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友
(百色學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具有各民族自己的特征,帶有鮮活的民族特色,體現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集簡便性、娛樂性、趣味性、參與性、健身性于一體,符合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基本要求。在學校開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開闊他們的視野,開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素質,做到勞逸結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學校的學習,讓學生在生活中活學活用,成為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者和接班人,讓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不斷的保持生命力,在文化長河中經久不衰。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將其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注重學生體育知識的積累和體育技能的掌握,忽略學生的自身需求,缺乏對學生的情感關注,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關注學生對課堂內容是否接受,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同時目前的體育教學項目主要是體操、跳高、球類運動等,這些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經常參與的活動,對學生來說沒有太多新意。這些問題導致部分學生對體育沒有學習熱情,參與性、積極性不高。這種情況下,引入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就很有必要了,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多,形式多,內容豐富多彩,可以極大的改善傳統體育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比如,武術、踢毽子等體育項目,項目簡單新穎,深受很多學生的喜愛。學生對喜愛的體育項目肯定會表現出強大的學習興趣,課堂的參與性、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對老師來說,課堂上增強了跟同學的互動性,學生學習投入,教學質量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有很多學生不了解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對傳統體育項目接觸的也比較少,因此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滲透到體育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了解民間傳統體育,有利于學生傳承民族文化。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獨立生存,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同時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跟其他文化體系有密切聯系,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讓更多的人參與傳承,這樣有利于保持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民族性。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發展和傳承的首要條件。讓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滲透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群眾基礎,體育老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正確的了解、認識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成為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可以領悟到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智慧、精神、思想,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衡量一項運動項目能否在校園全面開展的關鍵因素就是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體制的改革,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符合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多數學校已經引進了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民間傳統體育在體育教學中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學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學校領導不重視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他們對此項目存在偏見,認為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太大的意義,沒有必要開展,覺得目前體育課上開展的籃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項目已經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有的領導只關注學生的體育比賽成績,不關注老師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還有的領導認為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只是娛樂項目,沒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也沒有必要占用體育上課時間,況且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又不能為學校爭取比賽榮譽,沒有存在的價值。領導的不重視導致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很難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和推廣。
目前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還是現代化的體育項目,比如,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開展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比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兩者的比例嚴重失衡。例如,很多學校在引入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時,只引入其中一項體育活動,其他種類豐富,具有健身性,具有民族特點的體育項目卻拋之腦后,老師完全沒有開設的打算,還有的學校開設了不同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但是把此項目列入了選修內容,老師也不是很重視選修活動的教學,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民間傳統體育的具體活動項目。這些做法都不利于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課堂的滲透。
在很多學校中,制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師資力量不足,老師缺乏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目前很多學校的體育老師隊伍數量不足,出現了體育老師一個人帶多個班級,或者一個體育老師同時給很多學生上課;其次,體育教學的授課老師一般都是在業余時間學習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的內容,對民間傳統體育的理論知識和技術了解的比較少,有的體育老師雖然接受了一定的培訓,對理論知識和技術有基礎的了解,但是對體育項目蘊含的民族文化缺乏理解。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涉及的項目多,每種項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底蘊,老師如果沒有日積月累的堅持學習,是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掌握的。授課老師的專業能力不足,導致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開展的效果不好。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都要圍繞“立德樹人”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同時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就是“課程資源”,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恰恰就是重要的人文社會資源和校外體育課程資源。因此學校領導應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重視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從思想觀念上觀變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偏見,在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讓老師和學生都能充分了解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將其滲透到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根據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學生的興趣所在,選擇合適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老師需要對當地特有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進行了解,然后又針對性的引入體育課堂。比如,當地有跳皮筋的傳統活動,這樣就可以把跳皮筋活動優先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滲透過程方便容易,對學生來說,學習此項體育項目也有一定的基礎,接受程度高,同時家長也可以在家對學生輔導訓練,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后續老師可以對跳皮筋項目進行升級創新,或者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學成果肯定不錯。這種教學方式也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2)老師需要合理取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選擇適合體育教學,適合學生鍛煉身體,適合學校場地的傳統體育項目。拿中國象棋來說,成本低,每個學生都可以擁有一副象棋,同時對活動場地沒有太大的要求,無論室內室外都可以開展。這種體育項目就值得大力引入體育課堂。有些體育項目就不適合在體育課堂開展的,比如,踩高蹺、射箭、摔跤等體育項目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很容易造成學生受傷,這種安全系數不高的項目盡量不要引入到體育課堂。還有的體育項目帶有宗教迷信思想,不符合唯物主義思想,例如,抬棕轎跳過烈火的活動,這種比較傳統的活動就可以摒棄;(3)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入民族民間體育項目,不能罔顧學生意愿,按照老師自己的想法引入體育項目,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才能真正選擇對體育教學有利的內容,提升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首先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喜歡的項目和不喜歡的項目,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引入到課堂中,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體育項目,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上學有所獲。
首先,學校應該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引進精通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優秀體育老師,增加師資力量,同時學校建立全新的人才觀念,因人而異,因科而異,因崗而異,做到人盡其才;其次,學校需要對體育老師進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專業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可以從校外請專業的研究學家或者有經驗的老者來傳授知識,讓老師了解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項目類別和具體內容,深刻認識各項目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認識到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通過培訓擴寬體育教師的教學知識面,這樣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解疑答惑,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傳統體育項目的技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傳統文化底蘊;再次,體育老師需要在課余時間搜集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相關的書籍、視頻、文獻等資料,加強自身的學習,深入挖掘,加強研究,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樣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充分提高傳統體育項目的趣味性和科學性;最后,學校需要定期開展座談會,讓每個體育老師都發表自己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看法,提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有效方式,通過交流,教學經驗不夠的老師可以向優秀體育老師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體育課堂上順利開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豐富體育教學資源,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意識,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