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銘 劉書勇 呂政洲
摘要:功能性力量訓練在游泳項目的訓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遠動員的專項素質和綜合能力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具有較好的訓練效果,身體的各項指標和游泳的成績能夠得到顯著提升。為了更詳細地了解該訓練發對專項素質的影響,做了一個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實驗,試驗結果表明功能性力量訓練能夠極大程度提升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綜合成績。
關鍵詞:功能性力量訓練;游泳運動員;專項素質;影響
前言:功能性訓練包含速度、力量和耐力這三個方面,其中,功能性力量訓練包含較多的訓練內容,如核心力量訓練,不同的訓練內容會對運動員產生不同的影響。要想了解功能性力量訓練的應用效果和具體影響,可以采用實驗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游泳運動員的各項指標,對比運動員的專項成績,總結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實際訓練效果。
1功能性力量訓練的作用和現狀
1.1功能性力量訓練的作用
功能性力量訓練(FST)能夠讓游泳運動員具備更強的力量,運動員可以更精準地控制自己的動作,還有利于保證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避免運動員的身體在長期高強度的游泳訓練中受到損傷。教練員非常重視功能性力量訓練,這種訓練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游泳運動員的成績,大大提高了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游泳運動員存在著職業傷病,職業傷病會影響運動員的如果職業傷病比較嚴重,運動員就只能提前退役,功能性力量訓練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訓練中的損傷。游泳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協調性與穩定性,游泳運動員的中樞神經和肌肉也要達到一定的標準,要想增強專項素質和整體素質,就要對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具體方法和影響進行研究,在游泳訓練中更科學的運用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法[1]。
1.2功能性力量訓練的應用現狀
很多教練員和專家都認識到了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價值,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具體應用方法,大部分人只是聽說過或簡單了解這種訓練方法,并不了解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實踐方法,也不了解訓練的步驟和影響,在游泳項目和其他項目的訓練中,很少會這種訓練方法。國外主要將這種訓練方法用在康復訓練中,沒有將其應用到運動訓練過程中,國內的研究和實踐更加有限,主要會在球類運動、田徑運動、搏擊運動等運動中使用。人們專項素質受到的影響并不了解,要想根據特定的目標進行訓練,就要掌握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法的具體影響,合理安排訓練計劃[2]。
3功能性力量訓練對游泳運動員專項素質的影響
3.1實驗準備
(1)實驗對象:選取了16位游泳運動員,其中,既包含一級運動員,也包含二級運動員。將運動員分成兩個組,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兩組各有8人。游泳運動員身心健康,沒有嚴重的損傷,符合實驗標準。實驗前,收集運動員的相關信息和相關數據,與試驗后的數據進行對比。
(2)自變量和因變量:實驗組經過功能性力量訓練的數據是自變量,具體的測試項目是因變量。
(3)實驗時間:總時間為12周,兩組運動員每周都會進行兩次常規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為90min。在最終比賽檢測之前,采用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法訓練實驗組成員。
(4)實驗控制:為了保證實驗結果足夠準確和可靠,需要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控制。一是環境因素的控制,保證兩組成員在相同的場地和時間進行訓練,每次的訓練時長也相同。二是訓練負荷因素的控制,如果運動員在訓練以外的時間,自主進行了不同強度的體育訓練,將會影響訓練的效果和最后的成績。三是飲食和作息的控制,所有自主參與實驗的運動員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和休息時間,避免出現不規律飲食和睡眠不足的情況。四是訓練過程的控制,要保證每個運動員的動作足夠標準和規范,把握好訓練的節奏。
3.2實驗前的數據檢測分析
(1)兩組運動員的基本信息:實驗組男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77.5cm,平均體重為69.5kg,平均年齡為20.25,平均訓練年限為12.25。對照組男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76.25cm,平均體重為72kg,平均年齡為20.5,平均訓練年限為11.25。實驗組女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68.5cm,平均體重為59.25kg,平均年齡為20.25,平均訓練年限為10年。對照組女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70cm,平均體重為62.5kg,平均年齡為19.5,平均訓練年限為9年。
