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芳 陳偉偉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面貌發生較大變化,擁有一定程度的資本積累,為農村經濟事業的完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發展過程中,農村經濟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財務管理與財務審計等方面。本文具體分析了財務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強化財務審計和財務管理的措施與方法,以期為此后農村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更多借鑒依據。
預決算、支出收入、債權債務、集體經濟等均屬于農村財務工作內容,直接關系著農民的實際生活。為了強化管理效果,相關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具體如下。
首先,可以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相較第二、第三產業,農業發展速度較慢,科技含量較低,需要投入更大的經濟成本,雖然農業生產中也使用了較多現代技術,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基本效益增長率依然較低,依然屬于基層工作的重點內容。而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發揮集體資金作用,保證農民的基本利益,使農民更為體諒相關部門的工作,降低農民與農民、農民與干部之間矛盾的發生幾率,促進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可以增強財務部門的公信力,強化財務管理力度,保證審計的透明化、公平化,可以在民眾之間樹立良好的公信力,擁有一定的民眾基礎,以便在此后推行新政策時可以獲得積極響應,促進財務工作的高效運轉,形成良性循環。再次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財務工作不但可以為民眾帶來福祉,還可以帶動農業的快速發展。比如在進行財務工作時需要考慮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地資源,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經濟收入,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最后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素養,財務工作覆蓋面較廣,涉及內容較多,實行難度較大。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可以財務人員學習更多專業知識,提高個人職業素養,并在走訪中感受農民真實的喜悅與感激,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基層干部班子的凝聚力,更好的造福于百姓。
缺乏專業財務人員
農村地方偏遠、交通閉塞,經濟環境較差,薪資待遇較低,很難吸引更多專業財務人員,即便部分專業財務人員來農村就業,也會在完成服務年限后去其他地方就業,真正繼續服務農村的人才少之又少。且當地村民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也不愿意回來建設家鄉,農村財務工作無法吸引、留住人才。同時,現有財務人員的年齡較大,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無法全面掌握最新的財務理念與技術,不能保證財務管理與審計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運行。
工作銜接不緊密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劃分區域進行,選擇村級代理或負責人細化工作內容,雖然便于管理,但由于農村人口較為分散,公共交通不便,以致延長了文書的傳遞時間,工作銜接并不緊密,工作進度緩慢,降低了財政開展效率。
缺乏專業技術支持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若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減少人力、財力損耗,縮短工作時間。但農村經濟較為落后,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持,無法保證財務管理與財務審計工作的高效順利完成。比如審計監督時,需要在村公開欄張貼公示每月財務進度、報告等信息,很容易被損壞。村民需要了解最新財務進展與審計情況時,需要到鎮街財經中心查看,耗時耗力,不利于監督權的實施。且當村民需要緊急咨詢財務建議時,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缺乏人性化與智能化。
強化農村財務審計立法
農村在財務審計方面的立法較為落后,對此,相關部門應明確財務審計的性質與地位,加強審計立法,不斷提高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與財務管理的質量,更好的發揮審計監督作用。通過強化農村審計立法,可以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與審計流程,保證審計結果的公開性與透明性,并促進相關人員責任制度的建立,保證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與審計人員可以認真履行自身職責,依法查處財務管理與審計中的違法違紀問題,并嚴格處理,保證農村財務管理與審計工作的規范進行。
完善財務審計制度
