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常態背景下,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大眾普遍接受的網絡化交流和交互媒介平臺越來越多,同時,許多信息技術被應用在教育教學領域中。高校思政工作在網絡時代下正面臨轉型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加強思政工作的轉型,才能推動教育信息的傳播,不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本文從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角度出發,提出高校未來開展思政工作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校思政工作;挑戰;應對
引言
當前高校大學生群體占據了網絡的大部分用戶,因為當代新聞媒體魚龍混雜,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抵擋形形色色的誘惑,并對高校思政工作缺乏正確認識。為合理應對互聯網時代對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挑戰,其思政工作者應該對面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然后尋找應對策略。
一、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
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主要有,首先,網絡錯誤信息不斷地引導大學生價值觀念,且傳統思政工作方法比較落后。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開放性、包容性更強,推動多種信息資源的快速傳播。但當前因為互聯網監督和管理體系不完善,所以許多互聯網不良信息資源在傳播中影響大學生思政發展和健康成長,導致高校思政工作復雜程度增加。同時,高校思政工作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深,所以在加強思政教育工作轉型、優化教學觀念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結合學生面臨的思政教育沖擊優化思政工作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對高校傳統思想工作缺乏認同。大學生在虛擬網絡中能夠獲得自我滿足感,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的思政課堂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缺乏興趣,學生交流欲望和通過課堂學習思政的興趣降低。高校思政工作急需要結合網絡時代對學生和思政教育帶來的沖擊問題,創新實際教育工作方法。從而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糾正錯誤的思想偏差,使學生可以正確辨別網絡中的不良信息資源,避免不良信息資源對學生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傷害,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其次,西方思想觀念的滲透影響高校網絡思政工作開展效果。目前很多西方敵對勢力通過互聯網滲透西方思維、價值觀念,或者通過網絡獲取我國重要的網絡信息,然后通過錯誤的思想觀念影響大學生。學校在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中未能合理構建網絡監管體系,在預防和體制西方思想觀念的滲透方面存在不足,加上網絡信息傳播輻射范圍較大,所以導致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不斷影響學生學習以及思政工作的效果,甚至沖擊著我國的穩定大局。所以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應該關注網絡中不和諧的聲音,健全網絡監管體系,從多方面嚴格打擊違法分子和反華勢力,提升網絡化思政監督和管理水平。最后,高校思政工作的網絡化育人能力有待提升。部分高校思政工作正面臨師資隊伍不完善的問題,而且部分思政工作者的網絡化育人能力有待提升。在運用各種信息技術、網絡平臺開展工作等方面存在問題,并未意識到互聯網時代下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依然沿用傳統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導致高校思政工作收效甚微。
二、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策略
(一)完善思政教育方法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運用正確的網絡信息引導大學生價值觀,為學生講解直觀、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或者將生活當中的思政教學案例引入教學中,推動思政工作的開展。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好把關者的角色,杜絕一些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垃圾信息出現在網絡上,培養學生正確辨別信息的能力和意識。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QQ、微信等教學平臺,與學生構建網絡教學組織,保障信息傳遞的及時性,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思政教育內容。高校思政工作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法或者翻轉課堂教學法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狀態,激發學生思政學習動機。
(二)健全網絡監管體系
思政教育在開展中為了優化網絡環境,學校和教師可以構建針對學校思政教育的媒體監管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積極做好教育統一指導和規劃的工作,從而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展開。在網絡監管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對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監督,或者及時幫助學生屏蔽一些垃圾信息,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習到正確的思政教育知識,防止錯誤思想擾亂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觀念、思維,提升思政教學的針對性。目前西方錯誤價值觀不斷影響高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為占領思政網絡育人的陣地,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應該健全網絡監管體系,及時凈化網絡,思政教學環境和氛圍,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除了監督學生使用學習情況、上網學習行為以外,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與學生進行網絡互動,了解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態度,進而抓住網絡思政教學機遇,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領和幫助。
(三)強化工作者的能力
高校需要構建專業化的思政教師隊伍,對現有的思政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優化,從而讓教育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同時,作為思政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形成文明、正確的道德思想,或者積極學習最新的新媒體技術,進而才能通過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方法開展教學,將教師市場教學的引領作用體現出來。學校可以定期對教師隊伍的思想素養和專業素養進行培養,引導教師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還要維護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面對當今復雜的思政教育環境時,教師需要具有抵擋西方不良思想輔助的意識,有效掌握正確的意識形態,進而才能將健全的學習態度、學習思維傳授給學生,而且只有從容的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才能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
結語
高校思政工作應該完善實際教育方法,打造多樣化的思政教育網站,結合現代化的育人觀點和特征提升思政教育足夠的吸引力。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自主瀏覽學習,按照信息化教學路徑,培養學生思政自主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沈愛玲.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路徑探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8,2812:95-98.
[2]程鳴鳳.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改革機遇與挑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9:24-25.
[3]吳昌福,孟學華.微信環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503:99-101+105.
作者簡介:楊誠(1985.5),男,土家族,重慶黔江人,碩士,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與研究等工作。
178450118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