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涵
進入新時期后,當代青年婚戀觀的多元化、自由化特征日趨明顯,但部分青年尚未形成完善的價值體系,社會上扭曲的婚戀觀很容易影響到青年的思想認知,進而出現婚戀動機功利性、離婚率攀高等一系列婚戀問題,對社會、國家的整體發展造成了深遠影響。當代青年婚戀觀的形成,是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自身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文分析了現狀的形成原因,引導當代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
婚戀觀功利性明顯
從婚姻經濟學視角來看,從婚姻中獲得最大化的收入是人們結婚的目的。雖然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但結婚的收益也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選擇。近些年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青年人群面臨著較大的社會生活壓力,導致部分青年在擇偶方面的務實性日趨顯著,將外在物質條件作為關注的重點。同時,拜金主義在社會中的盛行,也影響到青年的婚戀觀念,導致青年對家庭背景、經濟收入等日趨重視。物質與愛情并不是互相割裂的,但如果在擇偶時不能夠首先考慮感情,而是將物質條件作為前提,美好幸福的婚姻將很容易被錯過。
性觀念過于開放
受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趨深入的影響,我國社會中傳入了西方的性自由觀念,當代青年的性開放程度顯著提升。通常情況下,可從兩個方面分析青年性觀念的變化,一方面是分裂了性和生育,將性的歡愉作為關注重點。另一方面則是日趨寬容婚前與婚后性行為,甚至分離了性與愛情及婚姻家庭。性觀念開放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但過度開放也會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形成。如果出現婚外性行為,不但家庭和諧遭到破壞,社會風氣也會受到影響。
家庭責任意識淡薄
一些當代青年主觀割裂了愛情與婚姻之間的關系,缺乏良好的婚戀責任意識。例如,大部分青年皆認同婚前同居,認為這樣彼此之間的了解可以深入。但由于婚前同居不需要對法律、道德以及婚姻帶來的責任和義務進行承擔,導致青年的婚戀責任意識、忠誠意識大幅度降低。特別是近些年來,頻繁出現“閃婚”、“閃離”等現象,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年不能夠及時轉變角色,沒有擔負起相應的家庭責任。
道德評判觀弱化
進入新時期后,人們形成了多元價值標準,道德評判觀的弱化趨勢逐步明顯。性自由、女權主義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公眾的婚戀價值取向,婚外情、婚前同居等現象十分普遍,傳統婚戀道德評價標準的適用性大幅度降低。由于尚未形成與之對應的道德控制機制,道德失范現象將會隨之滋生。
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
在婚姻經濟學視角下,結婚所帶來的收益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選擇。由于按勞分配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隨之形成了個人本位主義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婚姻家庭生活。一些青年的自我意識鮮明,在婚姻中過于考慮自身利益,不能夠給予對方足夠的包容和體諒。同時,功利主義思想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伴隨出現,改變了當代青年的思想觀念。青年人群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較大的生活壓力,對戀愛婚姻的功利動機明顯增強,渴望通過婚姻獲得更大的利益。
多元文化的消極影響
在改革開放逐步深化的今天,傳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導致當代青年價值觀念的多元化趨勢顯著增強。西方積極思想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糟粕思想也對我國社會風氣造成了危害。青年人群由于缺乏良好的辨別能力,容易形成錯誤的婚戀價值取向。此外,傳媒文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部分綜藝節目、電視劇等傳播的錯誤價值觀念,對當代青年思想認知產生很大的影響。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缺失
家庭環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青年的個性品質與價值觀念,但目前很多家長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婚戀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家長存在著錯誤的婚戀觀,進而對當代青年的婚戀思想造成了錯誤的引導。從學校教育方面來講,學校依據思政建設要求,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婚戀觀引導教育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視,無法有效引導學生的婚戀觀。
青年自身因素
受社會環境、多元信息的刺激作用,當代青年的性成熟普遍較早,但其思想觀念尚未完全確立,不能夠正確認知性生理各個方面。再加上家庭、學校等社會主體給予的指導較少,導致青年人群無法正確理解愛情與婚姻的本質。此外,很多青年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受到了父母的溺愛,奉獻意識較為薄弱,不能夠承擔起家庭責任。
