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卿,葉秀娟,吳芷芷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對護理人才的專業能力和人文素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教育部門要辦好職業技能競賽,加強職業技能競賽精神建設。參加護理技能大賽有助于學生扎實掌握操作技能,推進護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1]。每年高職院校都會選拔一批優秀選手參加國家級、省級大賽,為了取得好成績,發揮大賽“促學、促教、促改、促建”的作用,使更多學生受益,探索一種全校學生共同參與的全員選拔和培訓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利用已有實訓場地,根據大賽要求配備實驗器材及耗材。采取分管領導—系領導—指導團隊三級管理制度,責任到人,為下一步的選拔、訓練提供保障。
遵循“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建”原則,制訂指導教師培養計劃,通過校內競賽方式選出優秀教師組成指導教師團隊,由教研室主任負責,系部主任總負責。優秀的指導教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選手。只有自己親自參加比賽,認真分析比賽標準,對各個比賽項目有自己的感悟和經驗,才能將這些傳授給學生。
技能大賽重點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是無法通過幾個月培養出來的,這就需要我們完善選拔機制,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選拔程序和甄選指標,使適合、愿意、有能力、有潛力的選手脫穎而出。
初次選拔采取理論考試的方式,綜合任課教師、輔導員意見進行選拔。第三學期開學伊始,由部系負責人下發校內護理技能大賽通知,讓大二學生提前了解競賽內容,做好準備,兩個月后進行理論考試。考試內容參考最新的全國護理技能大賽試題庫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庫,涉及的科目有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基礎護理、急救護理、護理倫理、健康評估、人際溝通等。考慮到有些課程尚未學完,可針對已學章節出題。試卷共100道題,利用問卷星考試。選拔出成績排名前100的學生,與前期任課教師、輔導員推薦的學生名單進行對比,選出重疊的學生(70人)參加下一輪面試。
將70名選手隨機編號,進行結構化面試。面試題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為自我介紹,第二部分為案例分析,第三部分為基礎護理操作。自我介紹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活動參加情況,時間約2分鐘。案例分析考查學生對常見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人際溝通能力、心理素質。基礎護理操作考查學生動手能力。面試后選出20人參加下一階段的系統培訓。
指導教師與參賽學生一起分析往年大賽規程,熟悉流程、要求、注意事項及扣分點,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制訂一套系統的訓練計劃,并嚴格按計劃進行訓練。
第一個月學習心肺復蘇和右踝關節包扎操作。心肺復蘇是每年技能大賽的必考項目,按壓和吹氣環節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練習。右踝關節包扎涉及人文關懷,可以設計多個場景,培養學生應變能力。第二個月加入靜脈輸液和吸痰與氣管切開護理。此兩項操作重點考查學生的無菌觀念和人文關懷能力。要想提高靜脈輸液穿刺成功率,除了要掌握穿刺技巧,還要熟悉比賽模型,平時在模擬手臂的每條血管上都要練習,做好全方位準備。吸痰與氣管切開護理操作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污染無菌物品、跨越無菌區和超時,而確定治療車的位置可以大大減少跨越和污染概率,提高操作速度。
3.3.1 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做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職業認同感、責任感。要把工匠精神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平時的護理操作中,比如教師在準備用物時放入過期、破損物品,看學生能否發現,使其養成仔細核對、認真負責的態度;皮膚消毒、扎止血帶時用尺子測量消毒范圍、止血帶與穿刺點的距離,讓學生養成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
3.3.2 主動學習、做好時間管理 技能大賽的準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選手和指導教師投入全部精力。訓練時,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生商討訓練方案和時間安排,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
3.3.3 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 評判性思維能力是護理職業核心能力。面對復雜的臨床護理問題時,護士需要做出準確判斷,采取安全正確的護理措施[2]。護理技能大賽中的每個賽項都設置了臨床案例,比賽中標準化病人(SP)會模仿真實病人,準確形象地把某種疾病的癥狀表現出來,同時案例中也會設置一些常見護患溝通問題,這時就需要選手具備判斷和決策能力,能夠正確處理操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3.3.4 提高心理素質 大賽比到最后往往比的是選手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正常發揮的關鍵。在平時訓練中,指導教師要進行針對性訓練。比如,改變考試時間、地點以及病床位置,邀請學生、教師和學院領導觀摩。
3.3.5 將人文關懷做到極致 護理操作時護士端莊的體態、優雅的舉止、溫馨的話語可以使病人身心愉悅。訓練初始就要對選手儀態、語氣進行專項訓練。告訴選手“你是一名真正的護士,護理的不是模擬人,而是真正的病人;你需要與他交流,他也會根據自己的病情對你提出問題”。指導教師和選手一起總結SP可能提出的問題,培養選手人文素養。
通過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篩選選手。教師根據操作項目設計案例,在常規病例的基礎上加入特殊條件,細化評分標準;提前培訓標準化病人,可選擇學生、教師作為SP;考前集中培訓考官,統一評分標準;重視反饋,包括SP反饋、學生反饋及考官反饋。考試前安排考生依次進入各個考站,抽簽選擇一個病例進行考核,每站考試時間確定。考站配有兩名主考官及一名標準化病人[3]。通過一些預設的問題及場景,對選手的應變能力及人文關懷能力進行考核。
技能競賽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助推器,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職業自信,拓寬教學思路,引導護理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探索有效的選手選拔和培訓機制對短時間內培養出高水平選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全員選拔和培訓可以提高護理實訓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