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龍靜 劉圓圓 陳秋雨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提升,無人機技術已逐漸推動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對于多個行業領域有著重要的潛能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雙創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高,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相關專業高職院校應順應時代發展,革新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教學策略加強對無人機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從而為高職院校學生未來就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文章以新工科為背景,以無人機專業為切入點,探究并分析其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工科;無人機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隨著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新形勢的不斷革新進步,新工科作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選擇已逐漸滲透各個領域中。無人機技術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是現今社會時代發展的新趨勢,為滿足社會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對無人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也成為各高職院校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緊要探索目標。這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就業工作及新工科產業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相關概述
新工科是以新產業、新技術為背景,以新模式、新業態為標志的新興經濟產業,其對應專業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也包含傳統工科專業的革新改造,是我國在新經濟背景下為應對現階段產業變革與科技革命所提出的新型概念。
二、無人機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問題分析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應用發展,社會人才的需求,各高職院校已加強對無人機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限制雙創人才的有效培養,具體如下。
(一)理論與實際想脫離
在現階段無人機專業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與之對應的實踐教學、創新創業理念融入較少。同時,部分高職院校缺少正規的無人機實訓基地與創新創業發展平臺,致使學生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創新思想與創業經驗也嚴重不足,理論與實際想脫離,不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了高職院校無人機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落實。
(二)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在無人機專業的實際教學中,創新創業型教師嚴重缺乏,并且多數專業教師的綜合相對素養不足,其蘊含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但也缺乏對雙創型知識技能的培訓思想與經驗,無法在無人機專業教育中有效融合雙創教育。因此,在無人機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中師資力量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在無人機專業的實際教學中,其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專業的基礎課、理論課設置較多,實踐環節、創新創業教育相對較少。并且課堂教學模式與內容相對單一,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興趣,致使教學效果不佳,無法有效實現雙創型人才培養目標。
三、新工科背景下無人機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途徑
(一)加強理論與實踐聯系
在無人機專業教學中,學生的專業素養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前提條件,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知識,還需掌握無人機相關技能的實踐操作如控制技術、航拍技術、繪圖操作、調試維護技能等。因此,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應革新以往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理論學習的同時,還應注重實踐經驗的教育培訓,承擔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創業素質教育職責。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專業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的有效培養,合理運用現有資源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適當創設有效情景組織學生技能訓練,如創業情境、小組探究活動,或通過多媒體演示實踐操作,組織戶外實踐航拍教學等。有效提高學生對無人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技能的掌握,從而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夯實專業基礎。
(二)有效強化師資力量
為深入落實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應強化無人機專業的師資建設。首先,學校可選派教師進駐合作的行業公司進行創業學習與實踐交流,提高教師實際工作經驗與創新創業經驗;其次,學校可定期開展與創新創業指導教育相關的培訓學習并設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雙創教育理論水平;再次,學校可邀請具備創新創業經歷的往屆學長、行業企業領導等開展講座進行經驗分享,指點學生創業彎路、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給予學生經驗教訓、引導學生創業體驗,從而提高無人機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實際經驗,顯著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學校可建立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型專業教師隊伍,通過教師隊伍的協同合作、有序訓練、技術指導與心理教育,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思想與創新創業能力,為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落實提供強有力的師資力量。
(三)科學設置教學體系
雙創型人才培養,旨在滿足當前社會行業發展需求,提高專業學生就業率。因此,高職院校及專業教師應依據現今社會革新方向與行業發展趨勢,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有效融合專業理論知識、技能實訓、創新創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等,設置多元化課程教學體系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提高無人機課程教學的實用性與創造性,有效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因此,在無人機專業課程教學中,應合理設置學習模塊:如基本構造模塊,有效提高學生對無人機的基本了解,掌握其相關概念、技能與結構組成,開展技能訓練確保學生能自主完成無人機的調試、維修和拆卸、組裝工作。操縱飛行模塊,加強學生對無人機上升、降落、懸停、航拍等規范操作與實際運用。同時以駕駛合格證為考核標準,有效提高學生操作技能與飛行經驗;相關法律法規與飛行安全模塊,確保學生的法律觀念與安全意識,有效規避違法行為與安全事故;實踐訓練模塊,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與技能水平;校企合作項目模塊,合理引進行業企業的核心技術與創新項目,借助企業運營模式有效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業意識,培養其工作經驗與各項素質能力等。
(四)合理建設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還可建設創新創業性質的校園文化,定期組織模擬創業大賽,開展就業指導會議,為無人機雙創隊伍適當提供資金扶持與創業基地,建立無人機社團等,通過多項措施促進創新創業發展。
四、結論
簡而言之,在新工科背景下,無人機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落實,需學校及教師革新教學理念,有效結合社會行業發展趨勢,合理采取多元化實施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為新興行業的持續發展夯實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啟鳳,路向陽,余發軍,等.無人機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案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22):51-54.
[2]李兆磊,譚宇.“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長安大學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01):101-103.
[3]李宏偉,山嵐.職業教育"無人機+雙創"人才培養對策研究——以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20):1-3.
作者簡介:
任龍靜(1985.10-),男,漢,貴州遵義,碩士研究生,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電智能控制,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劉圓圓(1984.09-)女,漢,廣東梅州,碩士研究生,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
陳秋雨,(1990.02-),女,漢,廣西北海,本科,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