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滋棠 馮馨瑤
摘 要:本課題以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研究對象,結合實際情況闡述了大連市自貿片區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研究分析了國內外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和現狀,根據大連實際情況,分析并調研大連自貿區內各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大連自貿區內企業投融資、信貸、稅收等相關政策訴求,對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建議
1 引言
1.本課題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對于自貿區對金融創新的影響研究有利于在大連自貿片區經濟貿易發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發展與實體經濟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通過對此的研究我們一方面是探索國內外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政策和制度,為大連自貿區構建合理、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服務新模式。其次是通過調研了解大連自貿區內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分析目前區內企業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
借鑒上海、深圳自貿區金融創新的成功案例,對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的制度和發展方向,從政策、制度、發展環境等方面,對完善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與對策,促進大連自貿區相關產業的穩步發展。
1.1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大連自貿區創新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建設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但就目前現有的大連自貿區金融工作的開展和研究而言,仍是沒有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細則。與此同時,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研究更是滯后。雖然大連自貿區重視金融創新,提出以金融創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但是能夠看得見的具體監管措施卻是少之又少,自貿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緩慢。
1.2本選題對大連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發揮自貿區金融創新優勢,緩解企業融資難題通過研究自貿區金融服務研究,明確相關政策,自貿區低融資成本的優勢將更好的支持自貿區內企業的發展,將極大降低企業在境外募資的難度,有效降低其融資成本。
發揮金融自貿區扶持作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通過自貿區的金融政策的研究對比,積極扶持創新創業載體。通過政策的優化,對科技產業園區等創業載體加大扶持力度,在其資金等相關需求上政府與部門都給予相關的支持。
發揮自貿區金融先導作用,推動制度改革創新通過對大連自貿區的金融管理的研究,提出優化方案,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的功能,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手段,形成了產品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模式。
1.3本課題研究的現狀
本課題主要從自貿區企業、區內金融服務創新、自貿區宏觀政策等方面,結合大連的現狀分析了大連自貿片區實體經濟存在的金融需求及發展存在的問題。通過綜述了我國上海、深圳等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并對上海和深圳自貿區的政策進行了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共性,以便從中汲取可以借鑒的經驗。課題首先采用文獻研究法研究國內外自貿區金融相關政策的現狀;其次運用定性分析法總結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現狀,并從“政策制度”及“企業需求”的角度對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然后運用比較法分析國內代表性自貿區上海以及深圳的政策及效果,從中汲取可借鑒的經驗;最后采用理論結合實證的方法提出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自貿區金融政策,更好服務企業提出建議與對策。
1.3.1課題的重點難點
本課題擬通過“調查問卷”、企業實地調研等的方式對大連自貿區內企業進行調研。調查問卷的設計、發放方式,以及如何獲取充足的樣本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實證分析結果的全面性。
如何從“政府監管部門”“企業”“金融機構”不同的利益方主體,結合大連實際情況,提出適合當前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建設性意見,是實現本課題應用價值的關鍵。
1.3.2課題主要創新點
從研究視角的角度,自貿區內金融服務相關的長效機制是一套相關的制度安排,需要從海關政策、金融管理、政府監管等制度層面上進行完善,促進金融服務的健康發展。本課題以“自貿區內金融服務企業”視角為切口,站位自貿區金融服務的長效機制的構建,實證研究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現狀及困境,為構建長效機制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從“政府監管部門”“企業”“金融機構”等不同的利益方主體,提出適合當前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企業的指導性建議。力爭在自貿區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自貿區金融政策,更好服務企業提出建議與對策,從而更有利于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長效機制的發展。
2. 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的概述
2.1自貿區基本理論
當今的世界經濟整體是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但也出現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同時以美國為主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種趨勢都使得多邊經濟和雙邊經濟的內部聯系得到加強,保護了一些國家的利益。在經濟全球化這個大的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是重要的發展趨勢。自由貿易區就是其中一種形式也是最為多見的表現形式。它主要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通過帶動金融、貿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變革這早已 超越了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定位。
2.2金融創新基本理論
金融創新不僅僅指的是指金融業務的創新。廣義的金融創新是指變更現有的金融體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獲取現有的無法獲取的潛在利潤,它是一個為盈利動機推動、緩慢進行、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本文中的金融創新更多指將金融創新定義為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通過資源配置不斷為生產提供動力的要素之一。
3.大連自貿片區實體經濟存在問題
防范手段單一。大連自貿區在面對金融風險時的應對手段主要還是通過現有的零散分布于各個法律規范當中規定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管。合規監管依賴于金融法律規范,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合規監管難以做到對市場風險的預警。除了合規監管以外,大連自貿區是否還可以摸索出應對金融風險的具體制度。結合當前大連自貿區金融監管內容,出臺有針對性可實施性的風險預警制度。
4.國內自貿片區的啟示
福建自貿區金融改革應立足于服務實體經濟,福建的海關區域,設立了有效的監管模式,使其整個區域合法和優化,并對其出口原料等物資的質量有更嚴格的監管模式。在其新的創新舉措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場景”、“服務貿易付匯稅務備案電子化”區塊鏈應用場景、“票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區塊鏈電子繳費憑證項目等,充分應用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提高了服務和監管效能。截至今年8月31日,已有60多家的電商及其關聯企業對接融達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系統, 其中已備案通過的電商企業及其關聯企業50家。
5. 大連自貿片區金融服務的完善建議
建立相關的金融風險管理制度能夠做到及時應對金融風險,第一時間做出風險防范,有效地控制金融風險的蔓延擴散。加強與大連政府等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合理的監管防范機制,對相應的風險進行化解。在大連自貿區內,建立金融監管風險預警制度應做到以: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工作。加強對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信息安全管理,明確管理部門和管理職責。
參考文獻:
[1]范建元.淺談金融經濟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J].商業經濟,2021(11):188-189.
[2]楊浩軍,湯夢瑤.蘇州自貿片區現代服務業國際化發展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12):7-9.
[3]尹慶偉.我國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的成效、問題及調整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21(01):65-68.
[4]南京市農村金融學會調研組.自貿區內銀行網點創新金融服務路徑研究——以南京片區A銀行自貿區支行為例[J].現代金融,2020(08):14-17+25.
[5]張卓,王才舉.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金融創新思路及動力機制研究[J].山西農經,2020(01):38-39.
作者簡介:
馮馨瑤(1999.10.0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當前職務: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