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南華鎮中心小學 王麗才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把有些語文知識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有一個明晰的思維認識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文基礎知識。思維導圖還能把零碎的語文知識系統化,把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羅列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其中的內容涉及詞匯和句子,對學生的詞匯積累和語法結構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學生對記憶詞語較為困難,在短時間內可以記住某個詞語,但是時間久了便會忘記。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表達方式,利用圖解和網狀結構,組成關鍵詞圖像,對信息進行組織和儲存,能有效呈現出知識層次關系。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準確、快速記住字詞句。同時,思維導圖可以深層次加工知識,教師在教學中適時給學生建立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永久性的記憶。這樣,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可以主動參與語文知識的學習。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在于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時要利用思維導圖,歸類基礎知識,便于學生學習。
教師是教育的主要推行者,他們的教學能力和素養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部分教師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語文教學的認識還不全面,認為語文教學,只要遵循“考什么教什么”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學習其他內容。所以,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讓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給學生創建情境對話的條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在培訓教師的過程中,要明確培訓的重點,讓教師能有所收獲,進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比如,播放一些具體的生活片段,讓教師體驗真實的生活,感受廣義的語文知識。或舉辦情景模擬活動比賽,獎勵在思維導圖應用方面做得好的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督促教師精心設計內容,領悟語文教學的真諦,避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出現形式化問題。有的教師自身的能力比較差,不具備建立思維導圖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盲目設計教學方案。針對這種現象,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開展觀摩活動,學習一些優秀教師在這方面的做法,借鑒優秀的經驗,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讓教師在課堂上能真正推行語文教育。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是注意力轉移快,對一件事的關注不能持久,具體表現是上課不能長時間集中精力聽課,超過十分鐘他們就開始晃動,手也動起來了,面部表情也有所變化,有的甚至竊竊私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果能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就一定能快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再次聚集起來,讓他們集中精力,好好學習。首先,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思維導圖的內容以及形式,這樣就能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性格、愛好等,設計的思維導圖課件首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學習本課的內容上,以便教師高效地開展教學任務。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習慣等,選擇能豐富教學內容的顏色,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有的時候為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思維導圖的框架,讓學生填寫具體的學習內容,這樣就能節省很多時間,讓學生研究其他方面的知識。比如,在自我介紹的寫作訓練中,有的學生在敘述的時候,思維邏輯不清晰,那么,思維導圖就能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思維導圖的教學,不僅要在形式上表現出多樣性,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要在內容上下功夫,把思維導圖的優勢發揮出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思維導圖的最大優勢,就是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可視的模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同時,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完整的知識結構,理解知識的前后聯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率。
詞匯積累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之間的交流需要有豐富的詞匯作為基礎。所以,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讓學生在對話中能流利地說出詞語和句子。語文教學中有很多詞匯都屬于同一個范疇,教師要借助思維導圖整理同類的詞匯,提高學生的詞匯歸納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在積累詞匯量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整理服裝類的詞匯,通過思維導圖,把同類的詞匯整理在一起,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動手把同一類型的詞匯整理出來。學生以后在用到這些詞匯時,腦海中便有相應的詞匯了。詞匯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做好詞匯分類,減少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語文的最好方式就是應用語文。如果教師單純在課堂上督促學生練習,會讓學生產生壓力,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學習的內容和主題,進而把積累的詞匯用出來。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豐富的對話場景,利用學生喜歡的圖片和色彩,把學生的眼光吸引到對話情景中,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對話,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課文《窮人》時,教師可以開展“家庭”成員對話,并通過思維導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教師設定的主題和思維導圖進行情景對話,加深理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交流,當學生說錯時要合理糾正,對學生的提問詳細回答,不能讓對話流于形式。這樣,學生體會到了主題內涵,有了參與感,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還豐富了對話的內容,培養學生語感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中,口語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對話練習,可以增強語感,鍛煉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能力。因此,教師要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參與對話情景,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