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基礎課教學部 廣東 廣州 510900)
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是影響啦啦操比賽的關鍵因素,而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又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怎樣克服不良因素對啦啦操運動員表現力的影響,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是啦啦操教練在訓練中應該關注的問題。
從狹義上來說,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是其利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和一些面部表情來將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的能力。平時所說的啦啦操隊員的整體表現力主要是指啦啦操隊員精神、氣質和動作的集中體現,從宏觀上來說,啦啦操運動員的整體表現力大致可以分為4個方面,即:相關技術的完成程度、整體動作的編排與設計、團隊合作以及整體印象。其中,相關技術的完成程度是體現啦啦操運動員整體形態以及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整體動作的編排與設計能夠有效體現啦啦操運動員的創造以及難美性。團隊合作是看啦啦操運動員的團隊精神,主要通過動作的整齊性與一致性來表達。總體印象是看啦啦操運動員自身的穿戴和個人藝術素養。這四個方面是構成啦啦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啦啦操運動員想要擁有好的藝術表現力,需要著重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總的來說,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啦啦操分為兩類:第一類:技巧型啦啦操,這種啦啦操比較傾向于表現啦啦操的技巧性,會在啦啦操中加入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第二類:舞蹈型啦啦操。舞蹈型啦啦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花球啦啦操。
花球啦啦操將爵士舞和街舞的相關理念結合到一起,注重視覺效果的表達。在花球啦啦操比賽中,運動員需要在比賽全程使用花球,并利用花球來做一些舞蹈動作,由于整個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花球顏色,同時啦啦操運動員的隊形也會發生相應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會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
(2)街舞啦啦操。
街舞啦啦操主要是將舞蹈的街頭風格融入其中,關注啦啦操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整體節奏的把握性以及舞蹈動作的創意性。與此同時,街舞啦啦操中還融合了一些體育動作,像跳躍、加速以及停頓等。
(3)爵士啦啦操。
爵士啦啦操是將不同類型的動作編排到一套舞蹈上,關注的是啦啦操運動員對不同類型動作及技巧的掌握能力以及整套舞蹈的表達能力。掌握技術要領和整套舞蹈動作的配合是爵士啦啦操的重點。由于爵士啦啦操是將不同類型的動作組合到一起,在表演中會進行不同類型的切換,因此爵士啦啦操考驗的是啦啦操運動員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舞蹈動作的統一性。
(4)高踢腿。
高踢腿在動作上的具體表現是一只腳持續與地面接觸,用另一只腳向上踢。該類啦啦操主要以踢腿動作為主,主要是體現啦啦操運動員踢腿動作的藝術性及多元性。一般來說,一套高踢腿啦啦操中,踢腿動作不能少于80%。正是由于這一特點,這種類型的啦啦操被稱為高踢腿。
啦啦操運動比賽在比賽時間上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集體項目的比賽時間要在1分45秒到2分30秒之間,而雙人項目的比賽時間最多是1分30秒。雖然比賽時間相對來說不算久,但啦啦操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身體會受到拉伸,比賽過程中還會因運動產生乳酸,乳酸是酸性物質,如果啦啦操運動員分解乳酸的速度趕不上產生乳酸的速度,就會使自身肌纖維的收縮力有所下降,影響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容易產生體力不支的現象,進而影響運動員的動作表達。這種情況,在很多運動員身上都會發生,啦啦操運動與其他運動不同,啦啦操運動需要將“美”融入其中,不僅需要運動員有很強的忍耐力還需要運動員掌握很多技巧動作。在啦啦操成套比賽項目中,就會涉及到托舉、拋接以及翻騰等技巧動作,這就需要啦啦操運動員具有很高的身體素質。通常來說,啦啦操運動員比賽最后的面部表情是一個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具體體現,從一個啦啦操運動員在比賽終止時的面部表情狀況,可以看出這個運動員對這場啦啦操比賽的承受力是怎樣的。由于啦啦操是一項具有極強難美性的運動,因此啦啦操運動員不僅要有很強的耐力,來幫助自己獲得力量,穩定速度、保障身體協調還需要將自身的氣質美、節奏美和韻律美表達出來。
從多次啦啦操比賽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啦啦操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都會產生一些身體機能反應,具體表現為:心跳速率加快、呼吸頻率增大以及收縮壓升高等身體生理反應。由于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不同,出現這些反應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在比賽正式開始前才會出現,而有些啦啦操運動員在比賽開始的前兩天就已經有相關反應出現了。因為是在比賽之前出現的這些生理反應現象,所以被稱為“賽前狀態”。賽前狀態的具體表現有:運動員脾氣容易暴躁,對比賽的精力不集中以及反應緩慢等。這些因素容易遭成啦啦操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錯誤動作,從而影響整體的比賽效果。