(2)兩組運動員實驗前的FMS測試結果:對于男性游泳運動員來說,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過頂深蹲平均成績分別為2和2.25,跨欄上步的平均成績分別為1.25和1.75,直線弓箭步蹲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25和1.75,肩部靈活性的平均成績分別為1.75和1.5,主動直膝抬腿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75和2.5,軀干穩定性俯臥撐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25和2.75,旋轉穩定性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25和2.75,平均總成績分別為14.5和15.25。對于女性游泳運動員來說,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過頂深蹲分別為2.25和3,跨欄上步分別為2.75和1.75,直線弓箭步蹲分別為3和2.25,肩部靈活性分別為2.25和2,主動直膝抬腿分別為3和2.75,軀干穩定性俯臥撐分別為2.5和2.75,旋轉穩定性均為2.75,平均總成績分別為18.5和17.25。
(3)兩組運動員實驗前的專項素質測試結果:在男性運動員的對比分析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水中蹬壁滑行分別為8.8m和9.18m,水下15m蝶泳腿分別為10.21s和10.8s,出發效率分別為8.46s和8.68s,轉身效率分別為9.29s和9.26s。在女性運動員的對比分析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水中蹬壁滑行分別為8.91m和8.82m,水下15m蝶泳腿分別為10.59s和10.94s,出發效率分別為8.8s和8.98s,轉身效率分別為9.68s和10.02s。
(4)兩組運動員實驗前的100m自由泳測試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的平均成績是59.94s,對照組男性運動員的平均成績是59.55s,實驗組女性運動員的平均成績是62.51s,對照組女性運動員的平均成績是63.23s。
從實驗前的檢測數據來看,過頂深蹲等測試中女性運動員的成績普遍高于男性運動員,可以分析出女性運動員更加靈活、協調,柔韌性和伸展性更強,而力量和穩定性等檢測中,男性運動員明顯高于女性運動員,說明女性運動員的力量和穩定性相對較弱。教練員需要在訓練中加強男性運動員的靈活性訓練,加強女性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總體來說,兩組運動員的各項指標沒有明顯的差異,符合實驗條件。
3.3制定訓練計劃
(1)增肌和適應時期:這個時期的訓練量非常大,運動員需要重復做準確的動作,高強度的訓練能夠讓運動員快速增肌和適應各項訓練內容。準備期間的訓練內容包括臀部激活、動態拉伸、動作技能整合、神經激活。在具體訓練中,第一部分包含MB砍削動作、DB或KB交叉過頭推舉動作、BP游泳式動作、平面支撐。第二部分包含MB弓步旋轉動作、BP交錯站立交替推舉動作、劃船式斜拉動作、SB腹背運動。結束訓練后,需要進行拉伸,鍛煉柔韌性,還要進行軟組織放松練習[3]。
(2)力量訓練時期:準備期間的訓練內容和結束后的拉伸放松動作是相同的,正式訓練的內容發生了變化。第一部分包含KB單臂擺動、BP推拉、BP交錯站立加CLA劃船式動作、SB反向腹背運動,第二部分包含BP硬拉、DB單臂對角線飛轉、SB雙手扶球俯臥撐、SB外滾。
(3)爆發力訓練時期:正式訓練的第一部分包含DB蹲舉或KB蹲舉、波比操,第二部分訓練內容為BP游泳式和MB過頭摔砸,第三部分的訓練內容為KB單臂擺動和MB反身投擲,第四部分的訓練內容為BP交錯站立俯身交替劃船式和MB過頭左右摔砸。
(4)爆發力耐力訓練時期:整體的訓練過程和訓練內容與爆發力訓練完全相同,但是增加了訓練的強度,每組動作要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5個。
3.4實驗結果
(1)水中蹬壁滑行檢測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和實驗后的平均距離分別為8.8m和9.3m,增加了0.5m;對照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距離分別為9.18m和9.24m,增加了0.06m;實驗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距離分別為8.91m和9.44m,增加了0.53m;對照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距離分別8.82m和8.96m,增加了0.14m。實驗組的水中蹬壁滑行訓練效果非常明顯,對照組男性運動員的水中蹬壁滑行成績增幅較小,對照組女性運動員的水中蹬壁滑行成績有一定提高,但是總體效果比實驗組差。這項測試能夠考查運動員在水中的平衡性,了解運動員轉身后蹬腿的力量。功能性力量訓練增強了運動員內的軀干力量,同時還提高了運動員的核心穩定性。
