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多樣性、隱蔽性、復雜性等特點,高校要創新管理方法,破立結合,積極探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辦法,構建意識形態工作新格局,推動高校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
高校是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地方,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多樣性、隱蔽性、復雜性等特點,如何在多元思想文化中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鞏固基礎,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長期面臨的艱巨任務。高校要創新管理方法,破立結合,積極探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辦法,構建意識形態工作新格局,推動高校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一、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還存在上熱下涼、層層衰減的現象。高校院系黨委班子成員在落實“一崗雙責”方面還有差距,將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壓力向基層黨組織和師生層層傳導還不夠有力。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明晰。有的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引導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個別師生對意識形態管理的內容方法了解掌握不夠深入,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豐富內涵理解還不夠到位。齊抓共管的大意識形態工作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
二是落實意識形態重大宣傳教育任務、重大思想輿論斗爭方面存在方法單一,創新不夠。對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抓得還不夠緊、不夠實。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等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提升。部分師生在面對錯誤思潮和不當言論時,判斷力和鑒別力還不夠強,警惕性還不夠高。部分導師關注學生學業成績多,關注學生思想和心理問題少,從思想上引領、政治上吸納等方面加強人才培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是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規范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有的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和運行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教育監管引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師生臨時組建的工作群組監督管理手段比較單一,對負責組建工作群的責任人管理監督責任壓得還不實,清理解散臨時組建的工作群還不夠及時,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骨干全員監督管理的作用還不夠有力。有的單位對網絡媒體信息內容審核還存在把關不嚴。對部分網絡有害信息,特別是隱蔽性較高的信息,存在識別能力不強、辨析能力不足的問題。個別師生在撰寫學習心得時還存在用詞不準、固定表述不夠規范等問題。
四是防范處置意識形態陣地管理隱患的機制還需進一步加強。部分師生對網絡意識形態陣地斗爭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缺乏敏銳性和警覺性。有的高校意識形態的工作隊伍力量還比較薄弱,應對處置風險的綜合能力素質還有待提升。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應急反應機制還不夠完善。防范和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風險的方法手段創新還不夠有力。面對復雜的網絡大環境,在防范和處置境外敵對勢力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滲透的問題上還面臨著較大挑戰,主動開展網絡輿論斗爭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提升,開展主流意識形態正面宣傳灌輸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還有待加強,方法手段還不夠多樣。對錯誤思潮和言論開展思想輿論斗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五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考評體系建立還不夠完善。有的高校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年度目標任務還不夠清晰明確,任務分解還不夠細致,與崗位職責結合還不夠緊密,意識形態工作統籌謀劃的科學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的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內容還不夠全面。存在述職報告結合分管工作談意識形態工作少,民主生活會檢視材料聚焦意識形態查找問題還不夠深入。在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相關要求方面還不夠明確到位。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對意識形態的學習研討抓得還不夠緊,不夠實。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學習理解還不夠深,系統性掌握不夠全面,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學習研討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意識形態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
二是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壓力傳導機制還亟待完善。有的高校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合力還不夠,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對教師、學生考核評價晉升等方面的制度措施還不夠,在部分工作中,對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等承擔的意識形態責任劃分還需進一步明確。
三是意識形態能力建設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意識形態工作隊伍薄弱,能力素質還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還需進一步加大對黨團干部、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以及網絡宣傳工作人員的系統培訓力度。
四是協同管理的大意識形態工作格局還沒有形成。存在就意識形態抓意識形態,將意識形態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全過程、全領域還不夠有力,在構建形成協同融合機制的合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新時代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對策
要從時代和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新格局,做到隊伍有人管、陣地有人守、輿情有人察、工作有人干。
一是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和課程思政這個主陣地。加強意識形態核心課程建設,堅守課堂教學安全底線和紅線。落實課程思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育人聯動效應。要強化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和課堂政治紀律,把好教育教學、師德師風的政治關。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二是抓緊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這個主戰場。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需求,建設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網絡平臺。鞏固網上輿情聯動反應機制,加強網絡輿情研判,堅決抵御敵對勢力滲透,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三抓嚴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進一步落實細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高校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落實好“一崗雙責”。加強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著力健全制度機制,增強意識形態工作警惕性和應急處置預案,提升應對風險挑戰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玉正 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與管理的思考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20年1月
[2]倪虹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文教資料2016年第15期
[3]鐘發亮 新時代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著力點 光明日報 2018.12.19
作者簡介:易萬軍(1976.10),男,漢族,四川通江人,西北工業大學,在職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從事高校黨建、思政工作研究。
基金項目:西北工業大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課題(一般項目) 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與管理研究、20XJSC19。
125150118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