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理工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00)
為推動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迎合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國家開始大力推進教育改革,而體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課程,也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視。田徑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自然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之下,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被應用到高校體育田徑項目課程當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但是在當前階段的田徑課程實踐中仍舊有不少問題沒有引起高校師生重視,影響到田徑課程的整體質量。為了改變當前的不良局面,高校要認真研究田徑項目課程實施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既要看到成績也要看到現實工作當中的缺陷與不足,在反思改進當中打造高質量的高校體育田徑課程體系。
田徑運動是人在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當中持續發展形成的體育項目,被稱作是全世界歷史最為悠久,普及度最廣的運動項目之一,擁有廣泛群眾基礎,在體育領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田徑運動對于人們選擇并完成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來說能夠起到奠基作用,其原因在于田徑運動可以有效提升人的基本運動能力,增強身體素質,比方說提高速度素質,提升力量水平,強化身體柔韌素質等等,促進人堅強意志的建立。不管是普通的運動會活動還是專業的運動賽事,田徑都是其中的重大項目,所占比重之大,參與人數之多,都非常引人注目。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投入田徑運動,可以大幅度增強人體的器官系統功能、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抵抗力,在獲得健康體魄的同時,更好的投入學習工作與生活,所以發展田徑運動并開展田徑項目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如今的高校體育教學當中,田徑項目課程占有很大比重,是增強學生體育運動素質不可忽視的平臺,但是在課程建設以及實施方面效果卻不甚理想。面對田徑項目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的發展現狀,高校必須正視田徑項目的體育地位,對田徑課程進行優化調整,充分滿足高校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求,為高校體育改革事業的長效發展提供保障。
對高校而言,田徑項目課程是體育課程的重點,同時還是開展其他體育項目教學的基礎所在。所以一直以來田徑項目課程都被放在基礎地位,但是在該課程的實施當中卻存在著不少實際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對田徑項目課程重視度不高。田徑項目課程在高校體育課程體系當中占據基礎地位,是掌握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所在,所以不管是學生還是學校教師都需要予以高度重視。但是目前不管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沒有認識到田徑教學的基礎性和重要性,不能夠在實際教學當中踐行以人為本,也忽視了對課程的統籌安排,導致田徑項目課程質量不夠理想;二是田徑項目課程內容單調。當前的高校田徑項目課程往往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田徑項目技術性以及競爭性層面,所安排的內容比較單一和乏味,讓不少學生出現了消極抵觸的情緒,影響到田徑理論以及實踐課程的綜合教學成效;三是田徑項目課程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教師在田徑項目教學當中仍舊沿用機械性練習方法,在理論教學當中則是進行一味的理論灌輸,造成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影響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四是尚未構建完善化的課程評價體系。在田徑項目課程考核環節,很多高校仍舊運用單一化的考評方法,只是關注學生的技術發展層次,沒有做好綜合考核,沒有將結果性以及過程性結果進行綜合考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五是教學設施配備不足。田徑項目課程的實施需要有必要的教學設施設備作為輔助,以便提高訓練效果,但是目前高校在設施配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還需要在設施配備上進行持續完善。
田徑運動在高校體育項目當中不僅占據基礎地位,還發揮著基礎作用,只有在學生扎實掌握田徑運動項目的情況下,才能夠在學好其他項目方面事半功倍。田徑項目制發展帶來極大的支持,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培育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輔助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所以為了解決好目前體育田徑項目課程實施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要先從改革傳統的思想觀念著手,切實提高對田徑運動的重視程度。高校在田徑課程的實施方面,需要從政策角度出發,給予充分的重視與支持。不少學生在選擇體育項目時,往往選擇有趣、考試過關率高的項目,導致田徑項目被排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可在選項制教學的推進當中,將田徑項目課程納入到體育必修課當中,讓學生在思想以及實際行動上高度重視,有效體現出田徑項目的功能與價值。當然,高校也可以借助校園廣播宣傳、組織田徑講座、開展田徑比賽等方法增加宣傳效果,并在高校當中建立一個良好的田徑文化氛圍,讓田徑這一運動逐步深入人心。
