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琳

一、引言
所謂主導產業是指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并能夠快速的引導創新發展,對某個階段的產業結構提升轉化和科技進步,產生重要關鍵性促進作用和引導意義,對整個國民經濟成長產生很強的擴散能力和帶動性的產業。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和以往的宏觀經濟理論研究均可證實,產業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動力,并通過一系列的帶動效應和擴散效應而可以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所以,怎樣合理選定一個區域的主導產業對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顯然至關重要。
二、主導產業現存理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個地方的資源稟賦和技術水平都存在著局限性,無法使各個經濟社會組成部分都能實現發展均衡,要將稀缺的各種資源和限制的科技力向地方主導產業偏斜,以此促進和帶動非主導產業的發展。
目前,關于怎樣合理選定一個地區的主導產業,已經很多研究者在選定基礎、經濟技術指標、評估方式等各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科研探討,比如比較典型的“能性,將能帶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并推動這一國民經濟中一些方面的擴張。"羅斯托在研究美洲現代經濟成長歷史時發現,由于國民經濟成長總是最先出現于某些行業或部分,因而將這種部分叫做第一產業。在此基礎上,羅斯托還提出了產品的擴散效應學說和國民經濟發展階段學說;羅斯托也認為某個行業相對于另一個行業存在擴散效應,將這個擴散效果可以分為回顧、旁側和前瞻這三種影響。主導產業的主要特點就在于其產生了很大的擴散效果;其中,需求收入彈性關系反映了某商品的市場需求對平均國民收入的依賴程度,關系式為:需求收入彈性關系=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增長速度/平均國民收入增長速度,關系系數越大表示某商品對國民收入的依賴程度就越小,其潛在市場份額也就越大。此外,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率=產量/所有投資要素價格,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資生產效率就越高,但由于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其成本也會明顯降低。筱原三代平兩標準對日本主導產業發展影響深遠,因此,筱原三代平在推動主導產業選擇理論的應用上功績卓著。
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主導產業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本研究以下簡稱為"延邊州"),該州國土面積約4.33萬平方公里,下轄六市二縣,根據第七人普數據顯示常住人口約為1941700人;二零二零年,延邊州地方生產總值為726.86億,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相對滯后。
本文采用了上述主導產業選擇基準的理論方式,并充分考慮到了產業統計的可得性,以及經濟分析的簡便與有效性,根據二零二零年延邊州統計年鑒數據,與主要財務指標排比可以確定延邊州的現階段產業主要為采礦業,木材加工業,煙草制品業,農副食物加工,藥品制造業,如下表所示。1
1數據來源:延邊州統計年鑒 2020
延邊州的采礦業,木材加工業,煙草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醫藥制造業均高度依賴本地區資源要素,縱觀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區域,均有此類現象。
三、延邊州主導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延邊州由于位于中國少數民族邊境區域,位置相對比較偏僻,產業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產業技術基本相對比較弱勢,長期以來,延邊州主要依靠傳統的依靠資源帶動的產業,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也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條。
以延邊州的煙草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醫藥制造業為例,均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延邊州醫藥制造業雖初步形成了集培育、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如傳統的人參、梅花鹿人工栽培養殖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有著良好的市場,但延邊州對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速度較慢。
資源利用效率低,經濟效益不顯著的原因歸結于技術水平低,技術進步緩慢的原因歸結于人才缺失。一個偏遠民族地區想要讓經濟發展起起來,離不開高質量人才的引進,而高學歷高質量人才能從事、肯從事的崗位相對較少、企業因為經濟效益不高而提供不出相應人力報酬,導致惡循環的瓶頸。
對現有主導產業進行政府層面幫扶,從稅收減免、人才培養、戰略規劃、產業引導等方面支持;企業要從創新發展思維、強化營銷手段和善于在逆境中尋找機遇入手。
可以參照其他民族地區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之一,例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就延邊州而言旅游業發展起點較晚,尚未形成產業規模,但具有地理優勢和人文優勢,在自然地理特征中最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有長白山和邊境線。長白山的風光,中朝俄邊境風貌都是延邊州獨有的自然風光特色旅游資源,借助即將迎來的長白山高鐵正式開放,激發延邊州旅游業潛力,滿足在新冠疫情常態化形勢下旅游消費轉為傾向國內游的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袁保鴻.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主導產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
[2]蕭洪恩,張進.湖北民族地區主導產業選擇的挑戰與機遇研究[J].鄉鎮經濟,2009,25(02):76-80.
[3]韓永彩,張紅艷.西南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中廣西主導產業選擇[J].科技創業月刊,2009,22(01):8-10.
[4]蕭洪恩,張進,王歡.邊城與中心:湖北來鳳縣主導產業選擇的挑戰與機遇研究[J].蘭州學刊,2008(S1):60-63.
[5]朱明明.赫希曼基準的再認識——對西部民族地區新主導產業選擇標準的探討[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06):38-39.
[6]朱克勤.民族地區縣級政府在發展主導產業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06):26-29.DOI:10.19898/j.cnki.42-1704/c.1995.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