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 瓊海 571400)
我國競技籃球運動長時間發展中,各個時期都提出新的訓練指導思想,這一訓練指導思想影響著當時競技籃球運動訓練的技術特征、戰術風格和競技成績。隨著世界籃球運動的技藝化、職業化和智謀化發展中,競技籃球運動規律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讓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發展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迫使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不斷更新和優化。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從一大”訓練指導思想最早由王世安教授在《中國籃球教練員崗位培訓A級教程》中提出,其中“三從”就是從難、從嚴、從實戰,“一大”就是大運動量,意思就是競技籃球運動訓練要以從難、從嚴、從實戰為主要內容開展大運動量訓練,體育領域借鑒了軍事訓練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義精神,提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挫折”的精神。這一指導思想在20世紀60年代體育界比較盛行,堅持“三從一大”指導思想,塑造良好訓練作風,保證訓練質量,推崇“超人的努力,超人的成績”理念。而在21世紀后,我國籃球界陸續推出新的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其中也涵蓋了“三從一大”指導思想,這也可以凸顯出這一指導思想的重要性。
“以我為主”指導思想主要是強調教練員或是運動員自身優勢,加強自我認知,不畏懼對手的強悍,以自己為首位,提高自信心,達到戰無不勝的效果。通過對“以我為主”指導思想的正確理解,可以讓運動員不迷信、不畏懼對方的強悍,發揮出最好水平,甚至達到以弱勝強的效果。在“以我為主”指導思想下有兩個分支,一是“以我為主,洋為中用”。在我國競技籃球運動早期發展中,籃球界專家、主管部門或是教練員等從業人員沒有盲目模仿國外競技籃球運動風格,結合我國運動員身心特征和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現狀,提出適應我國國情的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推動了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二是 “以我為主,古為今用”,在1956年-1965年間,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訓練中形成快攻、跳投、全場緊逼等“法寶”,特別是全場緊逼防守戰術是我國競技籃球運動長期發展中的經驗總結,也是一項積極主動的防守戰術,在國際籃球運動交流中,由于攻守對抗比較激烈,很多世界強隊也開始運用這一戰術。我國要遵循“以我為主,古為今用”的指導思想,使用傳統戰術,包括全場緊逼、突破分球、快攻等,達到最佳的訓練成績。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指導思想就是培養各種戰術和打法,保持我國傳統風格,在此基礎上,吸收國際籃球運動中的新打法和新流派,引進新訓練方法和訓練理念,形成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的獨特風格。
當前,我國籃球運動員身高接近或是超過世界強隊,但體能與任何世界強隊存在距離,尤其是在力量與對抗能力上,遠遠低于世界強隊。對此,我國籃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十分重要。盡管我國國家籃球隊已經配備專職體能教練,但數量不多,很多俱樂部球隊仍是助教擔任體能教練,這就需要加大對體能教練的配備,保證運動員開展科學的體能訓練。科學的運動訓練是競技籃球運動的核心,主要作用就是挖掘運動員身體潛能,而在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下,科學化體能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科學化訓練就是結合人體生理機能和解剖結構,通過生化指標來監控人體生理機能。運動員體能科學化訓練除了具備科學的訓練方法之外,還需要掌握競技籃球運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籃球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和身體特征,開展科學干預方式,促進運動員身體形態的變化,提高運動員攻守對抗能力。
就當前而言,大多數運動員技術片面,基本技術掌握缺乏全面性,尤其是腳步動作,對傳球時機、手法、落點和角度不能熟練掌握,內線隊員占位后,外線隊員無法把球傳到內線。在《我國甲級女籃2018年夏訓體能和基本技術測試分析》中明確當前籃球運動員存在基本功不扎實的情況,通過專家組對現場測試員的技術評定,發現我國女籃隊員和世界優秀女籃隊員在投籃手型與節奏上差異較大,基本技術不全面,這就要加強基本功訓練,防止運動員在比賽中頻頻出錯。
縱觀世界籃球運動發展,可以看到發展主線以快速、準確為主,快速是手段,而準確是目的。在競技籃球運動上面,“快速”指導思想是指戰術風格,而在技術動作層面上,特指運動員訓練或比賽中的腳步移動快、起動快、推進快、攻防轉換快、傳球準且快,“快”的同時更要“準”。在戰術方面,“快速”指導思想可以表現為“快攻”戰術,這需要所有隊員的戰術配合,形成全面而系統的快攻戰術。在“快速”指導思想的引導下,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技戰術水平和思想作風,我國籃球教練員和運動員都要樹立“快速”指導思想,明確技術和戰術訓練方向,形成可操作性指標,塑造籃球隊的“快速”風格,強化快攻戰術,形成“快、準”的運動風格。
