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玉超 楊霈宣
摘要: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實現需要有創新型人才資源支撐。當前社會對雙創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培養雙創人才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未來人力資源發展的實際水平,也對促進社會經濟創新性發展產生很大決定作用。現階段產教融合驅動背景下,高校需要緊貼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構建雙創人才培養體系,進而從人才培養新理念、新模式、新生態等角度,推動雙創人才培養工作全面發展,進而培養出適應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驅動;雙創人才培養;體系
引言
人才培養新形勢背景下,學校雙創人才培養應該以產教融合為突破口,實現協同育人和良性教育工作目標。學校應該堅持以服務國家、區域需求為導向,采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式,加強雙創人才培養內涵建設,合理地運用知識創新新機制、技術創新新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從而促進人才培養的多樣化發展。
一、產教融合驅動下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意義
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的新時期,加強經濟轉型升級是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產教融合背景下,學校需要結合當前發展的新形勢,加強雙創人才培養,并充分發揮雙創教育的優勢作用,促進雙創教育多元化發展。同時,隨著學校特色教育模式和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學校雙創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也在日趨完善。因此,加強產教融合驅動下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可以促進教育和人才培養創新性發展,充分發揮雙創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優勢,不斷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學校運用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方式培養雙創人才中可以構建與開發復合型課程體系,加強學生專業教學和職業發展相結合,運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內容,提升雙創人才培養效果。在此過程中也能充分落實雙創人才培養工作,在提高學生雙創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專業學習水平的提升,改變原有雙創教育過于表面化的問題,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滲透校企合作與雙創教育。素質教育背景下,雙創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產教融合、校企方式培養雙創人才,可以優化雙創人才培養體系,讓企業新技術、新模式和專業教學之間融合。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雙創課程的過程中,也會結合行業特色、企業現狀,構建個性化的共建、共享的專業教育課程,采用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增強學生實際學習效果。
二、產教融合驅動下的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策略
(一)完善人才培養理念
首先,學校雙創教育的開展需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按照產業轉型升級目標和使命,構建雙創人才培養體系,采用產教融合驅動模式培養雙創人才,使人才培養工作更好適應行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其次,學校需要堅持雙創教育和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創建符合人才培養規律的雙創人才培養目標,也可以完善綜合協調、充滿活力的雙創人才培養機制,進而更好地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發展。最后,學校可以創建人才培養和行業產業融合發展格局,構成產教融合共同體,加強高校、社會、行業、企業之間的充分交流,燃起產教融合的內生動力,進而促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全面推進。在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中,可以充分分析新舊能源轉化的內涵激勵,以及社會對人才素養能力的培養需求,讓雙創人才培養的理念更加豐富,提高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效果。
(二)創建人才培養機制
基于產教融合驅動的雙創人才培養應該創建人才培養機制,通過政產學研多元主體全程育人。學校可以充分調研分析雙創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的契合情況,結合產業人才需求和學科人才培養方向探究雙創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核心內容和指標量度,并加強人才培養機制和人才培養能力素養指標體系建設,從多方面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發展。學校需要加強與行業、企業、市場之間的動態合作,運用多元主體協同發展的原則,創建雙創人才培養的教育鏈條和體系,整合雙創教育的各種創新要素和創業資源,增強產教融合驅動以及育人平臺對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學校需要充分發揮行業產業組織人才需求預測的導向作用,結合行業產業鏈條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雙創要素和資源的改革,讓雙創人才培養機制更加完善。另外,學校應該與行業、企業等多元主體,構建跨行業、跨單位的雙創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復合型人才的聯合培養,從多角度增強教育教學水平。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可以構建針對雙創教育的實踐平臺,運用實踐教學形式發展學生的雙創能力,為學生雙創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
(三)更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嘗試采用全過程和全方位協同育人的方法,對現有的雙創人才進行培養。一方面,學校需要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發展觀念,拓展雙創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正確掌握雙創教育的基本規律,還要加強內部教育資源和外部教育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建設多樣化的產教融合育人平臺,加強全方位教育教學體系建設,適當地更新實踐教育教學模式,讓雙創人才培養和行業企業實現互動式發展。雙創教育需要以國家雙創教學質量標準為依據做好教育內涵建設,從而運用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效果。學校可以對典型性的雙創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與經驗進行研究,從實踐孵化、資源整合等方面建設雙創人才培養體系,為教學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
結語
產教融合驅動下,學校雙創人才培養需要加強雙創教育理念和行業產業鏈之間的融合,并隨時隨地的優化人才培養理念。還要根據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大背景,創建人才培養機制以及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運用產教融合的方法,促進人才培養工作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娜.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42:26+32.
[2]浦靈敏,鄭廣成.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雙創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構建[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1:69-70.
[3]杜剛.產教融合背景下企業資源參與雙創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0,3730:35-38.
作者簡介:
紀玉超(1976.10),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副教授,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教育。
楊霈宣(1989.11),男,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教育。
課題來源: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21年就業和人才服務領域研究課題;
名稱:《面向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課題編號:2021-22。
來源:青島理工大學2021年本科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項目;
名稱:《面向新舊動能轉換的雙創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研究》;課題編號:F20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