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啟明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籃球運動學院 北京 100089)
以淮安市3所大型的小籃球訓練營為主要研究對象,包括乾坤籃球訓練營、佳美體育和凡星籃球訓練營,每個訓練營隨機抽取10名教練員,共計30名教練員。
(1)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通過檢索關鍵詞“小籃球、教練員”,了解當今小籃球運動的發展現狀,收集相關文獻為本文提供理論支撐。
(2)問卷調查法。
對3所訓練營隨機抽取的共計30名教練員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30份,回收問卷27份,回收率為90%,有效問卷27份,有效率為100%。
(3)數理統計法。
對于回收的問卷分類進行數據統計,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為本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小籃球這項運動是美國人杰伊·阿爾切于1948年發明,由西班牙人安·洛佩斯傳播到世界各地,逐漸的受到少年兒童的追捧。小籃球運動在20世紀50年代傳入我國,當時已經開始有正式的小籃球比賽,但是好景不長,并沒有得到一定的發展。后來隨著以姚明為核心的新一代籃協高層的組成,從中國這幾年參加世界大賽的表現中,發現中國籃球出現后繼無人的情況,后姚明時代只有易建聯可以擔當國家隊的重任,其他隊員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人才培養出現斷層現象。以姚明為代表的籃協高層,意識到青少年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在2017年決定啟動“小籃球”計劃,大力推廣小籃球運動,為中國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確立堅實基礎。小籃球運動的參與者主要是6-12歲的少年兒童,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當下他們對籃球這項運動的態度和受到的訓練,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以后的高度,小籃球訓練營的教練員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屬于啟蒙教練。

表1 教練員性別與年齡狀況
從教練員的年齡分布來看,年齡在20-25歲的教練員有21人,占總人數的77.8%,年齡在26-30歲的教練員占14.8%,年齡在31-35歲和36-40歲都為3.7%,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教練員隊伍年齡結構的不合理性。從數據中了解到20-25歲這個年齡段的教練員占總人數的77.8%,反觀也情有可原,小籃球運動自從2017年才開始廣泛的推廣,其中大部分的教練員是高等院?;@球專項的大學生,所以年齡結構普遍呈現年輕化趨勢。被調查的27人中,36歲以上處于中年的才1人,出現了“頭輕,身體重”的特點。
(1)教練員的學歷構成。
從表2中可以看出,3所小籃球訓練營的教練員,具有本科學歷的教練員人數最多,達到21人,占總人數的77.78%,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和??茖W歷的教練員分別有4人和2人,占總人數的14.81%和7.41%。從整個學歷的構成來看,本科學歷的教練員占據了大部分,由于訓練營的教練員都屬于兼職性教練員,在校的本科生居多,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但還需要進一步鍛煉。學歷最高的是碩士研究生,但是人數偏少,高層次的人才在校內學習可以接觸到先進的叫教學理念和方法,思維也更具有發散性。

表2 教練員的學歷構成狀況
(2)教練員的籃球運動等級狀況。

表3 教練員的籃球運動等級狀況
3所小籃球訓練營的教練員中22人沒有運動等級,占據總人數的81.48%,其余的5人都是二級運動員,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訓練營的大部分教練員沒有高水平競技比賽的經歷,屬于進入大學后才開始正式從事籃球運動,缺乏專業的運動經歷會對執教能力起到限制作用,這種實踐經驗的匱乏會影響其專業能力的提高和眼界的拓展。
(3)教練員的崗位培訓。
從表4中可以看出,3所訓練營被調查的27名教練員中,只有14名教練經常性參加培訓,占據總人數的51.85%,剩下的教練員都是偶爾參加,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淮安市3所訓練營的教練都是參加過培訓之后才開始進行教學工作的,但是有將近一半的教練員只是偶爾參加,這對一個優秀教練員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當今的知識更新速度是非常之快,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才可以跟上時代的發展。

表4 教練員的崗位培訓狀況
從表5中來看,教齡達到4年及以上的教練員達到5人,占據總人數的18.52%,教齡達到3年的有10人,占據總人數的37.04%,執教時間2年和1年及以下人數一共12人,占總人數分別是29.63%和14.81%。小籃球運動從2017年11月才開始被推廣,表明大部分的教練員從這項運動推廣之初就開始從事執教工作,長時間的工作有助于教學經驗的積累,執教時間短的大多是在校的體育系學生,由于平時在校的課程安排等因素,不能投入大部分的精力來進行教學工作,所以資歷尚淺,在執教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

表5 教練員的執教年限
通過表6得知,3所訓練營抽查的教練員中有11人認為教練員考核晉升制度健全,占據總人數40.74%,認為考核晉升制度比較健全的9名教練員達到總人數的33.33%,認為考核晉升制度不健全的有2名,有5名教練認為無考核晉升制度。本研究是對淮安市3所大型的小籃球訓練營中隨機抽取的27名教練進行調查,被調查的人中認為各自訓練營考核晉升制度健全的人數沒有達到總數的一半,這說明3所訓練營的教練員考核機制是存在問題的,同時5名教練員表示所在的訓練營沒有考核晉升制度,這種現狀對訓練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表6 教練員考核晉升制度狀況
訓練營部分教練的執教年限較少,大多是高校的體育專業學生在擔任兼職教練,訓練營需要培養自己的全職教練員,同時訓練營定期安排資歷尚淺、經驗不足的教練員去進行專業化的教練員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
訓練營之間多進行相互交流,共同舉辦小籃球聯賽來檢驗教學成果,在比賽中給少年兒童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將平時所習得的技戰術靈活運用,孩子們在享受比賽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比賽之余增強俱樂部間的合作,互相學習對方優秀的方面,比如: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把對方優秀的模式引進來,增進相互間的交流,以此來取長補短,促進共同發展。
教練員的考核晉升制度是訓練營一項非常重要的規章制度,是對教練員辛勤工作的認可,因此訓練營需要完善教練考核晉升制度。通過考核來評選出不同等級的教練員,等級越高相應的待遇也就越高,考核的評價指標要多元化,不能只將訓練效果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同時也應該包括:職業精神、教學設計、工作態度等等,多元化的評判標準體現考核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