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芳 松原市產品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所
前言:在我們加入了WTO世貿組織以后,我們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對于新時期的政府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的政府工作只有做到了與時俱進,才能滿足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的到來,對于新時期的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現有的會計制度的改革就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通過政府制度的改革和財務預算工作制度的變革,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進行相關改革的同時,必須要參考發達國家的實際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夠少走彎路,實現工作的有效性。
目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以往的傳統現金作為應計基礎的弊端,必須要加強對于財務會計工作的預算管理和實際的會計管理,尤其是針對于政府工作過程中的財務公開不夠透明,沒有進行有效的財政管理,必須提升市場經濟過程中財政的監管能力,以及公共的財政管理的實際能力,實現財政管理能力的不斷優化,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
所以,綜上所訴,現階段我國進行政府會計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不匹配,對于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制約因素。我國傳統的預算管理過程中,主要是依據基期支出增加比例來進行計算,但是在財政預算的過程中,這種方法就具有一定的弊端了。它會影響財政部門對于實際數據的判斷力,因為信息掌握得不夠全面,對于各個部門的資金使用以及人員的編制問題沒有做到全面掌控,這樣就不能為財政部門的相關工作提供準確的信息依據。
在政府進行集中采購的過程中,也需要財政部門根據實際的數據來預撥資金。根據相關部門的采購申請,財政部門不僅僅需要預撥出相應的采購資金,還要統計出涉及人力成本等一系列的資金的支出。但是目前的財政制度,以及相關的管理辦法,并不能全面地體現出這些信息。雖然我們有一定的財務審計制度,以及會計核算辦法,但是由于我們還不能夠具有一整套的上下相協調的執行能力,也影響了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實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根據《會計基本規則》的實際指導,也結合對于傳統會計制度改革的利弊的具體分析,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中進行了重大的變革,實現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工作的分離。這種新的形勢的核算方法,是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的,總的來說,它具有以下的優點:
首先,它具有雙向的功能性。它既可以做到預算會計的核算,設置出實際工作中的財務開支;同時又通過資產、負債、收入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考量,實現預算制度對于實際工作的有效輔導。其次,這種雙基礎性,財務會計所涉及權責發生制,以及預算會計的收付實現制,兩者要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按照國務院的相關的職業標準進行處理。再次,可以實現雙報告性,這也是工作有效開展的保障,財務會計制定出相關的財務報告;預算會計制定出相關的預算報告,這種雙報告的制度,可以把相關的信息進行有效的銜接,在同樣的會計審核的體系下,財政部門可以結合以上的數據,進行相關的計劃調整以及及時的協調,提高政府對于相關工作的把控能力,實現工作的有效性[1]。
根據現有的財務制度,對于資產的負債工作的統計不是十分的詳盡,只是對于財務制度的預算作出了體現,對于后續負債的情況的統計不是十分的詳盡。新型的會計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擴大會計工作的統計范疇,適應市場發展的新的環境。
新型會計制度的發展,對于負債工作的有效的統計,對于原用的賬款的統計工作更加的詳細,增加了政府工作的主動性。對于現有的政府物資的儲備、保障房的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的興建、文物資產的相關的資源的統計,可以進行詳細的核算。并且在與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也可以設置好對于相關工作的預算工作,例如對于人文工作的投入,對于教育的投資以及相關保障性設施的建設,都可以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同時在于政府工作過程中出現的負債進行準確的統計和客觀地分析,對于實際工作中出現疏漏造成的損失要及時遏制,對于工作中面對的不可抗力因素也要精準把握,做到心中有數,提到理論高度進行有效的解決,為政府工作贏得主動性。
要強化財務的會計功能,要根據權責制強化財務的會計功能,對于應付的預算款和應收的預算款進行核算,對于長期的、股權制的投資要用權益法進行準確的核算;對于政府部門的固定資產,保障房等相關的福利性的措施以及無形資產的統計,要做到明確的統計,詳細的記錄,對于國有單位的財務狀況,以及資金運行的實際情況,要準確、翔實的體現出來,體現出會計工作的前瞻性和引導性。
在實際工作的運行過程中,還要注意新舊制度的平穩過渡。政府工作的轉型過程中,對于會計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加強對于財務人員的相關的業務培訓,掌握新舊兩種制度的相同點和重要區別,還要根據《政府會計工作制度》、《政府會計準則》開展技術的培訓工作,對于軟件的操作技術進行現場的講授,同時把這些職業規范打印并且下發到相關工作人員手中,實現這項工作的有序發展,適應新的經濟環境[2]。
作為政府會計工作的變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做到及時地解決,就要注意相關問題的正確認識,以及有效的解決手段。首先就是要改進預算會計功能。根據政府會計改革的相關的要求,對于預算的會計功能以及會計科目進行了實際的調整。根據預算法規的基本的要求,在核算工作進行的基礎上,結合收付實現制進行會計核算,保證預算工作的準確性避免出現賬目的虛設,以及實際的虧空。同時新的預算方式對于涉及的內容也有了重大的調整,它把部門預算的調整也納入到了相關的考核和計劃當中。這項舉措也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對于預算法規定的落實,以及職能部門制定預算的科學性和前瞻性,都具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財務管理在政府工作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這項工作的開展,一定要預先通過科學的手段,預判出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且設置出有針對性的,詳細地解決措施,既要讓會計改革工作發揮它的重要作用,又要有效的遏制它的不良后果,結合政府管理的思維,加上財務管理的具體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做好相關的實際問題解決,實現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財務管理工作,以及相關的會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注意風險因素的影響。首先解釋要破除陳舊的觀念,很多人認為會計工作機會是財務的支出,收支的平衡,以及完成既定目標后的成本核算。新時期的會計工作內容遠遠不僅于此,它包含原始票據的審核、對賬結賬以及工作數值合理化的審核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它是具有建設性的重大意義的[3]。
