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媛
摘要: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收集和發表資訊的方法更多,而傳統媒體的發展也遭到了巨大打擊。在新時代,編輯記者的工作環境也出現了巨大變化,要想有效推動新傳媒產業的良好發展,就必須提高資源整合,更加注重平臺宣傳。同時,編輯記者也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新聞專業能力,給人民群眾帶來更為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讓民眾更加理解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文章從融媒體時代下的編輯記者工作特點出發,首先探討了在融媒體時代下編輯記者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最后剖析怎樣在融合傳媒時代下進行編輯記者的成功轉化,并希望能夠有效提高中國電視節目品質,從而提高收視率。
關鍵字:新媒介融合時代;編輯記者;轉型;途徑
一、媒介融合時期編輯記者轉變的需要
全媒體化已經形成了新媒介融合時代中最突出的特點,各種網絡媒體的全方位融合,從本質上就意味著媒介信息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發展,對單個媒介的傳統信息傳播途徑實現了有效的突破。在進入新媒介全方位融合的當前發展階段,網絡媒體受眾已經能夠把微博平臺、抖音、知乎以及微信平臺等視為傳播資訊途徑,從而確定了所有的媒介終端都擁有自由制作和廣泛傳播共融媒介資訊的權力。而編輯新聞記者的基本工作,便是要利用專門的新媒體信息傳播平臺,來呈現真實和客觀的新媒體內容,從而有效保證了真正的新媒體內容可以被新媒體受眾所認可。編輯記者目前在媒介融合背景的驅動和鼓勵下,已可以沖破某些特殊媒介信息傳遞途徑的阻礙限制,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媒體途徑來完成媒體內容編排和新聞資訊綜合管理的過程。從中也可以判斷出,新媒體編輯記者在當前階段已遇到了明顯的業務模式轉變挑戰,也充分顯示了新編輯記者在媒介融合狀態下的工作模式革新的重要性。
二、媒體融合時代編輯記者目前面臨的業務轉型挑戰
(一)首先是編輯新聞記者必須和互聯網新聞媒介受眾進行緊密的交流聯系。編輯新聞記者由于接受媒介融合產生的巨大沖擊,從根源上決定了編輯新聞記者人員一定要善于實時溝通網絡新聞媒介受眾,認真關注所有互聯網傳播受眾的意見和反映。不過在目前的狀況下,還是有不少的編輯記者或業務人員僅限于編撰與宣傳報道內容,對媒體受眾所提出的報道內容反饋意見并未予以關注。而編輯記者從業人員一旦忽略了同媒體受眾交流與聯系,那么將會導致報道編輯內容偏向于陳舊和單調,而沒有媒體的融合吸引力。
(二)其次是多樣化的媒介產業鏈正在沖擊著傳統媒體傳播平臺。電視節目和網絡廣播媒體的傳統媒體傳播途徑目前已經遭遇媒介融合趨勢的巨大打擊,根源就是多樣化的網絡媒體產業鏈已全面滲透到傳統媒體傳播領域中。媒體融合平臺將能夠支持更大范圍的受眾,利用更加快捷的渠道方式來獲取新傳媒內容資源,從而挑戰了電視節目、網絡廣播與報刊等傳統傳播媒介渠道。在這個情形下,新聞編輯記者們需要使用新思路來面對網絡媒體的融合挑戰。
(三)最后是新聞編輯記者必須善于整合媒介融合中的新媒體傳播與實踐資源。媒介融合平臺目前必須作為編輯新聞記者整合網絡媒體資源與傳遞新媒體信息的最主要途徑,而身為編輯新聞記者,也必須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業務轉型與總體推進思路,并且善于利用更加多元化和靈活性的措施與方式,來融合各類網絡媒體資源。但是在實際實踐中,由于不少編輯新聞記者的人員并不擅長拓寬新媒體傳播思路,使得編輯新聞的記者往往體現為新聞傳播主體思考模式和視角上的局限,而無法實現涵蓋更大區域新聞傳播媒介受眾群的總體目標。
三、媒體融合時代編輯記者轉型的具體實現途徑
(一)創新了報道編輯方法和新聞報道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新聞表現形式與報道內涵唯有用創新的新聞展示方法來加以表現,方可取得吸引更大范圍新聞傳播對象的效應。中國目前已步入媒介融合的嶄新時代,決定了新聞編輯人及其記者們必須善于把更為創新的新聞報道表現形式展示給媒體觀眾,從而使得媒體觀眾可以很快地被更逼真而生動的新聞場景所吸引。
(二)由于受媒介文化融合的巨大影響,也決定了新聞報道素材的收集方式逐漸呈現多元化,而媒體編輯人員也不再必須采用單純的途徑和方式來獲取新聞報道素材。但從根本上來說,真正掌握新聞素材的最重要途徑還是在于實際做好對新聞素材的采訪編輯管理工作,以防止單純模仿和改變媒體網上現有報道內容的現狀。因此編審與記者人員目前都必須深入了解報道素材資源真實性的關鍵意義,并嚴格保證所有報道內容都具有資源真實性的重要源頭。
(三)編輯記者必須善于沖破傳統新聞采訪、新聞編輯撰寫、報道送審和發表的僵化業務與實踐思路,并利用比較創新的思路方法,來進行新聞采訪和報道編寫方面的日常實際工作。在此過程中,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對網絡信息化的編輯技術軟件必須加以正確和科學合理的運用,從而取得合理減少媒體新聞編輯業務資源成本的最大效益,并促進媒體新聞編輯內容進行更全面和充分的融合。同時新聞媒體采訪記者也有必要利用融媒介技術手段,來捕捉生動的實時性新聞采訪場面,活躍媒體新聞采訪的現場氣氛,并加強與媒體聽眾的情感交流聯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傳媒時代下,編輯記者必須完成自我轉變,要具備優秀的新聞采編才能,以及信息鑒別能力。在轉變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艱難,但仍然要編輯記者意識到新傳媒產業發展的深遠影響,并改變傳統的新聞工作觀念,如此才能更好的為群眾進行新聞服務,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衛. 全媒時代編輯記者融合轉型與重置[J].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1(10):106-107.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052.
[2]楊倩英. 報紙新聞編輯在融媒體時代轉型的途徑[J]. 記者觀察,2019(36):15. DOI:10.3969/j.issn.1004-3799(s).2019.36.010.
[3]楊婷.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途徑重點分析[J]. 傳奇故事,2021(18):16-17. DOI:10.3969/j.issn.1003-5664.2021.18.008.
[4]劉學東. 論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轉型[J]. 記者觀察,2019(17):30. DOI:10.3969/j.issn.1004-3799(s).2019.17.023.
[5]田琳. 媒介融合視角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路徑分析[J]. 記者觀察,2020(12):21. DOI:10.3969/j.issn.1004-3799(s).2020.12.016.
21315005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