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本文以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經營分公司為例,分析當前企業對貨運數據的應用情況,并探究如何對其進行數據資產化管理,旨在改善企業貨運數據管理體系,為企業自身乃至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各行各業要謀求更好地發展,需要開展相應的數據統計工作,并對其進行管理。良好的統計與管理工作能夠充分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間段的現狀,通過統計數據能夠分析企業的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市場銷售狀況等,更好地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國基礎建設不斷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各地對于煤炭的需求也有所提升,該情況導致煤炭經營公司的任務量逐漸提升。經過多年的經營沉淀,企業貨運數據累積量不斷攀升,且呈現復雜增長情況。企業應充分意識到貨運數據深入發展的當下,如何通過數據統計與管理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受到疫情危機與逆全球化的影響,各個企業經營情況均產生一定程度下滑,但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經營分公司依托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運營優勢,以自產和外購并舉的方式,多渠道獲取優質煤炭資源,豐富產品結構,滿足不同客戶需求。企業的經營狀況并未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且就當前貨運數據來看,企業與航運公司之間的數字化交互情況仍舊處于初級水平,需要對其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完善航運交通風險評估等,保障通航安全。
貨運統計數據繁復
煤炭經營分公司高度重視供應鏈管理,通過整合系統內外的物流資源,著力打通連接東西、縱貫南北的物流通道,構建全面可靠、穩定高效的物流體系,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注入動力。但在貨運企業之中,則存在較多的資產流動,貨運統計數據繁復,良好的企業能夠對資產流動情況進行監控。但受到產業鏈之中不同企業、不同系統的影響,并非所有數據均進行流動,在傳統貨運企業內部往往統計管理工作較為薄弱,使得原本就繁復的數據更加難以整理。
同時各企業進行貨運數據統計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圍繞航線與道路開展,且各個數據受到區域劃分的影響,存在于各個部門之間,無法充分實現公司層面的數據共享,因而數據統計與管理工作開展效果并不十分良好。各個企業在進行考核以及進行行業內部對比的過程中,往往以對外財務數據為主,使得數據占比重要性并不十分統一。且貨運企業的統計工作已經逐漸受到限制,企業之中對貨運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多停留在統計表格部分,并未建立較為完整的統計指標,則無法通過有效的預警保障企業管理效果。
貨運數據收集與處理脫節
現實工作之中,各煤炭經營企業往往更為重視數據收集,對數據分析工作落實效果并不良好,因此可能出現數據收集與處理工作逐漸脫節的情況。正因如此,煤炭經營企業數據之間往往存在失衡問題,無法實現統計效果,實際工作之中也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對企業管理起到指導作用。現代化企業管理過程應更加精細化,除了對數據進行收集以外,還應充分重視數據的分析,對數據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的解讀,充分保障在大數據的支持下,企業能夠從經營入手,不斷服務客戶,增強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收益。
對于煤炭經營企業而言,水上運輸方式的貨運數據統計需要通過相應的管理系統進行,當前貨運數據管理系統主要包括OMS、TMS、SCM等系統,而傳播運輸交通則依靠AIS系統。各系統均能夠對相應的公司起到管理促進作用,煤炭經營公司同樣如此,本文主要以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經營分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公司設有16個總部部門;下轄或受托管理21個二級單位,包括香港公司、華東公司、華北公司、華南分公司、華中分公司、西北公司、西安分公司、東北公司、電子商務公司、秦皇島分公司、山西燃料公司等13個子(分)公司和8個職能辦事機構。公司始終秉持“客戶至上”的理念,在煤炭行業內創新推行客戶經理制,為每一個客戶提供從需求計劃到裝運組織、再到結算的全流程、個性化、全方位的服務,實現了由“產品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的重要轉變。客戶經理通過專屬服務,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專業化的解決方案。數據統計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充分保障煤炭經營企業通過大數據挖掘,充分獲取交通流特征,并提出針對性的貨運方案,通過數據的統計、運算與管理,使得企業貨運安全、效率大大提升。
