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本文對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能力培育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在簡要分析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能力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大力加強和改進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能力培育工作提出優化路徑。
所謂后疫情時代是疫情時起時伏,隨時都可能小規模爆發,從外國外地回流以及季節性的發作,而且遷延較長時間,對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的時代。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常態化”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的主要狀態,我國已經步入了后疫情時代。在后疫情時代,黃河三角洲各行各業發展模式都發生了變化,這也對外出務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農民由于“無工可打”,不得不回到家鄉創業。因而,提升創業能力成為重中之重。鄉村創業已經成為一些創業者的發展方向,但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對他們的創業能力進行培育,進而才能使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取得實效。
創業意識有所增強
從總體上來看,創業者的創業意識有所增強,特別是由于外出務工的機會與過去相比有所下降,因而一些創業者把創業作為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向,而且也有很多創業者開展了“返鄉創業”,表明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意識與過去相比有所增強。
創業領域不斷拓展
過去很多外出務工人員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建筑業等領域較多。由于疫情的影響,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工量在下降,這也使很多創業者選擇了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創業者掌握了一技之長,因而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呈現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局面,創業領域不斷拓展。
創業人數日益擴大
在后疫情時代,由于外出務工逐步減少,因而很多創業者選擇了自主創業。從創業人數來看,除了未外出務工的創業者選擇創業之外,也有很多過去長期外出務工的創業者也選擇了創業,創業人數與過去相比有所增加。東營市人社局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選擇創業的創業者比過去增長20%以上。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人數在增加。
創業機遇
在后疫情時代,國內出現變革,疫情對經濟、教育、制度的影響,群眾消費、健康、資訊觀念的改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家的政策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由于后疫情時代下城市經濟受到的影響和沖擊較大,變相促進了鄉村創業的發展。因而,后疫情時代也是鄉村創業的最佳時機。
創業思路仍然保守
盡管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但很多創業者的創業能力不強,最主要的就是創業思路仍然比較保守,很多創業者還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到位,基本上都是從自身的角度開展創業,如承包土地開展種植和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項目相對較少,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業者創業能力的提升,需要切實加大教育和引導力度。
融資能力比較薄弱
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能力存在的問題,也包括一些創業者缺乏融資能力,這也直接導致在創業的過程中面臨諸多融資困境。一些創業者盡管有一技之長,而且在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綠色農業等方面可以大顯身手,但由于受到資金困擾,特別是他們在貸款的過程中沒有抵押物,這也直接導致一些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因而,如何破解創業者創業過程中的融資困境,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
經營管理水平不高
除了創業思路、融資能力不強之外,也有很多創業者盡管自身擁有一定的技術,但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職業技能相對較低
對于實施鄉村創業來說,良好的職業技能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盡管隨著我國對農民、退伍軍人、大學生職業技能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而且也不斷優化和完善職業技能培養機制,但很多鄉村創業人員職業技能相對較多。很多鄉村創業者知識水平、技能水平、職業道德、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盡管有很多外出務工人員具備一定的技能水平,但根本無法滿足鄉村創業的需要,專業技能型、生產經營型鄉村創業者相對較少。
強化創業思路創新
后疫情時代,創業也要跟上社會的節奏,引導創業者研究國家政策,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創業,進一步強化創業的針對性。黃河三角洲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鄉村創業者要根據本地區資源,圍繞黃河三角洲的優勢產業“農牧魚”開展創業。強化創業思路創新,也需要加大對創業者的引導,如村級組織可以根據創業者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量身訂制”創業項目,使其更具有針對性。
加強融資能力建設
由于創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只有大力加強創業者的融資能力建設,才能使鄉村創業得到保障。對此,各地在培養鄉村創業能力的過程中,應當把加強融資能力建設上升到更高層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構建科學和完善的融資保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創業者輕裝上陣,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創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建立縣、鄉、村“三級融資體系”,根據創業者創業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商業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同時還要不斷優化和完善擔保機制,解決創業者抵押物不足的現狀。在加強融資能力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創業者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能夠拓展融資渠道,如通過“供應鏈”融資、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形式解決創業者融資難題。
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在培育鄉村創業能力的過程中,應當把提升創業者經營管理水平作為重中之重,只有創業者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了,他們的創業項目才能具有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能力。對此,應當切實加強對創業者創業的教育和培訓,并且將經營管理能力建設納入教育培訓體系當中,進一步強化創業者的自主意識,加強對經營管理的學習和研究。引導創業者轉變發展模式,聘請專業化管理人員來解決自身管理能力不強的現狀,積極引導創業者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強化人力資源管理,使經營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更高。
強化職業技能培養
對于培育鄉村創業能力來說,還要在強化創業者職業技能建設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把創業者的職業技能建設納入鄉村創業體系當中,切實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傾力構建具有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村級組織可以根據創業者創業的實際情況,著眼于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切實加強高校、職業院校、社會組織、技術部門的戰略合作,使他們能夠在培養創業者職業技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此外,對于一些具有技術含量的創業項目,創業者也可以加強與技術部門的合作,技術部門應當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對創業者的指導和服務,當創業者出現技術問題時,應當及時給予解決。對于創業者來說,在創業的過程中也要把強化職業技能建設作為重要的基礎上,應當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學習,使自身的職業技能能夠滿足創業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尋求符合自身的創業項目。
綜上所述,在后疫情時代,創業已經成為一些創業者的發展方向,而且也已經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視,并納入“鄉村振興戰略”體系當中,但很多創業者的創業能力仍然比較薄弱,需要進行有效培育。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后疫情時代鄉村創業能力存在的問題,重點在強化創業思路創新、加強融資能力建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強化職業技能培養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最大限度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
[本文系基金項目:課題名稱《后疫情時代背景下面向黃河三角洲的“鄉創”實踐能力培養機制之研究》,編號2021DYXY034的研究成果。]
(東營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范力軍.返鄉創業者工創業研究熱點分析與前沿變遷——基于Cite Space的知識圖譜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15(0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