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 李映東 韓紅巖
(沈陽工學院 遼寧 撫順 113122)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一直處于不斷的改革和發(fā)展之中,體育教學工作亦是如此。乒乓球是一項全民運動項目,更是我國的國球,人們已經越來越關注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的改革多樣化,其也是我國體育教學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我國乒乓球運動事業(yè)的發(fā)展受乒乓球教學方法改革的多樣化的直接影響,同時也有利于熱愛乒乓球運動的學生自身乒乓球運動能力得以增強。
我國體育教學體系中乒乓球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隨著市場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教學理念也處于不斷變革與創(chuàng)新之中,這必然會引起體育教學理念的改革。由于人們逐漸提升了對乒乓球運動的重視,體育教學中開展的乒乓球教學也因此備受關注。想要從根本上推動乒乓球教育事業(yè)和乒乓球運動項目的共同發(fā)展,就必須進行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一方面,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通過乒乓球教學方式改革的多樣化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有利于教學成果的大幅度提升。實現學生參與乒乓球教學的積極性,興趣是基本的前提條件,也是乒乓球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高校素質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乒乓球這項全民性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推動高校素質教育的關鍵舉措就是乒乓球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這也為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學生的乒乓球競技能力通過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得以提升,競技能力的提升也是乒乓球教學的主要內容。影響乒乓球運動技能發(fā)揮的因素之一就是競技心理,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在提高了學生競技運動水平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技心理。
基于新時期體育教育改革的基礎上,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與學校、教師、學生等諸多因素的息息相關,因此,貫徹落實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應遵循相應的原則。
首先,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現代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展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乒乓球教學活動和開展教學方式,以確保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以滿足。教學的改革還應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起來,有效的加快了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的進程;
其次,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原則,教學模式是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的重點內容。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原則意味著乒乓球教學改革多樣化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從而實現乒乓球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大幅度全面的提升;
再次,協(xié)調性教學設計的原則,在教學改革的多樣化形式之中,教師應協(xié)調好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還應協(xié)調好課堂教學與教學活動間的組織關系。開展協(xié)調性的乒乓球教學,既可以將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激發(fā)出來,還能利用活動設計將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也調動起來,推動學生乒乓球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乒乓球課程,能幫助學生對乒乓球的知識與發(fā)展史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推動了乒乓球教學工作的快速發(fā)展;
最后,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原則,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持續(xù)完善,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與之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教學領域中的作用更是日漸突出教學工作的開展、進行與成果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與提升,課堂教學形式和線上線下的學習也越來越靈活。信息化教學模式與乒乓球多樣化的改革相融合,使學生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更濃厚。依托互聯(lián)網、移動終端技術等現代技術的教學方式,以更直觀的形式展現乒乓球的魅力,加深了學生對乒乓球運動規(guī)則的認知,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更強,實現最佳的教學質量。
目前,高校越來越重視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但開展多樣化改革工作的進程中,仍面臨著一些不利于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工作的問題。其一,單一的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一些高校乒乓球教學的形式太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乏味,致使在開展乒乓球教學中效率不高,教學的質量也無法提升等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乒乓球教學改革的進程,還阻礙了我國乒乓球運動時的發(fā)展;其二,教學模式依舊傳統(tǒng),教學成效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我國部分高校在乒乓球教學工作中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制約了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的進程,同時,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內容單一,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最終導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高;其三,未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充分發(fā)揮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改革乒乓球教學方式中,仍有一些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意識到學生使學習的主體地位,削弱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這就很難開展乒乓球教學多樣化的改革工作,獲得的教學效果隨之也較差,甚至影響了我國乒乓球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面對高校乒乓球教學改革多樣化中存在的現狀,為積極有效的推動乒乓球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乒乓球教學改革中學校和教師都應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實現助力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
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的前提條件就是基于多樣性教學理念之上,以教學改革制度的建立與健全為基礎,貫徹落實教學改革的多樣化要求。通過建立健全教學改革體制,使教學改革進程中有據可依,同時增強了教師教學方式改革的意識。建立健全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制度的過程中,學校應注重教師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加強培訓教師乒乓球教學模式改革意識,使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推動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得以有效的開展。
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方式主要表現在:首先,加強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了解,把乒乓球的理論知識結合教學傳授給學生。高校在開展乒乓球教學課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乒乓球的發(fā)展史、比賽規(guī)則等相關的知識,使學生對乒乓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提升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積極性,有助于科學的教學方式的構建;其次,將體力訓練加入到教學之中,使學生乒乓球的競技水平得以提升。乒乓球運動過程中,學生競技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學生體力,所以把關鍵性的學生體力訓練貫徹到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之中,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達到強化學生乒乓球競技水平的目的;最后,注重高校乒乓球教學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乒乓球的技法。技法是乒乓球運動項目的必備技能,是乒乓球教學的關鍵內容。高校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應著重強調訓練學生的乒乓球技法,使學生了解掌握技法于乒乓球運動的重要作用,讓學生乒乓球技法的能力利用教學訓練得到提升,推動乒乓球教學效果的提升。
應我國現代體育教學的發(fā)展,開展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必須打破以教師傳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做到堅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協(xié)助者,提升學生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實現學生主觀能動性。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學生對戰(zhàn)學生的形式進行乒乓球的練習活動,教師則應觀察學生的技法、步法、持拍等系列技能,發(fā)現學生乒乓球運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綜合所有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從根本上實現學生乒乓球運動技能的提升。
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學中已普遍運用多媒體設備,這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關鍵性的設施基礎。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特別是講解乒乓球理論知識的課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真實情景,制作出直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對乒乓球產生興趣,為教學改革的多樣化打下堅實的學生基礎。比如,通過理論課程講解乒乓球運動的規(guī)則,采用動態(tài)化的視頻效果,使學生對乒乓球的各項規(guī)則可以更直觀的進行掌握。
高校教學工作中越來越注重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同樣,在乒乓球教學多樣化改革中,也應重視改革教學評價與教學方式。構建評價體系時,既要考評學生的乒乓球實踐技能,還要考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乒乓球競技精神,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同時,還有助于學生運動素養(yǎng)的提升。按照教學評價體系的評價結果,分析教學成果,便于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快速發(fā)現,及時進行改進,確保教學工作的開展科學有效。
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養(yǎng)護對于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影響深遠,更有效的推動了我國乒乓球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探析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多樣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實時策略,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最終實現推動我國乒乓球運動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