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教學技能是師范院校檢驗學生教學能力的重要標準,研究體育專業(yè)學生教學技能的習得,對培養(yǎng)體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學能力至關重要,研究體育教學技能習得的路徑,能夠讓更多體育人從“會運動”向“會教”轉變,對未來體育教師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微格教學明顯能夠提高動作示范的規(guī)范性、課堂講解的正確性、課堂導入形式的多樣性以及課堂組織中隊列隊形的規(guī)范性。微格教學將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技能分類之后進行單獨的針對性認知、學習和領悟,加強每項技能的掌握能力,從而整體提高教學水平。
微格教學在一定基礎上確實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技能水平,但同時也暴露了微格教學存在的問題。學生對微格教學認知不透徹,概念意識模糊,不能保證有質量完成教師安排的課后任務;課后既不進行反思回顧,又不針對反饋,提升教學技能能力水平堪憂;學生在針對利用場地設施這一問題上一方面是不會充分利用場地,一方面是運用場地設施不充分,從而對于微格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有所限制;除此之外課堂人數較多,導致個人所被分配實踐操作時間不夠,同時也因為人數過多教師指導有限,無法顧全所有,針對性也相對減弱,另外由于教學內容多顯得有點零散,導致學生微格教學能力提升效果不明顯。
進行微格教學時可采取小班制教學,一方面人數少便于管理,清楚學生個體情況,直觀發(fā)現個體問題,指導的針對性也相繼提高,另一方面學生課堂可分配的實踐操作時間增多,有利于對微格教學的認知與學習。此外,積極認真做好評價反饋工作,對于教師課后安排任務保證有質量有數量的完成;教學內容學習也稍微調整流程化,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會出現零散,學生知識掌握不到位的情況;最后課程學習中充分利用場地設施,或者學會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學習。
教學設計學生明顯掌握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堂設計、教學評價、教案撰寫、說課稿編寫等能力。其中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堂設計3方面的能力提升效果最為顯著。設計是一堂課的靈魂,在課程開始以前,通過教學設計將課堂教學流程的藍圖繪制下來,不僅僅是一個充足的準備,同時也是一種預料,針對未來課堂可能會發(fā)現的事情進行一種預測。
教學設計主要的兩大問題就是對于教學設計技能掌握不夠和專業(yè)理論知識不扎實。主要體現在對課程結構的把握不到位,經常出現結構混亂,邏輯順序錯誤的狀況;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夠新穎,一成不變的數數報團熱身跑、不變的仰臥起坐身體素質練習、組織形式傳統(tǒng)四列橫隊亙古不變;在撰寫教案上書寫流程不清晰,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不分開,重難點模糊不清,即使進行片段式的教學時也出現掌握準確率過低的現象。
針對教學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應該自覺提升自身專業(yè)理論知識儲備;一方面了解把握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理論與教學設計實踐操作合并進行,邊學習理論,邊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操作中;多進行教案的撰寫練習,積極與教師探討學習,發(fā)現問題所在及時改正;課后多觀摩學習優(yōu)秀教學案例,發(fā)現創(chuàng)新點,結合自身所學知識,以新創(chuàng)新。
模擬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內容安排、課堂組織調控、隊伍調動、體態(tài)語言表達能力。但對于時間與空間的掌控還有待高。
模擬教學過程中對于時間的把控場地設施的調動安排以及課堂氣氛的帶動存在較大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在模擬教學的課堂教學開始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充分還有教學經驗不足造成,除此之外大部分同學表示模擬教學對于自身的教學技能提升確實有實質性的幫助,但由于模擬教學實踐的安排時間過短,即使采取小班制教學,也無法充分在模擬教學中鍛煉教學能力水平,無法適應模擬的環(huán)境,同時教師的指導也受時間的影響針對性不突出,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效果。此外學生態(tài)度有所消極,教師安排課后自主模擬教學練習也收效甚微;在進行模擬教學中教材內容受限,過于單一,一般都是傳統(tǒng)熱門項目,比如:單手低手上籃、排球雙手正面墊球。
在前期準備中多觀摩借鑒優(yōu)秀案例,認真了解學習教學內容知識,完善課堂設計內容,充分思考如何利用有限場地設施完成課堂教學,注重調動課堂氣氛小技巧;之后多磨課多練習,在模擬的環(huán)境中進行無“生”練習,同時在進行課堂演習時關注時間的安排,形成時間觀念;其次模擬教學時間較短,為彌補這一缺憾,可借助錄像等方式記錄模擬教學課堂,在認真完成課后任務后,觀摩反思,發(fā)現自身存在問題,及時與指導教師溝通探討并加以改正。
