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崢勝
摘 ?要: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推動了我國用電量的不斷增長。智能電網中與電力工程相關的技術中存在著許多應用場景,由于我國所需的電量巨大,所以必須要強化電力工程引用的研究,提高我國電力工程的水平,優化其能源構成,提高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工程;技術應用
前言:在智能電網的建設當中,應該著重考慮其適用性、安全性、環保性以及便捷性等,從各大方面看,進一步考量,以此來確保電力工程技術的合理性。由于我國電網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智能電網對于電力工程來說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于以后的研究和探索也具有非常的意義。
一、智能電網概述
智能電網簡單來說就是電網的人工智能,對比目前的電網而言,智能電網體現出多種交流能力高度融合。它是一種建立在高效雙向的通信網絡基礎之上。通過先進的技術和控制方法決策支持技術應用,實現安全、可靠、高效、節能的電網目標。滿足在21世紀用戶的用電需求、容納多種發電方式,優化高效運行。
雖然現在我國智能電網工程較快,但是市場的需求量也是不斷增加,所以對于智能電網的研究人員來說,不斷的改革創新是必然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在不斷增加。在智能電網的研發中我國不斷地借鑒外國經驗,并且分區域進行電網工程的建設,結合我國發展的基本國情,建設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電力工程,由此設計出來的智能電網也是具有現實意義[1]。
二、電力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一)總體應用
智能電網在電力技術中屬于新型技術,主要用途是大幅度減少能耗,對中國電網的效率進行大幅度提升,同時在我國范圍內建設了新型供電技術,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等,這樣就促進了智能電網能夠輸送各種電力,并且通過先進的電子設備進行能源轉換,主要是要將一些其它形式能轉化成可發電能源,進而提高供電效率,減少設備損耗。建設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電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機械設備運作的基礎,電力工程技術也可以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供電方案,比如直流電源、交流電源等。
輸電過程就是將電力出送出去的過程,其中智能電網在輸送電力時具有安全穩定的特性,因此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就會大大增加,波抑制等技術能夠對這些要求進行滿足,還可以進行電力運輸,并且現在隨著智能電網技術的不斷完善,更多的新型裝置出現,如此一來既可以對電力輸送過程中存在的電壓不穩和電網斷電等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還可以對電網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進行大大提高[2]。
智能電網的實際應用中對電能和電網的要求十分高,在智能電網的修建過程中應該保證二者的穩定性,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將電力工程中最關鍵的兩項技術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二)具體應用
能源轉化技術。傳統發電技術是將煤炭等資源燃燒供電,這種供電方式會造成大量廢棄物,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并且煤炭這類資源屬于無法再生資源,與節約環保理念不相符。從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降低污染,提高經濟發展等方面為主要任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電力工程技術應當注意綠色環保,是由可再生資源轉化成為電力,這樣既可以對資源進行大幅度節約,又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技術照比國外的技術還有許多不足,仍需要不斷的開發和創新。這一技術的目的也是要將智能電網轉變成新能源方向發展。
電能質量優化技術。如今,人們對電力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優化電力質量是當前建立智能電網的主要目標。該技術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有重要地位,電能質量優化技術指評估和劃分電能質量等級時,分析和考慮使用性能,從而計算出質量等級的結果,就能構建出合理的評估體系和評價范圍,主要是將經濟性和技術性為基礎,這樣就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促進電市場的不斷完善。在我國智能電網中運用電能質量優化,大大提高了電能運輸質量和效率,降低維護電網費用,起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作用,所以智能電網在我國有十分良好的前景,應用廣泛。
柔性交流電應用。此項技術在電網運輸中具備非常高度清潔度,但是實際應用中還需要使用其它的技術加持,智能電網現在的應用當中采用了多種技術,比如微型電子技術、電力技術等。在輸送電力是必須要提高清潔度,將一些新型電力注入到電網之中,而柔性交流電可以滿足這些要求,在利用電力控制方面的技術對于交流電網進行靈活和合理地控制,所以此項技術在智能電網中應用廣泛[3]。在實踐過程中,電力通訊過程可以起到提高供電的精準性,因此在未來它是智能電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技術還可以降低污染,從而調整電網數據,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
電力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當中,電力通訊技術對智能電網進行監督和控制,以此來保證智能電網的有效運行,還可以進行電網運行的分析、潛在風險預測,加強智能電網的安全性。具有實時干涉和斷電的決策能力,以確保順利運行。同時,提高網絡監督管理,確保電網自動化水平,實現所有功能,都不能沒有電力工程技術的作用。
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建設智能電網的過程中,從整體上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能提高變換器應用效率,提高電力轉換能力,從而提高直流輸電運行的質量。除此之外,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充當遠程電源的作用,在短距離內也可當做直流電源來使用。這項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在我國偏遠山地進行供電的任務難題,同時高壓電運輸前景十分廣泛,因此此項技術發展迅速,在未來會有廣泛應用。
電網結構架技術。傳統電網的穩定性決定了智能電網的穩定性,電力工程中可以通過電力單位的提高,從而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建設電網結構的基礎是科學,在電力能量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提高生產力和能源的平衡點,運用“點到點”的方式進行傳輸或者運用特高壓的輸電方式進行傳輸,有效提高電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電網的穩定性。
(三)新型應用
構建廣域防御網絡。構建出有調度性的、范圍較廣的防御網絡,這樣就可以確保我國電能在相對領域能夠更加廣泛應用,使得可以科學合理地分配電力資源。廣域網可以保證總部和下屬節點保持時刻互通,最大限度地共享資源。廣域網有效保證節點交互,加強數據鏈接。
新型可靠的硬件。關于電力工程運輸中運用新型的硬件設備可以對輸電設備老化進行改善,最大限度地提高運輸效率。新型硬件會給智能電網帶來新的可能,添加各種新型功能,完善發展效率,符合創新發展需求,更好的將“智能”貫徹到底。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整合,從科學的角度多方面地進行改造創新,打造出適合我國特色的智能電網。
網絡的合理構建。這種技術可以將智能電網和計算機連接合理化,從而構建出完美的供電系統。將現代科技和傳統相互結合也是一種突破創造,網絡的合理構建對于智能電網來說是十分有利的,智能電網主要概念就是將供電系統和計算機系統完美融合,使得系統可以控制輸電方式、輸電安全等操作,更好地將電網現代化貫徹進行下去,也變相地推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持續發展戰略。
結論:綜上所述,智能電網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總體應用占比較小,具體應用居多,新型應用因為剛興起不久現實中不太常見。智能電網的應用對于生活而言有提升幸福感的作用,所有人應該踏實肯干,不停地改革創新,踏實做好每一步,大家一起進步一起努力,將中國電網事業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段松凱,王臨銘.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7):101-102.
[2]梁霄輝.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要點[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1(16):140-142.DOI: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21.08D.79.
[3]黃小程,張亮,侯曉東.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21,28(0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