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君
摘 要:隨著國家高速公路網絡建成速度的推進,以及我區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到2021年,東部區高等級公路已突破5000公里。公路陸續建設后,公路工作重心向公路養護事業轉移,公路全壽命周期管理引起了管理者的重視,已建的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術去進行管理。本文將立足于以上背景,研究目前制約高等級公路養護的經濟因素,結合具體因素的指向設定解決方案,從而發展我國高等級公路經濟。
關鍵詞:高等級公路、公路經濟、制約因素、對策
引言:公路養護迎來的新的挑戰,公路建設完畢后,完善了系統內部結構,其所做出的后續養護均能夠起到提升經濟的目的。如何切實把公路養護的經濟制約因素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研究,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新的管理體制,將公路養護發展成為一項先進的基礎產業,由此可見,制約公路養護經濟的因素較多,需要重點研討。
1 公路養護經濟制約因素分析
1.1公路的運輸力升級對公路服務經濟提出新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交通運輸行業對公路的服務需求持續增加。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出行量的增加,城鎮和農村居民出行頻繁,旅游人員的數量也日益提升,出行距離明顯加大,不斷增長的公路通行需求對公路交通設施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對通行運營的公路做好日常養護管理工作增強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最終要使公路養護管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1.2公路養護管理借力“互聯網+”經濟發展成果
隨著科技進步,互聯網技術已經遍布各個行業領域。東部區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要用“互聯網+”發展成果助推智慧公路養護管理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將“互聯網+”智慧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應用到現實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1]。采用新科技、新思維,有機結合傳統的公路養護管理方式,優化公路養護管理流程,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效率,增強公路養護管理能力。
1.3面臨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機遇
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深化改革勢在必行,公路養護行業將轉變現有的管理模式,行業發展方向和公共資源分配都將有轉變的要求。行業改革也會分階段進行,先將一線養護工作逐漸推向市場,形成有利競爭,逐步建立新形勢下的公路行業發展模式,享受機制改革帶來的改革紅利,要適應外部環境同時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影響,面對外部企業參與公路養護競爭帶來的挑戰[2]。
1.4公路日常養護資金不足
目前,高等級公路的日常養護費用只能用于部分路面病害處治、水毀恢復、橋梁維修加固工程等,很難抽出資金做預防性養護工作。高等級公路管理要求高,日常養護投入的人力、物力數量多。多年來,社會物價上漲,勞動力費用增長,造成了遞減的養路費投入政策與逐年增加的養路成本支出之間的矛盾,使公路部門在各項管理工作中積聚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由于養路經費嚴重不足,而養護職工隊伍又快速膨脹,依靠財政撥入的養路經費滿足不了需求。
1.5費用撥付不參考養護定額
截至目前,東部區高等級公路養護費用撥付沒有按照統一的養護定額標準執行,而是按照總量設定上限,切塊撥付的原則分配養護資金。目前的費用撥付不能完全體現支出清單,養護費用支付缺乏定量的衡量標準。這也和內蒙古的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由于高速公路通行量相對較少,收取的過路費支付完建設期貸款利息后,用于養護資金的投入少之又少。
2保障內蒙古東部區高等級公路養護經濟發展的對策
2.1科學決策高等級公路養護
研究制定東部區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意見,構建科學的公路養護決策機制,以公路技術狀況為評價依據,制定高等級公路養護預算編制辦法。引入自動化快速檢測技術設備,建立公路病害檔案,分析病害規律和病害成因,完善行業管理制度和技術措施。以先進的養護決策信息系統為支撐,科學分解養護費用,合理選用養護技術方案。
2.2推進東部區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制度化
一是健全公路養護管理制度體系。修訂管理辦法,根據養護工程的造價、技術難度,合理劃分養護工程的分類,確定工程管理級別。二是完善公路養護預算管理制度。制定《養護預算編制辦法》,用辦法指導養護費用支付。三是完善公路養護監管與考評制度。合理制定東部區高等級公路收費服務評價標準、服務等級評定制度,對公路通行費管理單位進行嚴格審核。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務提升了,公路通行量會大大增加,對增加收費和帶動地方經濟有明顯成效。
2.3標準化養護公路
一是加強地域特點研究,制定合理的公路養護標準與養護目標值。二是強化省內公路養護設計,構建自治區公路養護作業標準化框架體系,圍繞高等級公路養護質量核心,實現施工作業規范化、信息建設暢通化。三是養護工程標準化施工,構建以公路養護技術標準,落實有設計、有批復、有監理、有評價的標準流程和固定管理模式。四是做好品牌創建,創建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示范路”開展公路養護工程示范創建活動,推進養護作業標準化實施。
2.4精細化養護公路
一是全面開展預防性養護。加大預防性養護資金投入,預防性養護專項資金并納入公路養護年度支出計劃。制定預防性養護政策,明確預防性養護完成數量、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二是強化公路巡查制度。定期開展養護巡查、及時發現公路存在病害,科學安排養護工程,建立高等級公路巡查制度。三是開展公路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對高填挖路段、地址條件差的路段、隧道、特大橋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實施危橋(隧)改造工程和災害防治工程,加強對坡陡彎急等重點路段整治,確保公路通行安全。路況質量好了,行車效率增加了,安全舒適度也提升了,這會大幅提升公路服務水平,吸引大量旅游車輛駛入高速公路,增加旅游經濟收入的同時,收費額也會提高很多。
2.5用“互聯網+”思維進行路網管理
享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先進成果和經濟效益,應用快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實現路網資產、管理對象等數字化,建立健全全省的信息共享。
結束語
做好公路養護要科學制定養護方案,制定養護標準制度,引進新的工藝、材料,推行綠色養護,構建公路養護互聯網時代,加強公路超限超載治理,為社會提供安全、暢通、舒適、綠色、潔凈的公路環境。
參考文獻:
[1] 倪寶書.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對策研究[J]. 市場瞭望2009(71)
[2] 姜福祥,朱昌海.淺談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工程技術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