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潔
【摘要】“智慧云”平臺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運用于未來教室,它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達成目標。本文以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明天要遠足》課堂教學為例,從“確立思維目標”“設計思維活動”“延伸思維能力”三方面闡述本人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探索。
【關鍵詞】智慧云平臺;思維課堂
“智慧云平臺”能對后臺的數據資源進行存儲、處理。前端應用智能手機、未來教室各智能移動終端和APP服務,并通過教室無線網絡,實現“云”“網”“端”的數據傳輸和交流互通,構成以動態學習數據分析為核心的智慧學習支撐環。“智慧云平臺”支撐下的課堂以互動合作為行動支持,能夠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傳授和思維的訓練,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思維訓練和信息技術五者之間形成結構穩定、動態平衡的關系。“智慧云”思維課堂,著力培養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將學生的思維顯現出來。下面以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九課《明天要遠足》為例講述如何實踐“智慧云平臺”支撐下的思維課堂。
一、基于“智慧云平臺”智能交互功能,確立思維目標
“智慧云平臺”服務支持下的學習云空間技術日益成熟,開發有相應的移動端APP,主要目標是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互動學習的智慧教學,以及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智能化教育管理。結合一年級的學生的身心特點,老師選擇了由互動電視、觸控一體機、手機和PAD移動終端相互整合的信息技術硬件組合,將“教學助手”和“希沃白板5”等軟件有機整合。教師手機、學生PAD上下載“家校幫”,用以實現課堂的多維互動,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活動。
《明天去遠足》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第9課,它是一首小詩,短短3節詩,寫出小主人遠足前因幻想著“大海、云的樣子”而興奮、激動,怎么也睡不著。根據一年級孩子的認知起點,筆者確定了以下思維目標:
1.玩游戲,激發學習的興趣,營造思維環境;
2.聽錄音,體會標點的作用,訓練對比思維;
3.賞圖片,理解海和云的美好,培養感知思維;
4.展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導發散思維;
5.創詩歌,學習詩歌表達形式,培養創新思維。
二、依托“智慧云平臺”智能交互技術,設計思維活動
智慧云服務平臺環境下的交互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以及和學習資源之間的智能互動,這些有趣的互動,提高了思維課堂智能性。本堂課中,在確定目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智慧云平臺”的先進功能,在各個活動中提升思維能力,有效達成《新課標》中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感悟、思考、理解、體驗”等。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儲備,我把“智慧云平臺”中的互動功能融合在各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的思維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1.人機互動,調動積極思維
互動課堂中,在智能交互技術的服務下,促使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他們對新技術帶來的體驗感充滿好奇,由此誘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大腦思維也變得很敏捷。導入環節中,在未來教室雙板電視上,歡快的音樂聲中播放孩子遠足前的照片揭示課題,用生活化的圖片創設情境,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了生動的思維情境。在生字環節的教學中,我利用“教學助手”中的“互動課堂”制作兩個生字詞復習的游戲,通過“隨機點名”的功能,抽取兩位學生上臺完成答題操作。雖然以知識為基礎的問答策略,但是利用的游戲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思維環境,達到了溫故生字的目的。
2.媒體互動,發展形象思維
多媒體互動把圖片、動畫、音頻等資源有機整合,呈現給學生,帶來了更加生動的感官體驗,促進學生體驗思維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重點是了解小女孩對大海和云的好奇、幻想;感知大海和云的美麗。教學時緊緊聚焦這兩點,運用圖片、音樂等手段創設直觀生動的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想象。
例一、教師將兩段語氣不同的錄音播放給學生,學生感受兩段音頻不同的效果,通過對比,引導學生認識、理解破折號,感受小作者的好奇、興奮、激動之情,在聽錄音的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對比思維。