競技籃球運動中,強調的高度除了運動員身高之外,還有運動員動作的靈活性,形成高、壯、快、靈為一體的運動風格。與其他運動項目不同的是,競技籃球運動中的“靈活”指的是的傳球準確巧妙;運動場地可以急起急停,快速變向;善變掩護和突分等戰術。在“靈活”指導思想下,要求運動員除了加強力量訓練之外,要形成細膩的技術動作,掌握靈活技術與靈敏腳步,靈活多變,塑造“靈活”風格。
“準確”指導思想一直沿用至今,是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重要部分,這是因為籃球比賽的目標是要投中得分,投籃命中率是衡量籃球運動員或是球隊得分水平的指標,也是制勝的關鍵。美國NBA比較重視投籃技術,郭永波在談及“現代籃球訓練理念”中說道,很多NBA球星比較重視投籃技術,比如,喬丹命中率可以達到60%,其它像麥迪、艾弗森都球星的投籃技術都是一流的,技術準確,才能提高投籃命中率。而我國籃球運動員的投籃命中率與世界強隊仍有差距,特別是攻守技術運用失誤多,為了減少這種失誤,必須要落實“準確”指導思想,認真分析現有的技術性問題,對技術動作進行精雕細刻,保證籃球運動員攻守技術的準確性和自動性,降低比賽中的失誤現象,提高投籃命中率。
相比于世界強隊而言,我國籃球運動員的攻防能力弱,而本文中的“以攻為主,攻守兼顧”指導思想主要強調鞏守平衡,在加強運動員進攻能力訓練的基礎上,仍要重視防守的作用,以“強守”助攻。強守助攻指導思想就是通過加強防守不讓對手得分,干擾對方進攻節奏,造成對方進攻失敗。對此,運動員要做到積極主動、靈活強勢的防守,和隊友團結合作,構建堅固的防守整體,出現跟丟人或是漏人情況,立即補防或是協防,達到強守助攻效果。
為了實現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構建和落實,要從籃球主管部門和教練員兩個主體上入手,正確意識到自己的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構建與落實中的作用,付出行動,推動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
一方面,籃球主管部門要積極轉變和創新管理方式,結合我國競技籃球運動商業化和職業化發展現狀,將微觀管理方式轉化成宏觀管理方式,把管理重點落在制定發展規劃和立法調控競技籃球發展規模上,而行政職能放在競技籃球運動發展的監管上,維護市場需求,形成間接型管理模式,發揮出市場協調機制,為競技籃球運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不斷創新指導思想,構建繼承、發揚、借鑒、創新的思想觀念,繼承和發揚傳統指導思想的精華,堅定信念;借鑒和創新中,學會對多種指導思想進行甄別,力求實踐創新。
(1)加強對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理解和轉化
針對籃球教練員而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正確理解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以此為基礎,轉變訓練思想和訓練理念,由理論上的理解直接生成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實踐;②提高對指導思想操作轉換的能力,在競技籃球訓練工作中,學會使用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操作和轉換,提高理性思考能力;③提高對籃球訓練和比賽效果的反思能力,深入分析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應用效果,從實踐入手加以反思,及時發現訓練中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訓練效率。
(2)不斷提高教練員的職業化意識。
職業化意識的提高要從兩方面入手,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在宏觀層面上,包括教練員置業發展、職業地位、職業培訓等方面;而在微觀層面上,則闡述教練員職業化意識屬于自變量,整體論述文獻不多。教練員職業化屬于一個動態化過程,也是一種持續性狀態,則是由原來非職業化狀態逐漸轉變為職業化狀態的過程,這一轉變需要適當的外界條件作為支撐,這就是宏觀層面,也需要教練員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這就是微觀層面。對此,從這一角度上看,為了提高教練員的職業化意識,必須要優化教練員職業發展、職業培訓的外在條件,而教練員自身也要做好自我學習和自我優化,雙管齊下,切實提高教練員的職業化水平。
(3)轉變教練員的培養模式。
近幾年,隨著我國籃球教練員綜合素質和學歷水平的提升,逐漸呈現重視學歷而輕科研的現象,理論思維薄弱,科技知識不足,降低了我國籃球教練員的科研能力,理論水平過低,這將直接影響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構建與落實。對此,要借鑒國外先進的體育發展模式,很多運動員退役后會直接進入到教練隊伍中,我國籃球國家隊和省市隊的主教練均為專業運動員。這種教練員培養模式解決了我國籃球教練員人才匱乏的現狀,但也限制了專業運動員文化素養的提升。對此,要加強對教練員培養的重視程度,可以和教育系統進行合作,優化選拔模式與培養模式,做好長期規劃,進而實現各項先進指導思想的落實和構建。
綜上所述,通過對我國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指導思想的研究,可以為競技籃球運動訓練提供依據,形成科學化訓練方案,滿足競技籃球運動的觀賞化、產業化要求,實現我國競技籃球運動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