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振華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中紛紛開設排球教學課程,為了更好地提升排球教學質量,可以將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日常訓練學習中。所謂的女排精神就是指具有頑強拼搏的戰斗精神、不畏艱難的挑戰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敬業精神。在排球教學過程中,融入女排精神,可以很好地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動力,推動排球教學事業的長期發展。
我國女排具有頑強拼搏的戰斗精神,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女排在各大比賽中取得佳績令國人自豪。這些傲人的佳績都離不開女排隊員不懈奮斗、頑強拼搏、艱苦訓練的結果。女排以“為國爭光”為信念,在日以繼夜的訓練中學習、成長,為國家贏取更多榮譽。因此,女排精神值得我們贊揚與學習。在開展高校排球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充分發揮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遇到困難和挫折,不放棄、不退縮、堅持信念、勇于奮斗。
其實,縱觀我國女排發展史,蟬聯5次世界冠軍,每次冠軍的背后都隱藏了不為人知的艱辛。對于女排的努力,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她們充分發揮了女排不畏艱難的挑戰精神,永不言敗,在世界人們面前展示了中國女排的大將風范,也為女排迎來了較大的機遇和挑戰。原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女士,在《女排精神》的TED演講中說道:“中國女排精神不是和輸贏有關,不是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也就是說,我國的女排具有不畏艱難的精神,挑戰自我,也激勵著一代代運動員前仆后繼,為國爭光。
我國女排具有持之以恒的敬業精神和一絲不茍的訓練態度,連續蟬聯五次世界冠軍之后,中國女排沒有恃寵而驕、放棄訓練,仍然選擇再次出國深造,繼續提升排球的專業技能。在長期的學習和刻苦的訓練中,中國女排的敬業精神令國人動容。每場比賽,每一次扣球,中國女排都把堅忍不拔的敬業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就算在比賽中受傷,也從未放棄。從女排精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就能獲得成功。
將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訓練熱情。尤其是對于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我國的女排與塞爾維亞女排開展了相當激烈的比賽,在克服重重困難后,中國女排獲得了勝利。當學生觀看了中國女排的比賽鏡頭之后,會感同身受,與女排共同感受勝利的喜悅和激動,引發學生內心對排球的情感共鳴,從而全面感知女排精神所傳遞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不懈努力的敬業精神,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排球的熱愛,增加了訓練熱情,也樹立了對排球的正確認知。
在高校中開展排球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體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國高校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課程,豐富學生知識量,增加學生專業能力,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及其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讓學生在畢業之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在排球教學中融入女排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在女排精神的耳濡目染下,慢慢養成女排精神,并將其融入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這也為高校的排球教學提供了夯實的保障。
排球運動是我國提倡的國民運動之一,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在開展排球教學中,會大量消耗人的體力,也極大的挑戰了訓練人員的身體素質、抗壓能力以及精神狀態。只有確保三者的穩定性,才能充分適應排球教學運動。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學習排球課程,可以充分發揚女排精神,了解排球運動的優勢,實現自我鍛煉,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排球教學中融入女排精神,也可以向學生傳遞女排精神,提升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愛,促進排球教學的長遠發展。
現階段,在我國高校的排球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沒有樹立對排球運動的正確認知,其主要原因為兩個方面:第一,我國部分高校沒有重視對排球設施的投入,導致現有的設施種類單一,配套不完善,無法吸引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排球教學課程的開展;第二,學生沒有完全了解排球運動的重要性,以及排球運動所弘揚的女排精神,覺得僅僅是一項普通的體育運動而已,沒有對其引以重視,很容易出現缺課、逃課或者上課不認真的情況。缺乏重視程度,也會導致排球教學課程進展緩慢,降低排球的教學效果。
目前,我國高校對于體育教學的方式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課上老師講解、課后學生訓練的被動式教學方式。首先,老師會向學生講述排球的理論知識,包括排球的發展史、排球訓練技巧、排球的注意事項等等,然后再向學生展示排球動作,讓學生進行機械式的反復訓練,通過大量、重復的訓練幫助學生對排球動作的學習和了解,直至完全掌握排球動作,符合標準化與規范化。此類教學方式十分單一、且枯燥無趣,重復的機械式訓練,會耗損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情,無法理解和學習女排精神,降低學習動力,也會影響到學生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目前排球教學中明顯存在的問題之一。
在我國高校中,對于排球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排球教師的專業能力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會影響到排球教學的質量水平。現階段,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部分高校的排球教師專業技能有待提升,師資資源不足,造成排球教學質量步無法提升,也無法充分弘揚女排精神,引導學生更好融入到排球運動中。再加上,部分排球教師的理論能力較弱,無法將排球運動的關鍵技巧和要點向學生清楚、明了地講解,導致學生無法充分理解。因此,也會影響到排球教學的質量水平。此外,部分排球教師的教學課程十分敷衍,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感同身受地向學生傳遞女排精神,開展專業化、標準化的排球教學活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排球教學的長遠發展。
