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進
摘 ?要:水利水電工程事關民生福祉,在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獲得持續發展,而機電設備作為其中的核心單元,更應當引起高度的關注,依托機電設備的高效安全運行,最大程度挖掘水利水電工程的應用潛力。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高速發展背景下必須強化機電設備的維護思維,掌握高質量的檢修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本文結合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重要性,探討其維護與檢修技術,以降低故障和提供經濟效能。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維護;檢修技術
引言
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產業發展成為時代主題,而水利水電工程則在背后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隨著產業規模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其發展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生產生活品質,關乎國家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力求通過高質量的管理為社會注入強大活力。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技術更迭迅速,對于維護及檢修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規避機電設備的運行風險和提升其運行效能,已然成為必須重點思考的問題。據此,需要切實掌握機電設備的維護及檢修技術,保證水利水電工程配套機電設備的運行質量,進而發揮機電設備的實用價值。
1 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維護與檢修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機電設備,屬于發揮工程價值的核心基礎,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作用發揮至關重要。而有效的維護與檢修則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可以有效保持泵站、水閘等重要設備的正常運行,實現對社會生產生活的支持。雖然,隨著機電設備設計、制造等技術的發展,機電設備的性能及安全性均得到全面提升,但其仍然是由無數部件所構成的復雜設備,在長期的運行中如果缺乏科學維護與檢修,各類故障的產生也將難以避免,嚴重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使用質量[1]。由此可見,強化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維護與檢修極其重要,必須要形成系統化的維護管理機制,將各類檢修技術貫穿于機電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及時做好潛在問題的排查與常見故障的解決,提升機電設備的整體運行質量的效率,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革,實現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維護與檢修能力的轉型升級,推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高質量發展。
2 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常見維護方法
2.1 首次手動啟動試驗
在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完成后,應實施首次啟動試驗以檢驗其運行狀態,一般采取手動啟動的方式進行。在試驗中由技術人員先拔出接力器,同時對其進行鎖定。隨后以手動打開調速器,確保調速器導葉位置開度正常。當首次啟動后觀察其運轉狀態,若運轉正常則將導葉關閉至原來位置,最后再由專業技術人員對運行情況進行檢驗,主要觀察機組的運行情況,以及相關結合組件的摩擦情況信息,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在機組進行升速時,由相關技術人員重點關注軸承溫度,觀察軸承在急速上升或下降時,其不會產生非正常運動,確保機組運行調節的安全性。另外,在機組啟動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還應結合機電設備的運行特點,通過細致的觀察了解各部位運行狀態,避免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設備金屬碰撞或者摩擦問題。
2.2 空載自動啟停機試驗
空載條件下的自動啟停機試驗是重要環節,旨在觀察機電設備的自動控制情況,防止各類潛在風險或者匹配問題的產生。技術人員在空載情況試驗中,要以空載自動啟動及停機狀態觀察為主,所有試驗項目均應在機旁或控制室展開。在操作中要嚴格依據操作步驟,實施常規控制及編程控制試驗,如在自動開機前,相關技術人員應確認調速器處于自動控制狀態,并且保證相關的配套設備也處于該狀態之下,再針對水力機械保護回路實施檢查,使試驗過程中的各類裝置處于正常狀態,使之具備自動啟停的條件,保證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水輪發電機組帶負荷試驗
在水輪發電機組等機電設備的帶負荷試驗中,主要模擬和考察機電設備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的運行情況。在試驗中要確保帶、甩負荷之間的相互穿插進行,并且對試驗的負荷進行確定,記錄和分析試驗過程中的數據,以為后續維護檢修提供參考。試驗中負荷的條件應由實際運行狀態來制定,觀察在帶負荷條件下的調速系統的運行情況,并交叉應用手動、自動操作進行切換,驗證機電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3 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維護與檢修技術
3.1 機電設備故障維修技術
由于機電設備中融合了極為復雜的機構及技術,因此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保持科學的維護,更要在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檢修排除。通常而言,機電設備在長期性、高負荷的運行狀態下,極易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導致機電設備故障的產生,具體包括了人為操作因素、外界環境因素及設備自身因素等,因此在維護及檢修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各類因素的影響,切實能夠及時、精準地找到問題根源。一方面,針對水利水電機電設備的維保特點,必須要加大維護檢修的力度,制定周密詳實的維護與檢修計劃方案,充分保證機電設備的長期運行穩定。通常情況下,要突出常規維檢技術與故障維修技術的融合,常規維護屬于事前的管理手段,而故障維修則更趨向于事后管理方法,通過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保證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要強化新技術的應用,即依據現代智能傳感設備技術,及時收集機電設備的各類運行信息,為設備的維護與檢修提供數據參考,更好地提升維護與檢修的效率。
3.2 大型主機電設備維修技術
事實上,無論是針對水電站還是大型泵站來說,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均屬于核心環節,應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發揮作用,避免各類故障問題的產生。那么,對于大型主機電設備的維護與檢修而言,則勢必需要加強預防性維護與檢修技術的應用,尤其是注重在日常中的管理,依托各類運行數據的實時化、動態化的分析,掌握機電設備運行的潛在風險問題,并針對性地開展維護和檢修工作。同時,要建立機電設備運維信息庫,按照機電設備的使用要求及維護周期,及時對各類部件進行更換和保養,確保其能夠始終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在維修環節應做好技術延伸,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真正實現系統化的故障檢修。
3.3 機電設備完善性維修技術
所謂完善性維修技術,即屬于維護與檢修工作的前置,在水利水電機電設備的運行過程中,注重對運行狀態、運行效率及數據變化等進行綜合分析,并針對可能存在的技術環節進行優化改進,實現對機電設備應用技術的再造[2]。尤其是利用維護與檢修的條件,借助技術優化達到水利水電工程的生產目標,促進工程水平的全面升級,達到降本增效的最終目的。
3.4 機電設備運行狀態維修技術
運行狀態是反映機電設備技術指標的關鍵,通過運行狀態可以及時掌握潛在故障,為技術人員提供豐富的可參考數據。在實踐過程中,技術人員應當落實好全面、細致的檢查與監測,利用各類傳感設備所采集的信息,及時進行信息綜合分析,科學地判斷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在控制過程中可以設定閾值,當機電設備運行狀態不平穩時可以實現報警,有效避免機電設備發生安全事故。同時,要注重現代監測技術應用,利用遠程控制、實時監測等平臺,實現全天候的技術監測,極大提升維修處理的效率。
4 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水利水電工程價值的愈發明顯,機電設備的維護與檢修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水利水電工程必須要加強對該領域的關注,注重在維護與檢修技術上的創新發展,滿足機電設備維護與檢修的需求,為機電設備的高效運行提供優質條件。
參考文獻:
[1]趙文成.水利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問題及維護措施[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20):62-64.
[2]張祥.關于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安裝問題及維護檢修[J].山東工業技術,2018(19):110.
25795017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