優化社會氛圍
為幫助青年人群樹立正確的婚戀觀,需大力優化社會環境。第一,發揮大眾傳媒導向作用。大眾傳媒對當代青年的思想認知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影視、廣播等各類大眾傳媒需勇于承擔責任,向青年人群廣泛宣傳當代美好婚戀事跡,利用感染力較強的綜藝節目、電影電視作品等引導當代青年對婚戀生活中的權利、義務等進行正確認識,大力傳播社會主義美德。同時,要嚴肅批判那些有悖婚戀道德行為現象,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第二,發揮政府及社會主體的宣傳作用。民政、婦聯等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宣傳國家婚戀政策,將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婚戀觀教育活動組織起來,給予當代青年科學、有效地引導。設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輔導站,及時疏導、化解家庭糾紛與矛盾,引導婚姻雙方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典型模范的示范作用。摒棄掉錯誤的婚戀觀念。
完善教育體系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貫徹婚戀觀教育,有機結合婚戀觀教育和理想教育,逐步提升當代青年的婚戀認知水平與婚戀責任感。第一,凸顯學校主體地位。和其他教育渠道相比,學校教育具有更加顯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婚戀觀教育的必要性,將婚戀觀教育的相關課程開設起來,深入融合生理知識教育和婚戀觀教育,促使學生的婚戀知識得到豐富,婚戀態度得到端正。同時,學校要依托咨詢中心,將婚戀心理咨詢與指導工作開展起來,綜合運用心理學知識、技巧等給予存在困惑學生以有效的啟發與指導。第二,凸顯社會機構輔助地位。當代青年的婚戀觀不僅影響到家庭生活,與社會的整體發展也具有密切關系。因此,要引導社會力量充分參與進來。例如,相關職能部門可與社會主體聯合起來,經常性組織婚戀講座等活動,向當代青年傳播正確的婚戀知識與觀念。也可鼓勵婚戀服務機構配備高水平的心理專家,在提供常規婚戀服務的基礎上,深入了解服務對象的認知思想,及時糾正錯誤的婚戀觀。
構建和諧家庭
家庭教育深遠影響著當代青年的婚戀觀念,因此,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第一,改善家庭環境。如果家長的思想觀念出現錯誤,甚至發生婚外情等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不良現象,將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念。因此,父母要對自己的婚戀態度、行為模式等進行全面審視,承擔起家庭責任,尊重、愛護伴侶,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切實發揮自身的言傳身教作用。第二,正確引導子女。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婚戀觀教育對子女一生的重要影響,將婚戀觀教育融入到日常家庭教育中。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特點與理解能力,選擇適宜的方式將正確的婚戀經驗、知識等傳輸給孩子,幫助孩子將婚戀價值觀念、道德評判標準等樹立起來。在孩子交往及組建家庭的過程中,家長要改變自己錯誤的觀念認識,充分考慮兩個人的價值取向及感情基礎,避免對物質條件過分關注。
加強自身修養
當代青年要主動學習婚戀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有效抵制各類錯誤的婚戀思想。近些年來,受市場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青年不能夠正確認識愛情與婚姻,責任意識缺乏。面對這種情況,當代青年要對自身的婚戀動機進行端正,將健康、科學的婚戀觀樹立起來。在具體實踐中,當代青年既要將婚姻道德要求堅守下去,又要對自己的婚戀行為進行約束。在選擇伴侶時,優先考慮兩人的感情基礎及對方的品性能力,不能夠過于關注外貌或經濟物質條件。如果過度關注物質條件,愛情的質量將會顯著降低。此外,當代青年還需要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將婚姻法中的權利、義務等自覺履行下去。如果侵犯到個人合法權益,則要利用法律武器進行解決和處理。
綜上所述,當代青年的戀愛婚姻家庭發展情況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只有將正確的婚戀觀確立起來,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方可以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針對現階段部分當代青年在戀愛婚姻家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從婚姻經濟學視角深入剖析問題的形成原因,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幫助當代青年樹立良好的婚戀觀念。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首陽山旅游度假區管理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陳一筠.如果婚前要考試,你能得多少分[J].婚姻與家庭:婚姻情感版,2019(9):42.
[2]張麗.當代青年大學生婚戀觀的影響因素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