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益群 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
對于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來說,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十分關鍵,其不僅能夠對醫院的財務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以確保醫院維持穩定的經濟活動;同時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也是促進醫院財務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因而在經濟飛速進步、科技高速發展的現狀下,企業內部控制水平也必然要得到進一步強化,從而合理合法地展開各項經營活動,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對公立醫院而言,內部控制機制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其中包含了多種管理要素,而內部控制體系則是其最為核心的一環[1]。其主要通過各項內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同崗位管理辦法的設置、崗位分工及責任義務等,以及同步建立的對應監督、考核機制、內部評價指標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實現內部控制。可以說醫院內部控制機制本身就是圍繞醫院財務會計工作而開展落實的,所以說通過強化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能夠合理借助多種體制制度對財務方面出現的失誤加以糾正,從而及時消除各種隱患,以確保醫院資產安全。
在公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機制建設中一般需遵守如下原則:第一,需確保內部財務機制制度內容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財務現狀相匹配。第二,內部控制機制的設立需依據公立醫院的現狀及進步狀態,合理限制財管人員[2]。第三,財務制度具體內容需包含醫院不同科室的業務范圍及經濟活動,并對業務中的重要部分加強控制。第四,需科學合理地安排醫院內部各個崗位,需保證權責一致、分工明確,以確保各個崗位間能夠互相約束,且在內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也需緊跟時代發展進程,持續優化完善。
(一)完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合理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能夠讓工作人員依據規范開展各項工作,從而確保內部控制機制的合理性及規范性,以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公立醫院的財務賬簿與法律規范密切相關,其賬冊的制定、預算的估計均需基于法律條文進行合理制定,從而保證醫院經濟收益的穩定性及安全性[3]。因而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中就需要首先將采取預算管理體系加以完善,以確保醫院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據可依,以保證醫院各項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工作效率。
(二)優化收支結余管理。在醫院內部控制機制環節制定中,還需強化體系的完善性與全面性,既要與醫院財務監督工作緊密相連,也要深度聯系多種控制制度,以更好地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對此,就需要對醫院內部的收支結余管理體系加以優化完善,從而確保各項經濟活動的落實及開展能夠與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緊密相連,保證各項工作的合理落實。此外,在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中,還需科學指導醫院內部各項財務工作的進行,并進一步優化改進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監督機制,深入控制及管理監控,從而及時針對采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監控及控制,以便準確評估醫院的整體運行狀況,為醫院的長久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三)收支結余管理建設。對于醫院財務會計管理工作而言,收支結余管理機制的優化改進必然建立在該管理機制的建設基礎之上,因而在強化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中,合理建設收支結余管理體系尤為關鍵。對此,就需要醫院相關領導明確認識到建設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性以及收支結余管理制度建立的關鍵價值。首先,在收支結余管理中,需結合醫院事業計劃,科學進行財務分析,落實財務制度,合理計劃開支,并以收支平衡,略有結余作為首要管理目標。其次,需強化財務監督,科學落實各項財經政策,奉公守法,嚴禁貪污盜竊的違規行徑。再次,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監督醫院各類資產、設備、器械等,并定期清點庫存,以免造成積壓、浪費。最后則要嚴格落實財會制度,做到日清月結,及時處理債權、債務等,并妥善保管涉及到的賬冊、報表及憑證等,從而確保在公立醫院運行中,能夠始終處于健康的發展趨勢中,促進企業不斷朝著積極的方向運行。
(四)重視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在強化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建設中,還需進一步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加以完善,不僅要緊密結合醫院財務監督工作,還需充分聯系多種控制制度,以充分凸顯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對此,就需要醫院領導需合理認知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而在其具體權限內科學分配各項工作;同時醫院還需制定科學的輪崗制度,以獲得更好的制衡效果,減少對醫院財務工作的影響,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穩步提高。另外,在管理人員具備強化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思想基礎上,還需充分了解醫院的發展情況,以合理判斷醫院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而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活動及內部監控,為公立醫院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使其煥發頑強地發展動力。
結束語:綜合本文可見,在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建立中,只有采取有效的制度,才能促進會計信息及管理信息水平的科學提升,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因而對于公立醫院而言,就需要持續優化財務會計監督及管理體制,通過內部控制計劃的落實,推進公立醫院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