目標成本管理的目的、對象和原則,具體的實施內容,實施范圍與實施方法,以及相應的執行標準和評價要求,要保證各項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另外在制度規劃建造過程中,應該注重細節的有效劃分,要求各個職能部門能夠按照總部的相關要求,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各項責任清楚劃分,縮小實際管理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綜上所述,通過將目標成本管理法應用到企業管理當中,能夠從根本上做好企業的成本管控,實現既定的利潤目標,也能夠將企業發展所涉及到的各個部門納入到成本管控體系當中,發揮所有工作人員的力量,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共同作出努力,實現企業綜合實力的有效提升,以便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何強.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9,0(3):147-147.
[2]張斐斐.企業經濟管理中目標成本管理法探討[J].產業創新研究,2019,0(1):60-61.
[3]劉彥呈.企業經濟管理中如何有效應用目標成本管理[J].經貿實踐,2018,0(17):247-247.
[4]張艷君.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關鍵要素探究[J].納稅,2018,0(33):229-229.
[5]杜宇紅.目標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政監督,2019,0(10):110-114.
[6]周艷華.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0(11):84-85.
[7]閆虹.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