其次,要避免信息的共享不及時,以及內部的組織建設不夠完善。對于政府部門的許多工作是要求協同配合,才能達到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實際的會計工作過程當中,不僅僅是上級財會部門的重要職責,也需要下級單位的財務部門進行精準的配合,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體系,做到信息的共享以及相關工作的有效配合。內部的組織結構的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好的方法還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架構作為支撐,所以也要建立其相關的財務部門,這個嚴密的組織,才可以確保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以及科學的變革,形成一個有效的工作開展的閉環。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會計工作,財務工作的特點,做好相關風險的規避,要具有對于實際風險的控制思維。首先,有效的會計工作可以為政府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對于實際工作有著實際的指導意義。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會計工作十分的龐雜,這需要系統的理論,科學的辦法作為有效的保障。首先要利用智能的管理系統,把人工操作的風險降到最低;其次,要從政府職能北門的管理層開始,提高意識,做好實際工作;再次,對于會計工作中涉及的風險控制成本,對于盈利和收益進行有效的判斷,全程控制,實現工作的有效性。最后,通過全面、系統、量化的管理,有效的規避會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把這種風險的存在幾率降到最低。
所謂會計工作信息化,就是把會計工作和現代的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是信息社會對于政府會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政府的會計工作面對新的信息化變革,所要做出的重要舉措。在如今大數據、云計算的普及過程中,政府的會計工作不僅工作內容要實現大的變革,工作方法也要進行及時地調整。只有結合新的高科技技術手段,進行相應的整改和調整,才能讓政府工作實現科技化的變革,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首先要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和會計的電算化的區別。電算化只是指的技術層面的變革,在實際會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的計算功能,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會計的信息化有著更大的區別。會計信息化是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改變原有的傳統的會計模式,更加廣泛的利用起會計資源,建立起更加具有開放性的公共信息資源,以此提高會計信息的有效性,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提升了政府職能部門的實際工作效果。當然,這項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各個部門的互相配合,協同發展。首先要建立現代信息技術的完備體系,形成相關工作的操作系統,提升會計工作系統的信息的有效性。
健全的會計工作系統的建立,還要依靠人員的支持。有了完善的制度和先進的設備,就需要人來處理相關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性的人才的引進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具有專業素養的相關工作人員是此項工作順利實施的有效保障。在人員的選擇上,要選擇專業對口,技術過硬的有用之才,讓他們充實到相關的政府工作職能部門,為了新時期的會計工作做出貢獻。其次就是要進行有價值的業務培訓,面對的科技大發展,以及技術革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沒有一個人可以停止學習。就是要結合崗位培訓,以及實際工作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素養的學習,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新時期政府財會人員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有效性[4]。
在政府會計工作變革的同時,還要注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評機制。會計工作十分的龐雜,也容易在工作中出現紕漏,就要集合這一工作特點,做好行之有效的約束手段,對于需要審核的數據,要做到逐級上報,層層審批,對于沒有進行過科學論證的數據,絕對不能列入到年度財務計劃之中。做到基層辦事人員,中層干部,上級領導的逐級審批流程,這樣才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為政府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其次,也要對于相關人員建立起考評機制,形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做到數據的采集嚴謹化,數值的計算精確化,措施的擬定有效化,一切工作都要從實際的效果出發,避免走過場。
總結:對于政府部門的會計改革,需要相關部門引起重視,拿出整改辦法,在實際工作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去落實這項工作。新的經濟環境,對于政府部門的職能發揮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就要跟住時代的步伐,調整前進中的姿態,改變舊的制度的制約因素,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適應新的經濟環境的實際需求,為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