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月華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企業會計核算中應用的稅收籌劃展開研究,通過分析稅收籌劃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合法性、及時性、靈活性等原則,從企業會計核算重點模塊出發,探究不同模塊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應當使用的籌劃方法,提升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關鍵詞:稅收籌劃;企業;會計核算
稅收籌劃是指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對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投資方向和經營發展目標等進行分析,靈活安排各類資金支出,在保障資金流動性的同時,減少非必要的資金支出,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降低企業交稅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一系列規劃。當前市場競爭中,很多企業都將其稅收籌劃水平作為市場競爭的重要依據,但是稅收籌劃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會計核算人員等加強重視,在會計核算時及時規避風險,在符合國家法律及稅收法規的前提下為企業做出稅收利潤最大化方案的決策提供依據。
一、稅收籌劃原則
(一)合法性
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產生的收入,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交稅,否則可能會給企業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稅收籌劃主要是對國家稅法進行綜合分析,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尋求對應的交稅稅目,及時地調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證企業各項活動可以按照國家稅法要求正常交稅,避免不必要的交稅支出,繼而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稅收籌劃是新時期幫助企業更加健康、合理交稅的一種方法,它不僅不屬于偷稅漏稅,而且還完全符合國家要求的交稅行為,新時期企業稅收籌劃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要堅持以國家法律為準繩開展后續各項工作,這樣才能在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同時,保障國家發展效益。
(二)經濟性
稅收籌劃發展的本質,是通過合理地調整企業各環節的生產資金使用方向來減少企業非必要的稅務支出和成本支出,繼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為此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對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視,根據稅收籌劃制定的方案和企業實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靈活調整,繼而使得稅收籌劃可以更加適應企業的發展戰略,預期的經濟目標自然可以實現。在實際實踐過程中,企業應當加強對稅收籌劃制定過程中所選用方案及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視,在保障企業各項發展規劃順利進行為目的前提下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可提升稅收籌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匹配性,必要時,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等還應當加強自身學習并積極尋求外界幫助,或者由企業管理者對外聘請專業咨詢人員開展稅收籌劃工作,這樣才能保障稅收籌劃質量。
(三)事先籌劃
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規定要求開展,其各項交稅也應當圍繞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進行。而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可控因素,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收益額下降或大幅度提升,此時再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只會導致稅收籌劃失去其本來的意義[1]。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對稅收籌劃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視,一方面要重視國家法律法規,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發布時間,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以最新的法律要求為基準,對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及企業經營方案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可有效減少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稅負。同時,營改增等工作已經推行良久,企業會計人員等對各項稅收繳納規定也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在制定稅收籌劃時,應當有重點地關注稅收法律中與企業經營相關的要求和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開展會計核算工作,這樣才能保障稅收籌劃工作嚴格詳實地開展,避免出現其他問題。
(四)靈活性
企業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對工作靈活性的重視,要明白各項納稅政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其發展范圍也逐漸擴大,隨著地點的跨越和時間的推進,不同區域之間的稅收政策等也會有一定的調整。特別是對于跨國企業來說,其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著不同國家稅收法律差別的問題,而國內的稅收政策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在不斷調整,為企業推出了諸多優惠政策等,如果企業會計人員仍然按照之前的工作方法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其制定出來的稅收籌劃方案可能與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情況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僅不能幫助企業合理節稅,還會導致企業的納稅成本增加,而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并不會隨之上升,將會給企業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失。為此,企業管理者必須及時對企業會計核算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文件,并積極通過對外聘請優秀人才等方式來為企業會計核算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得企業會計核算人員可以快速了解新的法規和國家政策。在此基礎上,以企業當前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生產經營目標為指導開展稅收籌劃工作,可充分考慮企業在每一節點的發展需要和納稅要求,此時再調整企業資金支出方案,稅收籌劃方案有效性明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益也隨之改善。
二、企業會計核算中應用稅收籌劃的主要模塊
(一)經營收支模塊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同項目中涉及的經濟收支也會存在差異,如何快速核對各項收入支出的真實性,成為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為此,企業在會計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應當加強對各項收支及時準確記錄的重視,結合不同項目的運轉特點對各項支出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就當前來說,企業營銷核算方式主要包括分期收款、賒銷收款和直接收款以及預期收款、委托三方收款五種,使用的收款方式不同,稅收金額也會有所差異,而會計核算人員可能并不能準確的掌握各類收款方式的稅收變化,需要企業管理者及時安排培訓,邀請專家或行業優秀人才向其講述各項工作的關注重點,提升會計核算人員的核算能力。另一方面,在企業經營收支模塊,也應當加強對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機制建設的重視,用制度約束銷售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使其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各項工作,這樣才能保障各項數據記錄的真實性。例如,當企業營銷人員選擇直接收款結算的方式來交易時,交易當天,賣家企業和買家企業之間必須明確交易時間和提貨單價等,這樣才能保障交易順利進行,避免出現其他糾紛。企業必須根據自身資金周轉情況和所選擇的營銷模式來調整稅收籌劃方法,這樣才能在保障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
(二)資產管理模塊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內部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定期梳理生產產品所使用的機械設備損耗情況和各類資產的折舊情況,并根據當前的市場價格來判斷各類資產的價值,可有效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精準度。另一方面,會計核算人員在開展資產折舊核算時,也應當加強對所選擇折舊時間和折舊計算方式的重視,這也會對最終的資產折舊結果造成影響。會計核算人員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靈活選擇加速折舊法以及直線折舊法開展資產折舊計算和稅收籌劃工作。
(三)創新稅收籌劃形式
企業選擇稅收籌劃形式時,應當根據企業在不同節點所選擇的重點項目模塊和企業發展目標來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稅收籌劃的優勢。一方面,會計核算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當不斷吸取之前工作的經驗,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及時調整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可有效提升稅收籌劃精準性。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也應當加強對新時期大數據發展的重視,結合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形式,及時追加資金投入來建設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完善財務信息數據庫[2]。這樣一來,會計核算人員可以利用財務管理系統收集到財務信息并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和文件方案來對企業已有的財務項目和稅收方式進行分類,可有效提升稅收籌劃質量。
結語
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引入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制定科學的節稅方案,提高企業各項資金使用的靈活性,減少企業非必要的資金支出,繼而提高企業的發展效益,需要企業管理者和會計核算人員加強對企業發展所選擇項目的重視,根據項目發展特點和項目推進流程等進行重點把控,合理選擇資產折舊方法和會計信息化應用形式,不斷改進稅收籌劃方案,提升稅收籌劃形式與企業發展的匹配性,為企業長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趙念博. 企業會計核算中稅收籌劃的應用探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21(2):145-146.
[2] 史航. 企業會計核算中稅收籌劃的應用策略[J]. 現代經濟信息,2021(2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