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琳
摘 要: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是中職學生必修的重要課程。由于中職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文化素養以及企業生產任務等原因,他們在實習期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協調和解決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安排老師駐企現場指導和管理。
關鍵詞:中職學生;實習;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加之體制機制等多因素的影響,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在結構、質量、水平上出現了不完全適應的情況。因此,各院校探索了多種辦學模式,比如:訂單培養、師資互兼互聘、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該模式促進了職業教育與企業用工的深度融合,同時也促使職業院校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質量。而校企合作的有效推進和進一步深化,良好的實習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實習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中職學生通過2年的在校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足以滿足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但由于他們年齡大多只有16-18歲,思想和心理尚未成熟,社會生活經驗缺乏,對處理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人際關系矛盾欠缺方式和方法。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地方,且生產任務有一定的強度,當初出茅廬的學生到了企業實習后,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應現象。如果未能及時得到引導、糾正,他們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和思想上的問題,甚至是過激的行為。而學校老師不僅掌握著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接受過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而且有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工作經驗,經常接觸到各種情況的學生。如果由老師做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則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容易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因此,學校安排老師駐企管理學生實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本身特點
1.中職學生生源復雜。中職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各種原因,中考成績不理想,無法升入普通高中或者沒有參加中考,不得已進入中職學校的初中生或具有初中同等學力的學生。他們很多時候一有時間就低頭玩手機,普遍厭學,理論知識、自制力較差,紀律意識不強,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甚至是屢教不改的問題生。雖然經過了2年的在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文化基礎課的學習和訓練,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但是職業文化素養仍舊較低。
2.中職學生心理素質參差不齊。中職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因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都被爺爺奶奶或父母嬌慣、溺愛,他們常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理智性差,對老師的批評教育,容易出現偏激情緒和極端的行為。而有一些學生則是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或家庭原因,疏于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導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們親情缺失,時常情緒低落,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在公共場合中經常表現出膽小、怯懦和自卑的心理。
(二)環境及主要任務要求的變化
學生從學校到企業實習,他們所處的環境由熟悉的校園變成了陌生的企業,身邊的人際關系由老師、同學變成了領導、同事,自己的身份由原來的學生變成了員工,紀律管理制度由校紀校規變成了廠紀廠規,任務則由學習變成了工作。這一系列大的變化不論是從心理還是身體,都讓學生一時無法適應。
(三)實習管理老師本身素質要求
老師是學生在校時除同學之外接觸最多、最信任的人。在企實習期間,學生遇到困難或思想波動時,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駐企老師。而駐企老師作為學校與企業的溝通橋梁,掌握著廣泛的理論知識,也接受過相關心理學的學習,對學生的在企實習情況也最為了解。因此,駐企老師在做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疏導工作往往比企業人員更為容易開展,效果也更好。
學校向校企合作的企業派出駐企老師,開展學生實習管理工作,幫助學生了解廠規廠紀,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與身邊同事的關系,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按計劃開展生產活動,也有利于學生在企實習工作的穩步推進,同時還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二、實習管理工作的內容
駐企老師實習管理工作的扎實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按要求完成實習。駐企管理工作內容復雜,如何做到學生得到鍛煉、企業效益提高、帶隊教師素質提升,考量著每一位帶隊教師。總體來說,管理工作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生活紀律
學生到企業進行入職培訓期間,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加之對周圍環境的好奇,每天培訓結束后就有相當部分學生想到附近的市集商場去游玩。如果學生的在企紀律管理還單純的采用學校的管理方式,顯然行不通。因此,為了能有效管理學生,駐企老師需了解企業的宿舍管理紀律要求和生產安排,并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多方法結合,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筆者在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駐企期間,是以每天晚上9點查寢加蘑菇丁實習管理軟件簽到和上傳一張自拍照的方式管理。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熟記每天的查寢時間,也可以在學生遇到突發情況時,教師能根據上傳照片的周圍環境特征快速找到學生,及時進行救助。
(二)崗位紀律
學生初到工作崗位,會在學習掌握崗位操作技能上投入很大精力,未能充分關注和了解企業的車間崗位管理紀律,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性格原因,不主動與生產線骨干員工或師傅溝通交流。一旦遇到意外情況時,通常是以個人理解、認知做出不符合實際的決定。筆者駐企期間就曾遇到一個學生因睡覺遲到,就以為自己的情況屬于曠工,而沒有去上班,后來被發現及時,經過筆者和企業車間管理人員的聯系、協調才未造成曠工。因此,駐企老師要深入各車間了解學生的上班情況和崗位管理紀律,才能在學生詢問或遇到意外時準確的傳達給他們,使他們明白相關的廠紀廠規,并進行嚴格遵守。
(三)心理思想疏導
中職學生具有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因此,企業崗位的操作技能對于學生來說不是困難之事,但要讓學生按實習協議的要求在企業完成實習,則需駐企老師積極主動地疏導學生的抵觸情緒,消除不良體驗。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思想疏導工作之前,駐企老師要根據學生在企實習的不同階段,開展有針對性地疏導工作。
學生在企實習通??煞譃槿齻€階段。第一階段為體驗階段,即剛上崗的前2~3天。學生對工作內容、周圍的環境都感到好奇、新鮮,他們的思想還未出現波動,此時駐企老師可向學生講解廠和車間的管理紀律,使學生了解廠紀廠規的嚴肅性和重要性。第二階段為抵觸階段,即上崗第三天之后。很多學生會因為工作累,開始出現一些不良體驗,如:腿因久站酸痛,腳被勞保鞋磨起泡等等。此時他們的思想波動大,會經常將學校和企業兩個不同環境進行比較,從而懷念在學校的時光,很容易出現曠工現象,甚至產生離職的念頭。這個階段駐企老師發現學生思想或行為異常時,要第一時間找學生了解情況和原因,然后根據掌握的情況,結合廠規、校紀對學生進行心理、思想上的疏導,及時排除他們的顧慮和擔憂,使他們能踏實、專心的投入到實習工作中。第三階段是認可階段,也就是上崗2周后。學生已慢慢適應工作所帶來的身體上的勞累,反而會因為沒跟上工作節奏,導致產線停線或不合格品增多,影響生產進度而感到壓力倍增,同時也會因為沒處理好和同事的關系而苦惱。該階段的學生不再輕易向別人表露出他們內心的想法和不愉快情況,更多的是把自己心事藏在心里或只與要好的同學訴說。這時駐企老師要細心觀察,多從學生的同學當中了解他們的情況,發現并及時引導學生處理好問題。
三、結束語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校企合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深化和推進校企合作的相關文件。而要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需學校和企業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這個基礎的形成和良好發展,與學生實習管理工作息息相關。實踐證明,認清實習管理的必要性、抓好實習管理的大方向及做好具體細致的實習引導工作,對校企深度融合,共育技能人才將產生良好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兆明.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信任機制構建[J].江蘇科技信息,2017(35).
[2] 曹志勇.中職生就業常見的心理障礙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9(22).
[3] 馬永軍.關于技工院校辦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職業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