在排球教學中融入女排精神可以幫助樹立學生對排球的正確認知,推動排球教學事業的持續發展。在我國開展的高校素質教育中,倡導正確的思想道德觀,重視對學生三觀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而女排精神正是這些積極向上的道德素質內容的體現,符合了我國高校教育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價值觀。因此,對于排球教學而言,可以充分借鑒女排精神,重點宣貫女排精神的內涵,培養學生頑強不屈、拼搏奮斗的挑戰精神,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排球運動。此外,女排精神也是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內容保障,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對排球運動的正確認知;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對女排精神的正確理解和學習,發揮學生積極的正能量,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不斷提升排球教學的教學質量,推動高校學生“德智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由于單一、枯燥的排球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高校學生的學習和訓練需求,也會大大減弱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為了更好地提升排球教學的質量水平,可以不斷優化與改善教學方式,并將女排精神充分融入到排球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排球運動過程中養成積極、樂觀、向上的綜合素養和品德,培養學生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其次,在開展實際的排球教學中,老師不應該僅僅是采用傳統、被動式的教學方式,而是注重對排球運動技巧方面的講解和訓練,幫助學生真正了解排球運動的核心要點以及訓練模式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生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并且通過每日訓練的成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學習和訓練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加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情,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動式學習模式,積極弘揚女排精神,開展各項排球運動訓練。此外,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在校內組織排球友誼聯賽,通過各小組的良性競爭方式,鼓勵學生自發性學習更多排球知識,充分理解女排精神,發揮團隊協作以及頑強拼搏的優良品德,從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排球教學的成果。
完善教學設備與教學教學環境是提升排球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基礎保障。如果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環境,會大大降低學生對排球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會阻礙到體育教學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推送排球教學長遠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提供專業、全面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適量增加資金投入,建設更完善的教學場所,補充教學設備設施,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學習和訓練。此外,在進行排球課程設置的時候,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并且在講解過程中,積極倡導女排精神,提升排球教學效率。
女排精神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思想觀點,在進行排球教學的時候,可以積極借鑒女排精神,創造創新型的排球教學理念,強調勞逸結合,并且充分激發學生自發性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揮內核驅動力,主動學習排球的相關知識。此外,在開展排球教學的時候,老師還可以時刻與學生保持密切的思想交流,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運用女排精神,拉近師生親密關系。如果發現有學生無法理解女排精神,可以進行貼心式輔導,采用案例充分貫徹女排精神,從而促進排球教學質量水平的快速提升。
將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教師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體,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為了更好地開展排球教學,充分宣貫女排精神,教師自身需要具備豐富知識儲備量及專業技能。首先,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女排精神的含義、認可女排精神。然后,才能向學生進行宣貫正確的女排精神,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其次,高校方需要重視對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定期邀請專業技能較強的排球導師開展針對性的講座,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最后,也可以在校內組織開展對女排精神的專項學習會議,邀請教師及學生共同參會,幫助教師深層次、多方面的了解女排精神,從而更好地運用到排球教學中,推送排球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將女排精神與排球教學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專業的排球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良好的品德素養。因此,在開展排球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升排球教學的質量水平:樹立學生的正確認知、優化教學方式、完善教學設備與教學環境、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等等,從而將女排精神發揚光大,推動排球教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