(2)水下15m蝶泳腿檢測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0.21s和9.83s,縮短了0.38s;對照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0.8s和10.75s,縮短了0.05s;實驗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0.59s和9.91s,縮短了0.68s;對照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0.94s和10.79s,縮短了0.15s。訓練效果由高到低分別為實驗組女生、實驗組男生、對照組女生、對照組男生,而且兩個小組的15m蝶泳腿成績差異較大,男性運動員和女性運動員的成績也存在較大差異,水下15m蝶泳腿成績說明了功能性力量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的肌肉力量,經過訓練,實驗組運動員具備更強的旋轉穩定性,同時也擁有了更強的動態核心力量。
(3)出發效率檢測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8.46s和8.21s,縮短了0.25s;對照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8.68s和8.62s,縮短了0.06s;實驗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8.8s和8.39s,縮短了0.41s;對照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8.98s和8.93s,縮短了0.05s。實驗組女性出發效率的變化最為明顯,實驗組男性的出發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對照組的出發效率變化較小。出發效率測試能夠考查出發時的反應能力,了解運動員對出發動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功能性力量訓練有效提高了運動員四肢的爆發力。
(4)轉身效率檢測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9.29s和9.01s,減少了0.28s;對照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9.26s和9.23s,減少了0.03s;實驗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9.68s和9.3s,減少了0.38s;對照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10.02s和9.96s,減少了0.06s。實驗組的轉身效率明顯提升,而對照組轉身效率的變化極小,說明傳統的訓練方法對轉身效率的影響較小,而功能性力量訓練法能夠有效提高游泳運動員的轉身效率,使運動員具備更強的爆發力和靈活性。
(5)主項100m自由泳檢測結果:實驗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59.94s和59.11s,減少了0.83s;對照組男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59.55s和59.46s,減少了0.06s;實驗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62.51s和61.82s,減少了0.69s;對照組女性運動員實驗前、后的平均時間分別為63.23s和63.06s,減少了0.17s。實驗組運動員的100m自由泳成績明顯提高,而對照組的100m自由泳成績提升的幅度較小,100m自由泳項目能夠檢測出游泳運動員的綜合水平,只有每一個專項素質都得到提升,才能在綜合成績中發生較大的變化,這也說明了功能性力量訓練具有很好的訓練效果[4]。
結論:經過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實驗檢測和數據對比,發現該訓練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專項素質,運用該方法進行訓練后,游泳運動員的各項成績和綜合成績提升明顯,而按照傳統訓練方法進行訓練的運動員變化較小,成績提升額幅度非常小,訓練效果不明顯,所以,應加強功能性力量訓練法的運用,結合運動員的問題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參考文獻:
[1]崔雅茹,劉博文.游泳運動員力量訓練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5):29-30.
[2]王驊磊.功能性訓練對10-12歲游泳運動員蛙泳動作效率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9.
[3]馬金寧,李海蘭.游泳運動員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法探析[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8,26(03):65-68+71.
[4]馬金寧.功能性力量訓練對游泳運動員專項素質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20.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名稱:功能性動作訓練機制及運動損傷康復研究,
編號:H2017003。
作者簡介:
常曉銘(1981-4),女,漢,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劉書勇(1972-7),女,漢,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呂政洲(1981-5),男,漢,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147750118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