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艷
中職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培養基地,在我國現代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財務共享中心的不斷建設的背景下,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需要做出一定轉變,建設符合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實訓教學模式,構建完善的實訓基地,從而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實訓學習的基本需求。因此,本文將對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會計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會計專業教育質量,實現培養具有高職業素養的會計技能型人才目標。在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實訓基地內,結合企業的經濟業務,按照分類項目作為驅動,將工學結合、實訓教學以及就業進行一體化統籌,通過中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模式構建科學的實訓基地平臺,從而能夠打破中職院校傳統的實訓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更多地接觸到企業工作崗位和真實工作環境,能夠突破院校教育資源的瓶頸束縛,是現代中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舉措。
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幫助大型企業解決了許多財務管理難題,例如財務管理集中率較低、財務管理效率較低、財務管理潛在風險等。近年來,IT、云服務、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財務共享中心在中國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各大型企業紛紛成立財務共享中心,旨在通過流程再造與技術創新,在節約成本、合規內控、風險管理以及推動變革等多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黃色部分是我增加的請與本文適當修改。在企業規模日益擴大的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模式能夠完成高效的財務管理,從而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促進企業核心業務發展目標能夠加速實現。因此,財務共享中心已經成為企業財務管理、會計工作的主要模式,這就對中職院校的實訓教學提出更高要求,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對于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需求,從而調整教學內容,構建符合財務共享中心對于會計人員專業能力需求的實訓教學模式,才能夠全面提高學生會計專業能力,有利于全面推動學生專業能力、職業技術水平提高,從而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所以建設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實訓基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聯合社會企業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的模式,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于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當前中職院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能力強化需求,所以需要構建科學的實訓基地,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
通過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能夠為中職院校提供更多的建設資金,同時為企業發展提供專業化支持。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能夠實現社會企業與中職院校教育資源共享,確保實訓基地教育方式能夠平穩運行。學生在實訓基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在企業中的運作流程,從而明確自身后續會計專業學習方向,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會計專業學習特點,建設能夠滿足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能力提升要求的實訓基地,結合企業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全面提升會計專業教育資源利用率。
提升實訓教學質量
實訓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因為過去中職院校缺乏實訓教學資源,只有在學生畢業前,才能夠得到參與企業實訓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實訓學習較為缺乏,從而導致學生會計知識應用能力無法得到強化。而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學習機會,同時建設更加專業的財務管理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受到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運行的真實氛圍,是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實訓教學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學生會計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部分學生雖然會計理論知識較為扎實,但是在進入企業工作后由于缺乏實踐能力,導致其理論知識無法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中應用,是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提升人才專業化質量
財務共享中心模式與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具有很大差異,所以對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中職院校依然按照傳統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和培養,那么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專業化發展,所以需要通過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的模式,學生通過在校內實訓基地學習,能夠將所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在財務共享中心中的實踐應用能力,并在實踐過程中對自身知識體系和應用能力欠缺進行強化,經過全面的實訓學習后,學生會計職業技能水平會有很大提升,從而滿足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發展需要,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職業素養的重要方式,能夠全面促進中職院校專業化人才培養目標實現。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財務共享中心的會計實訓基地建設對于中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全面提高實訓教學質量,滿足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需求,但是因為缺乏實踐經驗,部分中職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需要探索一條符合中職院校實際情況的建設路徑,構建高質量的實訓基地,從而促進學生專業能力水平提高。
構建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建設需要以育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培養具有高水平職業素養的會計技能型作為基礎目標。實訓基地建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采用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的模式,搭建可以用于學生會計技能實訓學習的平臺,打破原有頂崗實習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突破會計職業教學存在的瓶頸,在實訓基地學習中不斷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將學生培養為可以用于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專業化人才。因此,中職院校需要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將實訓地基的范圍進一步拓寬,融合企業具體的財務管理業務,構建新型的實訓基地模式,例如可以將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中的代理記賬、咨詢服務、代理保水等融合在實訓教學中,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對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主要內容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實訓學習中不斷強化自身專業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專業水平提高,學生所具有的能力則能夠更加符合財務共享中心模式需求,以工學結合的模式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
構建專業化實訓服務教學體系
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實訓基地組織開展面向企業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等職稱教育培訓,從而能夠實現更加專業化的實訓服務教育體系構建,為學生會計專業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持;通過引入創新機制,鼓勵學生和教師參與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建設,通過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使其能夠與企業經濟業務實現全面對接。同時,需要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為企業會計咨詢服務,比如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中的代理記賬業務、整理會計賬目業務以及建賬業務等,依靠教師以及學生的專業能力,支持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建設,從而促進企業發展,實現中職院校與企業互利互惠的局面。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平臺和學習機會,能夠使學生與企業實際業務近距離接觸,所以需要充分發揮出實訓基地的服務教學功能,滿足學生實訓能力提升學習需求。
構建以崗位專業能力為驅動的實訓模式
崗位專業能力是指學生經過學習進入企業后,在企業崗位中完成工作的能力,對于學生專業能力水平和就業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建設需要以崗位能力為驅動,確保學生在進入企業崗位后具有完善的能力體系。會計專業學生在進入企業工作崗位后,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中,必須具有獨立完成相應工作中的基本能力,例如會計報表制作、報表分析、代理記賬等,都需要學生在實訓基地學習中不斷強化。以崗位專業能力為驅動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實訓學習平臺,同時企業專業人員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意見指導,相比于傳統的實訓方式而言,學生能夠在更加專業的環境中完成實訓學習,對于其實踐能力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所以需要充分結合企業崗位業務情況,以崗位需求作為出發點,對實訓基地的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優化,同時發揮出中職院校與企業不同教育主體的優勢和作用,是提高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建設質量的重要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全面闡述了財務共享中心的基本內涵,并對中職院校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實訓基地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多項有利于促進實訓基地建設質量提高的路徑和措施,希望能夠對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周敏儀.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會計管理模式改進策略探討[J]. 現代商業, 2020(6):2.
[2]李春寧, 譚惠文, 陳月旺. 管理會計視角下的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平臺建設探究[J]. 中國總會計師, 2021(8):2.
[3]李靜. 淺談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會計管理模式設計[J]. 經營者, 2019, 033(021):106-107.
[4]陳怡. 基于財務共享中心提升企業會計管理水平的研究[J]. 全國流通經濟, 2019(27):2.
[5]李啟芬.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會計管理淺析[J]. 納稅, 201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