截至2021年11月30日18時,天津分公司完成煤炭裝船下水428萬噸,圓滿完成了月度任務。當月天氣惡劣、設備故障均為貨運不利因素,但該分公司選擇主動出擊,充分利用資源的周轉效率完善貨運計劃,通過各部門之前的配合,以完成月度任務為目標,密切協作,穩步推進各項工作。11月份天津港大風濃霧封航共計8次、100小時,同比增加85小時;裝船作業停止共計5次、31小時,同比增加25小時。對此,該公司積極協調海事局、港務局、碼頭公司等相關單位,密切掌握天氣變化,提前安排大船進港,并在解航后協調船舶第一時間進港,最大程度降低了天氣對生產的影響。細化流程安排,優化場地結構,積極協調區域公司,爭取大船來港,并協調更改煤炭種類,確保船貨匹配,提高裝船效率,有效緩解了接卸壓力,為一體化順暢運行積極貢獻力量。

一直以來,該公司調度員在電子制單中,以手動方式完成船名、航次、裝船要求等信息錄入,再經過打印、編制人簽字、審批人簽字后,最終進行掃描,并傳遞貨管部。線上審批系統上線后,大部分數據實現關聯,僅需錄入個別有效信息,即可在系統中完成審批、傳輸,進而減少了操作項目,減輕了工作強度。貨物運輸過程中,應通過對船舶交通量的可視化,充分了解交通基本情況,并依據實際情況分配貨運通道。在目前線上審批系統測試階段,該公司以生產業務流程為主線,持續拓展各項流程審批業務。隨著第一審批流程成功上線,該公司著眼于其他審批流程完善,推進后續審批流程上線,切實讓系統服務日常工作。
船舶交通量主要包括平均交通量以及極值交通量,平均交通量能夠充分反映出內河交通的繁忙程度,極值交通量則主要反映該部分交通體系的最大承載能力。船舶的交通量還可以被分為總體交通量以及個體交通量,總體交通量是所有船舶共同創造的交通量,個體交通量則是不同類型的船舶總量。具體貨運數據統計與管理措施的實施,需要依據船舶交通量進行計算,船舶交通量的統計是可視化基礎,以某時段的水域交通量進行統計、計算,即能夠從數據庫之中查詢某一時間段內所有船舶并得到位置信息,隨后將所有的船舶位置信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序。此外還可以通過對每小時交通量的變化情況,發現交通最繁忙的時段,并依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船舶類型進行貨物運輸,確保交通安全管理得以實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煤炭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其貨運數據統計與管理,需要依照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方案進行數據資產質量、成本等方面的建設,從而保障數據管理的意義,強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貨運數據的管理主要包含多個層面,為了充分確保企業數據資源方便獲取并使用,避免由于個體差異產生成本提升情況。應充分降低多種數據采集、統計、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企業需要先對數據資產進行管控,在充分確保數據透明的基礎上,更好地保障貨物安全。此外還應通過數據資產使用更多地人性化數據,充分保障其便捷性、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更好地方便管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進行操作。最后為了保障煤炭企業實現與外界的交互效果,充分保障互通互聯的落實,應對數據資產的服務型職能進行開放,充分保障數據對外交換與共享,充分完成運營計劃,通過貨運數據的統計與管理實現資產價值。
企業貨運數據統計能夠通過以往的貨運數據,分析出不同區域的主要貨運商品、貨運商品的去向,并通過貨運量的變化,保障企業的決策以及商業服務能夠具備較高的數據支持。結合當下企業貨運數據統計情況,通過大數據技術的規劃與應用,充分保障企業資產數據管理之中能夠從多維度角度進行分析,并在后續工作之中不斷探尋新的路徑與方法,及時總結經驗并形成管理標準。在后續工作之中仍舊需要面臨貨運過程的問題與挑戰,對貨運數據進行管理,不斷推進國家能源集團經營收益水平,保障數據應用水平不斷提升。
(國能銷售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參考文獻:
[1]康雅麗.交通運輸新格局與鐵路貨物運輸改革的措施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21(07):109-110.
[2]王新鐘.貨運鐵路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的實踐探索[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20,17(11):96-101.
[3]崔晨.大數據技術對公路貨物運輸的促進作用[J].新鄉學院學報,2017,34(0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