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珊
摘要:環境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環境工程研究與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促進作用,要實現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必須重視并發展好環境工程,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于生態的認識不斷提高。我國的國情較為特殊,很多地方由于自身的需求而大力發展建設工程,而這些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也帶來了不少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研究環境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十分必要。本文對環境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工程;生態環境;關系;
引言:
隨著環境工程的不斷更新,立足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需求,中國需積極創新生態環境管理技術,基于現代工業建設和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合理運用水資源、環境資源,注重環境工程建設,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促進作用。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快速提高,很多人也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日趨嚴重,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對此,環境工程研究與建設得到了廣泛重視,它的應用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自然環境,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目標。
1生態環境問題的基本狀況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式并不是十分的樂觀,如果從整體上來看,全國的生態環境破壞越來越嚴重,其破壞的程度也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其主要的表現有森林資源和草原上的植被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損害,生態功能退化現象十分的嚴重。尤其水水土流失和土地鹽堿化特別嚴重,在這一過程中所出現的人和生態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嚴重。地下水位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下降現象。同時,生態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弱,在這一過程中因為海域污染十分明顯,沙塵暴出現的頻度也越來越高,這樣一來也給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2環境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
環境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有很多共相似的特征,例如:兩者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資源,重點都在于協調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和效益。在運用原理方面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環境工程運用環境學科、工程學、生物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理論方法,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工程學等相關學科原理,兩者之間是互通的。
環境工程建設以及生態環境兩者具備共同點,同時也有所差異性。主要由于環境生態工程的著眼點在于長久性的生態改善,但是,環境工程建設相對而言更加重視治理末端的生態污染,它的目標是更加詳細具體的,雖然見效快但卻缺乏長久的成效性。與此相比,環境生態工程更重視確保平衡的能量循環和物質循環,重點是消除累積性的生態污染。由此可知,雖然環境生態工程歷時較長,見效也相對緩慢,但是這類工程卻能起到長久性的治理效果。此外,環境生態工程相比于環境工程也更能避免各區域的生態破壞。生態破壞都是很難徹底避免的,只有加強整治才能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并且防止水土流失。
3影響環境工程建設的主要原因
3.1經濟發展原因
經濟的發展是要以自然環境的開發和利用為主要的基礎的,二者之間是存在著非常大的聯系的,同時二者之間也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在充分的保證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必須也要將環境保護當做一個重點的內容。但是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當中過于重視經濟發展,對環境保護卻相對較為忽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3.2生態環境原因
自然生態環境管理和保護是非常關鍵的工作之一,這項工作的難度相對較大,生態環境本身具有非常強的不可控性,采取人為方式對其治理相對較難,比如自然災害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等等。目前,全球變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全球的氣候都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這也給我國的環境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甚至還在某些地區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生態破壞現象,這樣也就使得生態環境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惡化現象。
3.3生產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相關的生產工程建設隨之大力的發展,由于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自然、經濟資源的不平衡,加之各地的發展形式和發展內容的多樣性,總體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態不高,如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產業在我國的產業結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些產業的存在,其生產過程必然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有的地方較為注重擴大生產規模,忽視對環境的保護,造成了環境的破壞。
3.4環境工程自身的原因
除了上述影響原因之外,環境工程建設自身一些原因也制約著環境建設工程的質量。這些原因包括,環境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環境工程建設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環境工程的建設和發展。當前,我國環境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相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4完善的相應對策
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短時間內就無法復原,人類生存也會不斷受到威脅。所以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注意自然環境的合理利用,以促進二者不斷協調同步發展。人類應該敲響警鐘: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越,那么環境的破壞會反過來影響人類,威脅人類正常的生活。很多地區長時間以來受到了多種方面的人為破壞,生態環境不斷受到破壞,其中不乏物種的匱乏和人居環境的破壞。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需要采取一切措施來制止破壞生態的任何行為,其中建設環境工程以及生態工程變得尤為重要。只有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完善環境工程建設,才可以加強對于生態的保護,逐漸修復破損的生態環境,保持環境的完整性。
4.1合理開發利用新能源
我們要不斷致力于解決生態破壞問題,保證給人類一個優美的人居環境。為了達到最優質的實用效果,我們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要不斷開發利用新能源。根據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大部分的垃圾和廢棄物并沒有得到合理的再次利用,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垃圾越堆越多,環境問題不斷出現。但是很多發達國家都具備利用可再生的二次能源的能力,我國應該向他們學習,不斷完善二次能源再利用問題。不僅要合理開發新能源,還要對廢棄物進行二次有效利用,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4.2強化保護環境的意識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只有認識到環境建設的重要性,人們才能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肩負起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加大日常宣傳力度,為居民傳授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并鼓勵人人都要參與到環境工程建設中來。
4.3完善相關環評體系
根據我國環境問題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對于生態環境的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相關部門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建立健全相應的環評體系,保證生態環境的有序發展。在一定范圍內,適度的開發利用生態資源,保證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完善相應的環境監管體系,保證各個企業能夠遵守規則,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機械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工程與生態環境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環境工程研究與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促進作用,要實現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必須重視并發展好環境工程,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環境工程建設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穩控環境污染現狀,減少企業污染排放,改善目前人居環境,美化現有生活環境,保持環境與經濟共同繁榮發展。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負責人員更要合理優化配置環境工程建設中所需要的資源,嚴格把控環境質量關,避免環境受到破壞,保證環境工程建設質量齊升。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對策[J].城市建設.2015.
[2]楊淑芳.認識環境影響評價:起跑線上的保障[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2014.
[3]孟偉,傅澤強.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
23525005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