相關部門應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運行制度。比如對于貧困縣,應合理設定財政撥款,做好充分預算與規劃,保證政策傾斜的同時,做到公正合理使用。當前農村依然存在集體經濟模式,相關部門應設立公開制度,嚴格管理公共集體資產,比如可以在鎮街會計委托代理中心設立公共賬戶,在鎮街會計委托代理中心公示每月的支出與收入明細,或者通過短信通知形式發送至農戶手中,使每個農戶均可以參與財務管理與監督工作。在買賣公有集體資產時,應采用投票制度,力求得到全體村民的理解與同意,避免出現專斷行事的問題。對于村民的投訴與不滿,應設立完善的投訴機制,由專門的部門給予答復與解決。在進行財務審計時,應制定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邀請各村代表人員聽取審計報告,或者聘請專業的審計人員給予規范保障與監督,遵循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基本原則,促進財務管理與審計工作的規范運行。除設定對外監督制度,還應設立內部管理機制,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范圍,重點做好合同風險、現金管理、債權轉讓等工作,一旦出現財務問題,應及時啟動止損與彌補方案,進行專門的追責處理,保證基層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為了改善缺乏專業財務人員的現狀,應重視培養當地學生,給予具備財務工作意愿且家庭困難學生一定的扶持與幫助,簽訂對口就業協議,公費培養后回到家鄉進行財務工作。同時,還應提高薪資待遇,給予更多實質性獎勵,包括獎金、獎品、農業補貼等,以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對于通過公務員報考后定向來本地從事財務工作的專業人才,地方政府應給予充分的關心與支持,由當地的財務人員帶領新入職員工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避免因聽不懂方言,降低溝通效率的問題。節假日時也應對財務人員體現出人文關懷,發放足量的單位工會福利補貼,日常還可以開展村級籃球賽等多樣化的村級活動,拉近村民與基層干部人員的距離,通過生活中的良好相處降低溝通難度,促進財務管理與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為了吸引更多的外來人才,地方財務部門應給予適當撥款,表現出重視態度,并通過新老員工的交流學習,使更多新員工掌握最新的工作理念與技巧。
做好財務審計基礎工作
一方面應重視財務審計工作,注重審前調查,了解被審計村的財務特點,根據實際村情制定可行的審計方案。期間應明確審計重點,結合內外調查模式,高效查賬與取證,重點審計財務領導干部任期情況、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情況、村資產管理使用情況、村集體資金收支情況等。審計期間應嚴格遵循財經法規與會計制度,嚴格根據既定流程,全面收集審理財務證據,及時公布審計結果,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違法亂紀行為,保證客觀公正。除此之外,應逐漸擴大審計范圍,除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的責任審計外,還應嚴格審計集體土地承包、村投資項目,明確村集體各項收支,并及時向村民公開,使每位農戶了解集體收支明細情況。期間也應調動村民監督積極性,重點審計核查村民的舉報問題,充分保障村集體與個人利益。為了提高審計質量,還應設立監督隊伍,動態監管審計目標,并負責審計人員的知識與技能培訓工作。另一方面應強化財務管理力度,嚴格管理村集體各項收入,統一監管,包括集體土地、魚塘、林地等承包費用;存款利息、投資收益等債券利息收入;土地征地補償收益等。同時,還應嚴格管理收款收據,制定票據管理機制,嚴格控制領用數量,所有收入必須繳存入賬,作廢票據應統一蓋上“作廢”印章,不得撕毀。除此之外,還應嚴格設定報賬程序,規范村級支出,主要包括道路硬化、水利設施建設、集體門面房、場地建設、公共場所構建等公益設施建設支出;村干部工資、獎金、補助等支出;村委會日常辦公費用支出等。
引入先進信息技術
在農村財務管理與審計工作的前期決策、中期執行、末期核算等方面均應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比如在管理“三資”時,若僅采用人工整理方法,難度較高,工作量大,而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實現電子化處理,通過計算機進行清點盤算,變動時只需要補錄信息并更新即可,真正實現“三資”的動態化管理。在審計工作中也應引入信息化技術,公示處理以階段性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當人員發生變動時,需要檢查審驗工作的交接情況,若可以使用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在計算機中查詢個人工作情況、進度等內容,并與紙質報告進行詳細核對,為新任財務人員指明工作方向,減少耗時。
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農村財務管理由傳統分散模式轉向為集體經濟模式,不但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速度,還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對此,應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力度,保證合理化、規范化運行,期間還應創新審計方法,完善審計流程,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基礎上,提高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水平,為農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辦事處財經服務中心)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張欣華.新形勢下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產經,2021(08):172-173.
[2]黃仁同.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審計的必要性與審計要點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21(06):180-181.
[3]鄧樹勇,龔勝.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20(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