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菊
摘要: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的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發揮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實現農村經濟與文化建設的雙豐收,是目前在農村建設過程中關注的焦點。本文針對鄉村文化藝術節這一良好的群眾文化建設形式,在分析目前的主要做法和享有成效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策略,希望能夠為鄉村文化藝術節的實踐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文化藝術節;實踐;成效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一環。如何將文化建設與目前的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實現鄉村文化的快速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也是與滿足人們日益生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息息相關的。如何進一步的發揮文化藝術節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本文針對鄉村文化藝術節的發展,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相應的分析。
1鄉村文化藝術節的主要做法
以某地進行鄉村文化藝術節的發展為例,目前,各級政府對于基層的文化建設都十分的重視,通過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加強文化下鄉建設的基礎,讓廣大的農民群眾更好的享有群眾文化活動的成果。然而,在鄉村文化節展示的過程中,很多農村群眾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缺乏自我展現的平臺與活動載體。為了更好的讓人民群眾參與到鄉村文化建設和表演中來,使之能夠成為人民群眾中心目中關注的焦點,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地方政府結合市里的宣傳、廣電、農業局等部門聯合組織鄉村文化藝術節,多部門的聯動,使之以農民為主角,更好的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展示當地農民的風采。經過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活動:
一是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作為鄉村文化藝術節的開幕式,更好的地方特色展現讓當地的老百姓更易于接受,使之能夠成為文化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一個重要平臺,為鄉村文化藝術節開好頭。二是舉辦了鄉村文化藝術節的戲曲歌曲演唱比賽,參賽者可以不限年齡、性別以及參賽曲目種類的要求,更好地調動了農民群眾直接參與鄉村文化藝術節的熱情,讓自己都能成為主角。三是通過挖掘農村當地絕活的展示,對特殊的才藝進行了一定的展演,這樣保證了絕活的傳承。四是有效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推動鄉村文化藝術節的傳播。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發展平臺,讓很多周邊的農村百姓足不出戶,既可以了解鄉村文化藝術節的實際發展形式、展演節目等情況,更好的關注到自己身邊的娛樂項目中來。在展示過程中更好的實現了文化展演活動,通過自上而下的選拔,做到村鎮的老百姓自我選拔、自我排練,將能夠代表本村最有實力的節目放到展演中來,更好的實現了優中選優的效果。六是加入了網絡評價環節。將老百姓最喜歡的節目等評價應用到了網絡投票當中,使人民群眾更多的關注到了鄉村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中來。
2鄉村文化藝術節的主要特點
2.1規模大,范圍廣
鄉村文化藝術節的展示參與人員較多,力量也較強,通過引入專業的表演團隊,更好的將節目的設置與人民群眾的參與等活動加入進來。同時,加強鄉村文化藝術節的時長。可以通過近半年的基層選拔、展演等各種活動,使多數的農民群眾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
2.2以農村人民群眾為展演主體
鄉村文化藝術節在傳統上認為是特色節目的展示,與人民群眾相對來說距離較遠。但是在目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人都有希望展示自己的技藝。在這個情況下,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熱情,良好的實現展演的廣泛性,通過基層的展演進行一定的選拔,結合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讓人民自己錄制節目進行相應的選拔、投票等活動,使得鄉村處處都變成舞臺和節目的展演排練現場,更好的調動了基層的群眾文化活動積極性。
2.3農村特色強
在文化藝術節的展演過程中,很多節目都是農民自討自演的,更貼近農民的生活,關注其日常身邊的小事,反映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我國鄉村農民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當中的雙豐收,使得觀看文化藝術節展演的群眾樹立了信心。同時,藝術節的展演將通俗和藝術相結合,實現了娛樂與觀賞的雙體驗。
2.4將先進的生態文化理念引入其中
鄉村文化藝術節更好的為了營造其文化傳承的目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重要的展演節目。更好的通過綠色生態文化建設的宣傳,為當地地域特色傳承,加強文化宣傳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3鄉村文化藝術節成效分析
通過鄉村文化藝術節的舉辦,通過總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體有以下幾點:
3.1有效的豐富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化成效
通過舉辦鄉村文化藝術節,更多的農村文化活動得到了挖掘。村民們將自己的才藝進行展示,自編自演,良好的滿足了鄉村文化需求。通過文化的富足,使得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在經濟建設方面,更多的是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找到了落腳點,寓教娛樂,讓村民的思想在文化活動當中有所提升。
3.2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意識,培養鍛煉了文化下鄉的骨干
通過文化展演活動,更好的挖掘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節目將鄉村文化藝術節的形式進行了良好的傳承,也為后期的文化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3提升了村民的文化品味
通過鄉村文化節積極健康向上形式的展示,為村民的文化品味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思想進行了提升。通過廣大村民的觀看,使之對文化節目有了更多的認識,為新農村文化的品牌提升創造了基礎。
4鄉村文化藝術節建設實踐當中的思考
4.1要充分調動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主旋律
豐富多彩的文化,能夠有助于實現農民群眾的價值觀提升,更好的通過精神紐帶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通過正能量的宣傳,更好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讓農民進行經濟建設更加有動力,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
4.2要加強特色文化的挖掘
鄉村文化藝術節這個特色品牌更多的應弘揚當地特色和農村文化。各地都具有很多的文化特色產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也極具挖掘特色。如對于地方戲劇等形式的挖掘,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平臺,可以有效的實現廣泛的傳播。對于推動當地文化傳承、加強文化宣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3要不斷的豐富形式創新,發展內涵建設
在目前群眾文化開展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文化內涵的創新活動。農民群眾既是文化活動的主體,也是文化的創造者和受益者。其良好的感知力對于推動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鄉村文化藝術節應在開展鄉村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同時可以應用良好的互聯網、信息化等方面的技術,更好的實現鄉村文化的推廣。應創新發展機制,防止傳統的模式對現代群眾文化發展的制約,更好的解放思想,讓人民在活動中加強文化教育、科學普及以及藝術培訓等方面工作,更好的提升我國居民的根本素質。
4結束語
鄉村文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基層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農民群眾能夠在鄉村文化藝術節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落腳點,為提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謝安良,周建華.市民文化藝術節:讓城市更文藝讓生活更詩意[J].寧波通訊.2016(24)
[2]張倫.一二九團休閑農業文化藝術節迎客來[J].中國農墾.2017(02)
[3]謝秀瓊.市民文化藝術節滿意度調查分析與提升對策[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5(08)
[4]本刊編輯部.寧波市第二屆市民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J].寧波通訊.2015(19)
[5]龍偉.天道酬勤自強不息共筑全面小康夢[J].涼山文學.2016(06)
3411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