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娟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重要戰略任務,是發展鄉村經濟的重要助手,促使鄉村產業向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改善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鄉村振興戰略已經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果,但是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挑戰和問題,制約了鄉村地區的快速發展,需要結合當前鄉村地區的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引導鄉村地區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必要性和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工作效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措施,以期可以為鄉村地區發展提供參考。
對鄉村權利結構體系進行完善
我國農業文明發展時間較長,擁有豐富、悠久的農業文明,其中鄉村治理模式也在時代的變化過程中不斷創新,為鄉村地區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黨組織成為了領導社會主義革命活動開展的主要力量,而在鄉村地區基層黨組織也成為了引領其發展的關鍵,在鄉村地區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后,鄉村地區的權力結構模式產生了重要的變化,并且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內就業機會增加,大量優質勞動力開始前往城市務工,鄉村人口結構體系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農村地區留守兒童以及空巢老人現象廣泛,農村集體經濟出現了形式化的現象。
加快鄉村地區全面發展速度
農村基層黨建可以對目前基層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權力弱化問題進行改善,有效提升鄉村發展效率,能夠對目前鄉村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問題進行解決,提升鄉村地區人民生活幸福感。留守兒童是鄉村地區最為明顯的問題之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多數會選擇進城務工,增加經濟收入,但是由于經濟因素以及地域因素的限制,留守兒童無法和父母一起進城生活或者接受教育。在新的社會時期下,基層黨組織開始重視關注社會問題,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功能和作用,為特殊農戶提供扶貧資金,改善農民的經濟收入。與此同時,基層黨組織使用行政能力可以對經濟建設模式進行優化,延長鄉村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基層黨組織可以和當地企業進行合作,重點培育龍頭企業,促使集體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完善鄉村地區基礎設施。
構建鄉村精神文明體系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農村地區人們不僅開始重視提升物質生活水平,也開始重視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因此國家開始重視對鄉村地區精神文明體系進行完善和建設。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利用多種不同類型的黨建活動對黨員干部以及農民群眾實施宣傳教育,提高黨組織成員以及群眾的思想意識,能夠形成集體榮譽感,積極參與到鄉村建設過程中,發揮各個主體的功能和作用。民主是農村地區發展過程中所堅持的重要理念,農村基層黨建人員可以向群眾宣傳公民意識以及民主意識,促使農民積極參與到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提升鄉村地區治理效率。除此之外,基層黨組織還更加重視對現有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改善,提升農村地區衛生水平,避免出現生活垃圾污染自然環境的問題。
人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當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活動開展出現了效率低下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黨組織隊伍結構不合理,影響了黨建活動質量。目前基層黨組織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急需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者普遍存在著年齡過高的問題,沒有及時更新工作隊伍,工作人員思想理念落后,難以及時主動的學習黨組織所提出的要求,自身專業能力不過關。
缺乏明確的工作方向
當前黨組織將經濟以及城市化發展作為工作重點內容,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缺少具體的工作方向,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盲目性的問題。引發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地區沒有及時對人力資源進行補充,鄉村發展缺少優質人才的推動,影響了鄉村建設活動的開展,難以及時結合新的發展理念,對工作方向進行調整。鄉村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但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在各項項目建設活動中缺少充足的資金支持,為了能夠滿足個別項目建設,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存在盲目性的現象,使得每個項目的建設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同時個別基層黨組織干部缺少正確的工作意識,存在懶政怠政的現象,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及時傳達上級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落實。
宣傳工作力度不足
我國黨組織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著扎實的群眾基礎,并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基層工作人員利用不斷的宣傳獲得了大量群眾的支持,這也為我國社會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在鄉村發展過程中,黨組織干部更加重視提升鄉村地區經濟效益,忽略了對農民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意識上的宣傳,使得農民難以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現階段基層黨組織工作者的理論意識也較差,對于黨提出的理論內容沒有深入解讀和分析,這使其在進行思想意識宣傳時難以明確黨組織提出的要點,使得人民群眾認為宣傳內容存在假大空的問題。并且當前在互聯網時代之下,鄉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收獲信息,傳統的宣傳手段已經難以滿足農民對于各類信息的需求。
黨建工作必須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積極領會黨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所提出的新型發展理念,利用新的工作模式來落實黨的要求,才能夠促使社會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在黨建工作中應當聚焦新目標、新使命真抓實干,將十九大精神融入黨建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黨建活動能夠讓黨員參與到組織生活之中,對于強化黨的執政能力有著積極影響。因此相關人員需要認識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意義,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效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對組織體系進行完善,優化工作隊伍結構
工作隊伍的優化能夠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戰斗基礎,充分發揮黨組織所具備的戰斗堡壘作用。黨組織工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基層工作人員的努力,而農村基層黨組織則是引領農村發展的關鍵力量,是黨在農村地區開展工作活動的關鍵基礎,可以為黨和群眾之間提供重要的聯系通道。面對新時代對于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要求,農村地區應當積極吸引新的人才,對現有的基層黨建工作隊伍進行優化和調整。例如在選舉黨支部書記時,應當從高校人才中進行選拔,為返鄉振興經濟的大學生提供適當的優惠政策,以此來提升黨支部領導者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從退伍軍人或者外出經商人員中選拔黨組織干部,對現階段的黨組織隊伍結構進行優化,使其能夠發揮自身所擁有的優勢,對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提供幫助。
以黨的要求作為工作信念,堅持工作標準
為了能夠確保工作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明確工作標準,可以逐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和要求。黨員應當認識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均需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任務,需要黨員能夠以正確的政績觀念對鄉村發展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基層黨組織應當形成問題意識以及創新意識,促進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快速升級轉型,加快農村進步速度,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基層黨員也需要投身到具體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中,正確認識活動過程中的各類問題,認真解決發展矛盾。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鄉村文化的建設,以農耕文化為基礎,豐富農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打造具有鄉村特點的文化產業,挖掘不同地域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在完善鄉村文化體系的同時為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加強宣傳工作投入力度,創新黨建活動方式
黨建活動模式會影響到黨員以及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如果活動模式過于老套會影響參與興趣,從而難以發揮活動的作用以及黨員、群眾的自身活力。首先,農村黨建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組織線上黨建活動,群眾只需要登錄平臺即可自主參與到活動中。網絡黨建活動能夠提高農民群眾參與的自主性,打破了活動以往存在的時間和空間局限性,大幅度增加群眾參與率。線上黨建活動也方便了黨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黨員和黨員之間能夠不斷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寬自身的工作視野,能夠促使基層黨組織形成良性的發展模式。其次,通過新媒體平臺定期推送有關于黨的發展、黨的政策、黨的精神的文章內容。如微信公眾號、微博都是常用的新媒體平臺,可以定期發布文章和微博視頻,使黨員擁有了解黨的平臺,加強黨員和黨組織之間的聯系,使黨員能夠始終堅定政治信仰,認識到自身所具有的責任。黨組織也需要豐富新媒體平臺的板塊功能,使黨員不僅可以通過媒體平臺閱讀綱領性文件,同時還能夠及時和后臺人員進行溝通,提交自身對黨組織建設的建議。
(中共合水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楊倩,王世引.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村基層治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05):13-15.
[2]李靜,徐秋染,陳艾婧.奏響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最強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研討會側記[J].鄉村振興,2021(11):92-95.
[3]傅平均.以“常青樹工程”為抓手高質量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滕頭村基層黨建工作探索與實踐[J].政策瞭望,2021(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