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西縣紫來學校 甘肅 定西 748100)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體育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競技體育發展受到了關注和重視。在此背景下,中小學課余體育作為體育人才培養的關鍵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其是實現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索避免課余體育訓練沖突與尷尬的策略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值得深思。
體育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優秀運動員的培養屬于一項系統性工程,其具有長期性特征。最短的時間內培養優秀的運動員也需要5-8年,最長可達到10年或者15年,所以需要經歷比較漫長的過程。在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要想為國家輸送體育后備人才,所產生的效益很難在學生在校期間實現,通常要過很長一段時間,在學生離開校園時可獲得。但是部分學校急于求成,為了在短時間內促使學生獲得理想的成績,采取了拔苗助長的措施,不僅會影響體育訓練效果,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毀掉運動員的前程。一般來說,具有運動潛力的運動員,在中小學階段便可表現比較高的水平,但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對其發展產生阻礙作用,很難使得其達到更高的境界。如,受到早期專項化因素的影響。從現階段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現狀來看,其不僅未立足實際,對訓練目標進行科學的樹立,而且在訓練方法上也缺乏科學性,其中最大的缺陷為沒有對長遠效益進行充分考慮,對其關注度不夠。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更多的是追求低級別的競賽成績,限制了運動員的發展。在設定訓練目標時,更加傾向于短期目標的確立,一般都會以近期區比賽為主。當比賽結束之后,其相關的訓練也會隨之停止,不利于真正提升運動員的體育水平。同時,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方法與系統訓練原則是背道而馳的,使得短期行為比較凸顯,造成了長遠效益與短期行為的沖突。
在新時代背景下,知識經濟受到了關注和重視,并且價值越來越突出。在該環境下,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發生了改變,表現了對具備創新能力、高超智能人才的強烈需求。在體育人才方面亦是如此,期待著復合型人才的出現。在中小學學生在校期間,部分課余時間用來訓練,或者參加各種比賽,致使學生文化學習投入時間有限,很多學生的文化水平不夠理想,甚至是付出了荒廢學業的代價,使得學生知識單一化,缺乏完善的知識體系。近年來,雖然國家進行了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因為中小學生運動員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訓練等因素的影響,很難發揮實際作用。與普通學生相比,雖然學生運動員具有在運動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在其他方面其發展腳步是比較緩慢的。如,知識匱乏、眼界不夠開闊、技能單一等,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標準是不符的,在未來發展中也難以保證其良好的適應社會。
當前,對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提出了新要求,強調要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通過科學且系統的訓練,能夠在整體上優化訓練成果,為現代競技體育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從各個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來看,其還未達到此標準,主要是因為其難以滿足配備專職教練員的需求。在實際訓練中,主要是由進行體育教學的教師進行訓練。但是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教學是存在很大差異性的,體育教學針對的是全體學生,而體育訓練更加偏向于對具有運動潛力的學生進行再訓練和塑造,這是很多體育教師無法有效完成的。在進行課余體育訓練時,訓練手段是否科學合理與對初級運動員的培養成效息息相關。合理可行的訓練目標,關系著學生運動員的長遠發展。心理訓練工作質量的高低,也與學生運動員成績具有較大的關聯性。而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該方面的專業知識,訓練能力也有待提升,不能確保課余體育訓練的科學性,很難實現預期的訓練效果。
隨著時代的進步,體育事業蒸蒸日上,使得體育項目與日俱增,呈現了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訓練項目有限,與當前的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呈現不適應性現象,沒有緊跟經濟體育發展趨勢,缺乏先進性,不利于學生運動員的全面發展。現階段,在中小學課余體育項目訓練中,其通常是以游泳、籃球、足球為主的,很少設置跳水、競技體操等項目。即使是針對于我國優勢項目乒乓球,有很多中小學也沒有開設,制約了訓練水平的提升。可見,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在項目布局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沖突和尷尬,有待改善。
與普通學生不同,學生運動員不僅要進行體育訓練,而且還需要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其也面臨著選擇,努力訓練獲得理想的體育成績,二是考上好的大學。這就造成了中小學學生運動員學習與課余訓練的矛盾。在人的發展中,進行知識的積累和沉淀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學生運動而言,需要經常性的參加體育訓練,而且要想獲得良好的效果,應以系統性訓練為主。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學與訓”的矛盾。在中小學體育訓練與文化課學習中,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未提起對文學知識學習的重視度,加之學校的相關管理工作沒有落實,難以保證學生運動員的正常學習時間,致使學生長時期缺少“文化營養”,不利于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在學生運動員比賽時期,會落下很多文化課,很少有時間進行知識的彌補,造成了體育訓練和文化知識學習的沖突。
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充足資金的支撐,主要是需要建設場地、提供設施等,其是否完善直接關系著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情況。從當前來看,還存在對中小學課余體育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與預期的設施、場地等建設要求不符,與實際需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阻礙了課余體育訓練水平的提升。即使針對此方面制定了相關的規定條例,如《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但是經費的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不利于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也容易降低學生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積極性。
在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存在著多種矛盾與沖突,不僅會對訓練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還會阻礙學生運動員的全方位發展。因此,應該注重相關矛盾的解決。具體而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確保目標定位準確。在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過程中,目標的設置屬于重中之重,是體育訓練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立足學校實際,進行目標的定位。若是單純制定獲取成績的目標,可能會實現短期的效益,但并不利于課余體育訓練的長遠發展。而以培養和輸送人才為出發點設計訓練目標,可為社會、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收獲長遠效益,既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又能夠使得中小學在課余訓練的路上越走越寬;
(2)為了推動學生運動員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促使各項培養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還需要制定人才輸送網絡體系,站在整體角度,實施學生運動員合理分流。在課余體育訓練與人才培養階段,應該注重高質量體育人才的培養,大力向專業運動隊輸送人才。針對于沒有進入專業隊的人員,應該為其創造和探尋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使其日后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3)配備專職教練員,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在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教練員作為重要的主體,其專業素質與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訓練成果。要想避免科學訓練與教練員水平的沖突,應該做好課余體育訓練員的引進工作,適當提高準入門檻,不僅要求其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而且還應該具備超高的專業技能,以促使各項課余體育訓練活動高效進行,提高訓練水平。例如,在專職教練員的引進方面,可引入專業運動隊退役的運動員,他們的訓練經驗和技能都能夠達到一定標準,對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效果的增強具有重要意義;
(4)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之所以效果不佳,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為缺乏對其正確的認識,對其重視度還不夠。意識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所以在優化課余體育訓練效果環節,首要是的從思想層面進行改變,全方位的了解課余體育訓練,擺正其在中小學體育教育中的位置,明確其屬于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為國家競技體育服務的,并加大經費投入,對相關體育設施進行完善和健全,滿足不同的訓練需求。在開展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時,應該從國家競技體育標準和要求出發,不僅要實現對學生運動員的系統性訓練,還需要拓展訓練內容,使其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對學生運動員進行不同方面的訓練,在整體上提高其體育水平。例如,應該將羽毛球、乒乓球、跳水等項目納入其中,確保訓練內容的全面性,進而提升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項目布局的科學性,為國家培養高質量、高品質的體育人才。
總而言之,在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其訓練陷入沖突與尷尬的境地,制約著訓練效果的增強。因此,為了實現良好的課余體育訓練、化解長遠效益與短期效益、科學訓練與教練員水有限等矛盾,應該積極轉變理念,強化對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認識,并加大投入,樹立合理的目標,以促使相關訓練活動又好又快進行,全方位提升學生運動員體育水平,增強其體育技能,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