啦啦操運動員的個人能力和技術水平具體表現在運動員對成套舞蹈動作的掌握能力以及對高難度動作的完成能力。作為其表現力的影響因素之一,必須不斷加強其成套舞蹈動作的完成能力。想要完美的完成一套啦啦操動作,在個人專業技能基礎上不斷提升其舞蹈感染力及表現能力,提高啦啦操運動員整個團隊動作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作為啦啦操運動員表現力評判的主要因素,其舞蹈技術高低客觀上決定了得分情況。一般來說,會占到整套啦啦操評分規則的30%。對于舞蹈動作、技巧動作考驗的是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及清晰性。較高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能保障啦啦操運動員對整套舞蹈動作收放自如,將動作的流暢性和優美性以及節奏性更好的表現出來,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個人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是提高其藝術表現力的一個關鍵途徑。
由于啦啦操比賽不是一個人的比賽,也不是依靠一個人就能獲勝的比賽,因此,啦啦操比賽除了看重個人能力外還看重啦啦操運動員的團隊合作能力。主要體現在團隊成員之間動作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啦啦操運動員需要在播放音樂時,做到動作整齊,節奏相同,在隊形上也要盡量保持距離相等,在視覺上給人整齊的感覺,以此來提高啦啦操隊員團隊的整體表現力。想要保證整個團隊動作的協調統一性,需要前期進行不斷地練習,并且盡可能地提高每個隊員的動作技巧水平,團隊中任何一個人的動作與團隊整體的動作不相符,都會影響整體的比賽效果。除此之外,想讓團隊在視覺上獲得更好的統一性,除了要關注隊員動作是否整齊外,也需要將注意力放到在一些細微之處,例如,隊員的身體形態、服裝搭配以及面部表情等。極可能的完善每一個細節之處的整體性與一致性進而提高啦啦操的藝術價值。
啦啦操運動員的個人素養具體表現為專業知識素養和藝術素養。從現階段情況來看,啦啦操運動員僅僅具備基礎的舞蹈水平以及情感表達能力,但是對于其客觀理論了解甚少。不能理解啦啦操的真正理念,從而導致在比賽時無法真正投入感情。啦啦操的比賽規則不是長久不變的,通常來說,每過四年,就會對啦啦操的比賽規則進行一次更新,啦啦操運動員需要在現有比賽規則的基礎上實時更新自己的理論觀念,以便于更好的把握比賽重點。同時啦啦操運動員還需要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啦啦操比賽通常都是伴隨著音樂進行的,只有具備良好的音樂感知能力,才能在比賽中更好的掌握音樂節奏,提高成套動作的藝術表現力。
一直以來,環境對人生存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啦啦操比賽也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賽場周圍環境也影響著啦啦操運動員的發揮表現力。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臺下觀眾的影響。例如,在自己的隊伍上場比賽時,如果聽到臺下觀眾的加油吶喊,就會使運動員產生興奮心理,這種興奮心理可能會給運動員帶來鼓勵,也可能會給運動員帶來壓力。除此另一方面是對手的狀態,如果對手的賽前狀態特別好,另一隊伍可能會產生壓力。因此,賽場環境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影響是好還是壞,主要還是要看運動員個人的心理素質。
啦啦操是將舞蹈與體育結合到一起的一項運動,因此除了啦啦操動作的技巧性外,多樣化的舞蹈動作、舞蹈技巧也影響著啦啦操運動員的表現力。在進行舞蹈動作編排過程中,要與所選音樂相符,同時要使編制的舞蹈動作具有較強的個人特點,盡量使用原創動作。
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是其能否順利完成一場比賽的關鍵,想要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僅僅依靠一時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一個長久性的訓練。因此,需要針對每一個啦啦操運動員的不同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在既定的訓練計劃中提倡其身體素質、身體表現力等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的加強某一方面的練習。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可以提高其藝術表現力,從而保證其在比賽中可以更穩定的進行高難度的表演。
定期對運動員進行理論上的心理疏導是很有必要的,應該為運動員安排一些心理課,交給他們調整緊張心態的方法。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實踐中鍛煉啦啦操運動員的心態。可以為啦啦操運動員們安排一些模擬比賽,幫他們克服賽前的不好情緒。也可以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一些級別較高的比賽,幫助他們在多次實踐中體會不同的賽前環境,讓他們學會根據不同的環境,找到調整自己的比賽狀態的方法。
啦啦操教練應為團隊運動員制定周密的訓練計劃,利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結合輔助器材的使用,幫助運動員提高其個人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與此同時,要對運動員的訓練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定期更新訓練計劃,針對他們較弱的地方要加大訓練強度,以便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加大對運動員個人素養的培養主要從提高其知識素養和藝術素養兩方面入手,通過加強對啦啦操運動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來提高其知識素養,具體方面包括,對成套啦啦操音樂編輯的學習以及對成套舞蹈動作的學習。通過讓啦啦操運動員學習不同類型的舞蹈,來培養他們的舞蹈編排能力,進而提高其藝術素養。
綜上所述,啦啦操運動員在表演的過程中會受各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要想將啦啦操運動員的藝術表現力達到最好,對每一個影響因素都提出相應的對策,并在實際情況中加以實施。我國啦啦操運動員的藝術表現力得到提高會使其整體比賽水平有所提高,從而推動我國啦啦操運動向更遠的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