對于田徑教學的組織開展來說,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是關鍵。單一化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對田徑項目產生較強的抵觸情緒,讓學生無法在田徑學習當中感受到趣味性,最終會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建立。高校田徑教學應在終身體育與快樂體育思想指引之下設置有助于推動學生身心綜合發展的內容,既要突出所涉之內容的趣味性,又要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首先從田徑教材的開發建設角度進行分析,高校需要盡可能開發健身性教材,關注田徑教學的基礎性以及漸進性,并在課程實踐當中學生認識到田徑項目的娛樂性以及競爭性功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打下基礎。田徑課程內容應該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其中理論課程能夠讓學生對田徑這一運動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并用科學化理論指導實踐活動。而實踐課程的安排則主要以基礎動作技能以及專業核心技能訓練為主,使得學生能夠在具體練習當中查漏補缺,不斷完善學生的體育素質。另外,學校需要對理論和實踐課程所占比重進行統籌安排,改變以往理論和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的情況,促進學生身心綜合發展。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連接教學和學習的橋梁,同時還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為了保證田徑課程的有效開展,充分滿足田徑教學改革創新的要求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徹底改革,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完成學習任務,充分激發學生的綜合潛能,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到達更高的層次。教師在教學方法的安排上,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內在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在積極創新教學手段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把大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田徑教學,使得教育教學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在田徑課程中的技術動作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攝影設備、多媒體工具等,錄制技術動作視頻,讓學生在直觀學習當中不斷糾正動作,提高核心能力。利用現代化手段的慢放、重播、定格等形式,可以增強學生對關鍵動作的掌握水平,提高學生參與田徑項目學習的熱情。
為了促進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改進彌補學生在田徑學習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教師需要積極完善考評體系,綜合評定學生在田徑學習中的表現,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反饋信息,自覺在田徑學習當中查漏補缺。當然教師也可以通過考評工作了解自身在教育教學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為調整教學方案創造良好條件。在對學生的田徑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教師要積極應用多角度評定方法,提高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針對性。在田徑課程的考核當中,要把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進行有效結合,既要評估學生的理論和掌握水平,也要把握技術技能的學習層次,還要綜合評估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的態度、意志力等。這樣學生就可以認清自己的進步水平與優缺點,避免因為不了解自身的進步程度而喪失信心,同時也會積極思考和歸納總結,在持續反思當中收獲進步。在課程評價當中要把教師評價、自主評價、師生互相評價進行靈活應用,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在田徑教學當中標準的田徑場地,完備的器材設施,是田徑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物質保障。在田徑訓練當中,如果沒有相關的設施設備作為輔助,不僅會影響到訓練質量,也會影響學生的參與體驗。很多學生對田徑項目失去興趣和參與欲望的主要原因就是場地與器材設施不足,在實際學習和訓練當中無法獲得多方面的支持。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校需要認清田徑教學當中存在的限制條件,在田徑項目課程建設當中加大資金方面的支持,在體育場館建設和設施配備方面進行積極完善,同時做好有效的管理與應用工作,讓這些設施可以在體育教學當中最大化發揮作用。如果高校存在資金緊張的情況,就要實現對現有場地器材與設施設備的充分利用,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田徑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上課學習滿意度,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田徑項目,促進田徑課程體系的構建。
田徑運動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當中占據基礎地位,具備極高的健身應用價值,能夠有效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身體素質。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能,在此基礎之上完善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田徑項目課程的開展有助于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也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為優秀人才培養打下基礎。所以高校體育教師一直以來都把田徑課程作為重點,特別是在倡導培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背景之下,更是在田徑教學當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當前教師的工作重點是要客觀分析目前田徑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引領學生身心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