例二、教師在電腦上出示云朵的圖片,引導學生用“潔白的云像()。”進行說話訓練,來豐盈學生頭腦中的意境,使腦的神經網絡可以更快找到聯結點,探索不同的答案,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充分感知事物的美好。再運用“智慧云平臺”的推送功能將“對對碰游戲”推送到學生的PAD上,游戲完成還可自動檢測正確并反饋到老師的電腦上。游戲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加深對大海顏色體會,培養學生的感知思維。
例三、教師在雙屏上播放一些美好事物的圖片,學生很快連結到自己的生活情境,運用偏正短語“()的()”說出自己最喜愛的事物。每個學生都說出了富有個性的事物,思維得到了發散,生成了個性化的表達。教師通過播放大海、云朵的圖片,兩段不同語氣的錄音,用豐富的呈現方式,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體驗,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
3.小組互動,激發個性思維
“智慧云平臺”支撐下的課堂,是以互動合作為行動支持的,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自主構建小組學習,進行思維的碰撞,以動態生成推進教學活動,讓課堂從單向傳輸走向個性思維的形成。在本節課中,筆者將學生分為6大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了3次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次,創編詩歌環節。組長組織成員在PAD上創編詩歌,組員之間相互傾聽,交流、點評,改進,每位組員在組內生成了個性的思維,然后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發生思維碰撞,小組的個性也得到了發展,這種先組內、后組外的生成,交流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發展。
第二次,識字寫字環節。利用““翻撲克”游戲引出“才”“明”“學”三個帶撇的漢字,組長帶領下走近6塊觸控一體機,帶領組員識記三個漢字的筆順,利用字源圖幫助學生識記漢字,組詞等。再利用微課,提示撇的書寫要領,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拍照上傳最優作品,全班進行點評。
第三次,在課的結尾,由認識作者,到閱讀作者的其它作品群,再次創設小組自主學習的閱讀實踐活動,在組長的帶領下再次移步到6塊觸控一體機上,從《動物詩》《樓梯》《算式詩》《圖畫詩》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去學習,讓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豐富閱讀量,深化對作者的了解、喜愛,激發他們課后延伸閱讀的欲望,培養閱讀興趣。
小組互動,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交換各自的問題、想法,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啟發,從而形成更多的發現。三次小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視野,促進了學生個性思維的形成。
三、融合“智慧云平臺”多維評價體系,延伸思維能力
總結評價的目的是對學生思維活動所達成的情況進行監控、驗證、反饋。多種類型的數字化信息資源,靈活運用于教師端、學生端和家長端,進行多維度的評價。
課前學生利用“家校幫”軟件可以看到教師布置的預習題,進行檢測,做錯的題目自動進入該學生的錯題本。課前布置了3個選擇題,是關于生字的讀音,在老師的手機終端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對于平翹舌音掌握得還不夠牢固,上課前,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
課堂上,教師對思維特別活躍的小組進行加分,布置的所有練習都能進行數據反饋,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判斷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筆者設計了顏色和詞語對對碰的練習,以游戲的形式出現,所以學生積極性很高,思維都處于活躍狀態,根據反饋的數據可以看到學生掌握得表示海的顏色詞語非常好。
智慧云平臺有強大的倉儲能力,結合本地教學資源構成了資源調動平臺,課后,我把課件、習題、寫字的微課等資料都推送給家長端,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學習的情況,采集需要的信息輔導學生,和老師進行實時互動。老師也可以利用手機端給學生批閱圖片、語音、視頻類型的作業。智慧云平臺的資源交互技術實現了多維評價的功能,為思維能力的課后延伸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條件。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在《思維教學:培養聰明的學習者》中提到:“知識對于任何一種思維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知識,一個人無法思維;反之,沒有思維,知識又是空洞的,沒有活力的。”所以教師課堂上應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能讓他們的思維技能得到發展。要做到傳授知識和培養思維兼顧。“智慧云平臺”支撐下的思維課堂,很好地將“知識傳授”“思維訓練”和“信息技術”有機地整合,把“云”技術有機地融入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使教學達到最優化。真正做到讓思維課堂“亮”起來,讓學生頭腦“活”起來。
參考文獻:
[1]斯騰伯格.思維教學——培養聰明的學習者[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