教學技能比賽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課堂組織、時間場地調控、課堂應變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學設計、安全隱患防范、教態(tài)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相對應的提高,可見教學技能比賽是一種從身心多方面進行磨練的且極有成效的方法。教學技能比賽是一場激烈競賽,又是一節(jié)普通的課堂,但針對這樣一節(jié)課一步步從教材、學情分析再到課堂設計再到真正進入課堂等等,環(huán)環(huán)緊扣,缺一不可。
我校教學技能主要分三階段:第一小組模擬教學競賽、第二院級教學技能比賽、第三代表學院參加校外比賽。階段性的競賽,很好的提升了同學教學技能各方面能力。而在比賽中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身心理素質太差,在教學時說話結巴,手腳發(fā)軟,從而導致教學時出現遺漏或練習方式穿插的現象,另外在進行說課時瑕疵很大,無法聲情并茂,語言流暢的完成說課。課堂中隨機應變能力較差,無法應對突發(fā)情況或者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情;前期準備不充足,沒有充分考慮突發(fā)事件,缺乏經驗。部分同學設計合理但自身專業(yè)知識較為薄弱,無法正確表達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從而目標達成效果大打折扣。少部分同學會出現設計偏離課堂內容的情況。
(1)多練習多磨課。
教學技能比賽,是一種對自身教學技能各方面的競賽,當課堂設計完成時就要對于課堂模擬的練習,學會去磨課,去思考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同時練習與磨課能夠培養(yǎng)時間觀念,對時間產生敏感,自然也就把握了時間。
(2)觀摩優(yōu)秀案例,積累教學經驗。
借助互聯網或書刊等學習優(yōu)秀教師教學方法,取長補短,汲取前輩優(yōu)秀教學經驗,結合自身問題及時改正。
(3)加強自身教學能力。
學習專業(yè)知識,夯實知識儲備,模擬練習口語以及肢體語言的表達,糾正自身體態(tài)與語言表達水平。
教育實習在教學過程中各方面得到均衡的提升,特別針對課堂組織調控和安全隱患防范能力提升空間大。教學實習比模擬教學更實在,比教學技能比賽更加豐富真實,在實習過程中真正走進課堂,真正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同時也真正去學會熟知教材的特點。
雖然實習是一個真正的磨煉廠,但仍然存在問題。實習學校場地與設施不完善,無法正常進行豐富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形式一成不變,內容單一無新意,無法正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據調查部分同學在實習學校教學內容一成不變,周而復始,特別是初三年級學生,受中考影響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排球、跳繩、耐力進行。課堂創(chuàng)新技能和課堂設計與評價技能也被限制發(fā)展。另外實習學校教師指導工作不明確,給予指導意見較少。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是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不了解,從而影響課堂所要達到的效果;教材知識了解不到位,各中小學對于教材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因為對教材信息了解不透徹,導致課堂教學時學生對于一些運動認知模糊不清晰;興趣是學習的引線,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最根本就是從課堂氛圍出發(fā)。但據調查課教學過程中無法正確掌握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缺乏。整堂課下來,學生沒有快樂的表現,并且自我否定,不發(fā)揮真正實力,把學習任務當做牛鬼蛇神,抱怨不停。
教育實習前期做足充分的準備,了解教學階段學生主要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該階段教材內容與要求;多看課在教課,多觀摩實習學校教師教學的特點與方法,記錄對比,選擇正確且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習課堂氣氛帶動技巧;在真正進入課堂前多磨課練習,多考慮課堂設計,與指導教師多交流。課堂中主動發(fā)現不足之處,記錄并在課后詢問指導教師意見及時改正。學會創(chuàng)新,利用有限場地設施條件完成課堂教學。
人才培養(yǎng)重中之重是提升其教學技能水平,而習得教學技能的路徑有很多,“微格教學”使學生了解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要求;“教學設計”學生學會了設計教學目標、了解教學流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預測突發(fā)事件;“模擬教學”雖在“虛擬”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但學生完成了“從學生向教師”的身份的轉變,感知課堂、感知時間、場地、空間和教學氛圍等;“教學技能比賽”,充分調動學生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積極性、提升課堂的組織能力、場地器材合理調動的能力、臨場應變、說課等的能力;教育實習,則是面對真實的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讓更多同學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也讓同學在此過程中,真正感受教學技能的提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不可少,更加重要的是:學生主動、積極的、花時間投入練習;教師也要耐心地進行指導、也需要必要的教學管理措施和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