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兵 馬力虎
本文從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出發,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體系進行了分析。
在工業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中,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能夠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在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下,我國的環境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將大幅度減少。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方向,就必須在產業政策、價格政策和稅收政策中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經濟在將來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
在經歷了工業生產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的破壞后,我國明確了今后的經濟發展方向,即走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求人們減少對能源的開采,在進行工業生產時降低生產成本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能夠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通過向廣大人民群眾傳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讓人們的消費方式發生改變,有助于我國對能源進行循環利用。在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下,我國在今后的發展中將減少對資源的開采,通過這種方式我國可以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國家。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總體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經濟只占世界經濟的1.8%,而現在我國經濟占比高達30%左右,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可持續發展下的產業政策是指在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組織政策中將資源保護理念與環境保護理念進行融合,進一步制定出能夠服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回顧過去我國的產業政策能夠發現其中缺乏最重要的一項考慮因素,即節能與環境保護。過去的產業政策雖然帶領我國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當前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相關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比較薄弱,同時還缺乏一定的執行機制。
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下,相關部門要對河北省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要保證產業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針對高新技術產業,相關企業要拋棄傳統的生產方法,淘汰掉落后的生產設備,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代替,在產業轉型期間有關部門要針對衰退產業積攢的大量勞動力和生產力進行正確的指引,讓其有序退出,這樣才能減輕因失業人口突然增多而引起的社會震蕩。另外,有關部門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時還要兼顧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通過不斷改進產業結構來實現提高產業內在素質的目標。在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下,還要求相關部門處理好與信息業、網絡經濟的發展關系,同時還要大力支持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國才能逐漸成為科技強國。除此以外,在大量企業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我國相關部門要重視對其的政策支持,可以通過建立產業政策執行機制來對產業政策的實施進行監督,這樣可以保證產業政策能夠正常有序的實施。在整個執行期間,中央要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監督盤查,從而樹立中央權威。在執行過程中,盡量保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息對等以及信息傳輸的流暢性。可以通過建立分享機制和利益補償機制來整合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之間的利益,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各方利益的合理配置,從而使產業政策的有效性得到加強。

在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體系中,價格政策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直接決定了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結合河北省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對可持續發展中的價格政策進行調整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進行。
首先,河北省當地政府部門應完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以及相關的使用價格體系,要通過這種方法減少當地對自然資源的開采,要將當地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稀缺資源以及荒地、森林、草地等自然環境按照供求關系投入市場,并根據市場價值規律來確定自然資源以及自然環境的要素價值,這樣可以推動資源的循環利用,并將此過程中的開發、保護、再生等各個環節納入國民經濟體系,以便相關部門全面了解市場經濟的整體運行狀態。
其次,河北當地政府可以適當調整與環境有關的產品價格,由于部分生產廠商發現了利用環境進行無償生產的漏洞,從而從中謀取利益,因而河北當地政府應嚴格監管此類現象的發生。對于部分生產廠商在進行產品生產時造成的環境污染,相關部門必要讓其支付相應的環境損失費用,這樣才能使環境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最后,河北省當地的政府部門還需要取消對環境有害的特殊商品的價格補貼,例如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會使用農藥、化肥,而農民在施肥、打農藥的過程中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針對此類現象,相關部門應該適當減少價格補貼或調整針對此類產品的價格政策。
稅收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社會各個階層進行財富分配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體現出了人們對稅收制度的態度。而不同國家的稅收制度中都存在不同的征收漏洞,使得大量的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圖1所示為全球平均企業的稅率變化。
當前我國的稅收體系中有較多種類的稅收,在眾多的稅收中,部分征稅項目與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有關,而有部分征稅項目與自然生態環境無關,這就需要河北當地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與自然生態環境相關的征稅項目進行適當調整。而從河北省的當前形勢來看,當地的稅收綠色化程度在不斷減弱,因此河北省的有關部門必須調整當地的稅收政策,這樣才能滿足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要將河北省當地的稅收政策向綠色化轉變,就需要河北省政府部門完善當地的環境與資源稅收體系,要科學制定對環境稅的征收辦法以及當地廢水、廢棄物的排放標準。當部分企業或個人將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排放到社會中時,相關單位要向其收取一定的生產費用,作為治理環境污染時付出的代價,環境稅也由此而來。有關部門通過征收環境稅的方式來給污染物制造廠商施加經濟壓力,從而激發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除了當前大眾所熟知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等環境稅外,在今后的發展中,有關部門還要將大量生產二氧化碳氣體的生產項目例如燃料排放、森林砍伐等行為納入征稅系統中。另外,河北地區還應該根據不同的產業發展制定不同等級的稅收稅率,對于一些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生產企業或項目采取累進稅率制,而對于有利于生態發展的環保產業,有關部門應給予肯定并鼓勵其大力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生產企業進行限制,從而一定程度上使我國空氣質量損失得到彌補。
本文從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入手,向讀者簡單介紹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內容,并重點分析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體系。在對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體系進行分析時,主要從產業政策、價格政策和稅收政策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以使我國在將來的經濟發展中堅定不移的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河北省保定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場)(河北省保定市農村財務指導站)
參考文獻:
[1]《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報,2021(17):37.
[2]任保平,鞏羽浩.新發展格局構建中我國新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構建[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4):41-48.
[3]周炎,陳昆亭,龐堯.需求約束、貨幣政策體系與經濟增長——“有限需求”假設下經濟增長“負向螺旋”機制[J].經濟評論,2020(06):60-71.
[4]郝亮,汪明月,賈蕾,汪曉帆,申宇,周利民.彌補外部性:從環境經濟政策到綠色創新體系——兼論應對中國環境領域主要矛盾的轉換[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9(03):50-55.
[5]肖蒞蕊.中國金融業發展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基于對經濟政策的博弈論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