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龍,張 眉,芮東升,王 奎,曹博宇,熱米娜,張景玉,李 珂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醫學統計學是運用概率論和統計的原理、方法結合醫學實際,研究科研統計設計與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門科學[1]。在當前醫學科研領域,醫護人員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而醫學統計學作為一種最基本的科研工具,其重要性也日益突顯[2]。醫學統計學是我校非預防醫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內容邏輯性強,計算公式復雜,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晦澀難懂[3]。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本科階段理解和掌握醫學統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并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研究設計及數據分析等實際問題,是當前進行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本研究對石河子大學醫學院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進一步實施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選擇石河子大學醫學院2014—2016級臨床醫學、口腔、檢驗及護理專業已完成醫學統計學課程學習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 475人。
在醫學統計學教學完成后,利用課間通過問卷星展開調查。由醫學統計學教師發放問卷二維碼,組織學生填寫。問卷內容包括個人一般情況,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網絡教學綜合平臺使用情況及評價、教學模式的選擇及評價、課程難易程度的評價5個方面。該問卷信度為0.923,效度為0.978。
將獲得的數據導入數據庫,利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發放問卷1 475份,回收問卷1 423份,其中有效問卷1 410份,有效回收率為95.6%。其中,男生641人(45.5%),女生769人(54.5%);漢族 1 207人(85.6%),少數民族 203人(14.4%);臨床醫學專業905人(64.1%),口腔專業180人(12.8%),檢驗專業152人(10.8%),護理專業173人(12.3%)。
在教師教學態度方面,有64.5%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好,26.1%的學生認為較好,8.4%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態度一般,有0.9%和0.1%的學生認為較差和非常差;在教師講解的清晰度方面,53.9%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講解的清晰度非常好,36.4%的學生認為清晰度較好,8.4%的學生表示一般,有1.1%和0.2%的學生認為較差和非常差;學生認為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非常有用及有用的比例分別為52.3%和25.6%,認為一般的占21.0%,僅有1.1%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指導沒有用。
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自學方面,分別有18.8%、14.7%、19.5%的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進入網絡教學平臺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自學,44.8%和1.3%的學生在有空的時候和考試前進入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自學,僅有0.9%的學生沒有使用過網絡教學平臺;在網絡教學平臺的活躍度方面,13.2%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參與網絡平臺的討論和問題答疑,32.3%的學生喜歡參與,45.4%的學生表示一般,僅有9.1%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參與網絡教學平臺的討論和問題答疑;在在線學習時長方面,有46.7%的學生每周花費少于1小時的時間在這門課程上,34.6%的學生花費1~3小時學習這門課程,花費>3~5小時的學生占16.2%,花費5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2.5%。
有10.1%的學生喜歡理論閉卷的考核方式,24.3%的學生喜歡軟件開卷的考核方式,有64.3%的學生希望以理論閉卷+軟件開卷的形式進行本門課程的考核,1.3%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在理論課授課方式的選擇方面,有54.5%的學生喜歡板書講解+PPT演示的方式,10.9%的學生希望以PPT演示+小組討論的方式講授理論課,10.7%的學生喜歡小組討論+板書講解的形式,還有19.8%的學生喜歡視頻講解+PPT演示的授課方式,僅有4.1%的學生喜歡視頻講解+小組討論的形式;對于SPSS實踐課的授課方式,38.3%的學生喜歡以SPSS軟件演示+操作練習的形式學習,61.7%的學生喜歡視頻講解+操作練習+答疑討論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有15.1%的學生認為傳統模式好,22.5%的學生認為在線教學模式好,62.4%的學生認為兩種模式相結合更好。
在課程負擔方面,有10.1%的學生認為負擔較小,58.2%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適宜,30.8%的學生認為負擔較重,有0.9%的學生認為負擔非常重;在課程進度方面,有4.5%和32.5%的學生認為課程進度非??旌洼^快,有63.0%的學生認為進度合適;對于課程難度,認為很容易、較容易、合適的學生分別占6.3%、22.7%、50.5%,有10.5%和10.0%的學生認為課程較難和非常難。進一步對各個章節的難度進行分析發現,認為非常難和非常容易的學生比例均較小,在10%以內。但對非參數檢驗、卡方檢驗、方差分析、t檢驗和參數估計這些章節,認為難度較大的學生比例較高,占50%~60%,認為難度合適的學生占30%左右。
醫學統計學知識對醫學生今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學好醫學統計學對醫學生來說十分必要[4]。目前,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檢驗、影像、口腔及護理專業)的醫學統計學總學時僅為32學時,其中理論課22學時,SPSS實踐課10學時,而預防醫學專業的醫學統計學課程總學時為72學時,是非預防醫學專業的1倍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是醫學統計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本次調查發現,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講解清晰度和在線指導教學方面滿意度較高,僅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過低,與呂軍成等[5]的研究結果相似。我們還發現,有1/5的學生認為教師的在線指導能力一般,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可能是因為教師沒有及時進行線上指導,或者對學生所提問題解答不夠細致。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最能動的因素,貫穿在一切教學活動中,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者[6]。教師需要與學生互動,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學習計劃,拓展學習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選擇適當的評價策略[7]。在進行混合式課程設計時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還要把課程內容融入生活,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情況較滿意。但僅有不到20%的學生每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線上學習的時間在3小時以上。一方面,可能與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硬件條件不足有關,學生反映網絡教學平臺經常會出現登錄錯誤、頁面不存在等技術性問題;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課程網絡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及課程資源不完善等原因。混合式教學依托網絡平臺及手機終端,注重教師與學生線上與線下互動,因此對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的穩定性、硬件設施的功能提出較高要求。學校需加大對網絡教學平臺以及網絡升級的投入力度,為混合式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硬件支持。此外,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線上教學設計,豐富和更新課程資源,不斷完善線上考評機制[8]等,從而提高學生線上學習興趣。
相關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愿意接受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且積極性較高。對于理論課教學方式,有54.5%的學生認為板書講解+PPT演示教學效果更好。同時,在SPSS實踐課教學方式的調查中發現,有61.7%的學生傾向于視頻講解+操作練習+答疑討論的教學模式。由于本教研室現階段授課方式主要為理論課以PPT講解為主;SPSS實踐課前給學生發布提前錄制的視頻,學生課前及課中觀看并完成作業,課上教師很少講解。通過以上調查發現,雖然對醫學統計學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但仍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有研究結果表明,板書與多媒體結合的方式教學效果最佳[9],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教學時還需要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對于重難點講解或需要強調的內容采用板書形式[10];對于描述性統計指標、方差分析基本原理及卡方檢驗基本原理等章節知識點,采用板書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方式,通過在黑板上推導公式、知識點匯總等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對于t分布、直線相關與回歸等知識點,板書則無法很好地進行解釋,比如t分布如何從標準正態分布轉化而來,這個演變過程無法在黑板上呈現,對于此部分內容,多媒體能夠形象地進行演示。因此,需要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結合學生需求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31.7%的學生感到課業負擔重,37.0%的學生感到課程進度快,20.5%的學生認為課程難。與其他醫學課程相比,醫學統計學概念多、公式多、邏輯性強,與數學聯系密切[11]。調查結果表明,學生認為最難的章節為卡方檢驗和參數估計,其次為方差分析、t檢驗及相關與回歸。這可能與這些章節課時安排相對不足,課程進度安排較快,教師講解不清晰等有關。根據以上分析結果,參考其他教學改革成果[12],我們認為課程安排時需考慮各章節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對較難的章節增加課時、放慢授課速度,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調查全面了解了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教學現狀,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一些建議,為今后更好地開展非預防醫學專業醫學統計學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