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的功能定位就是為社會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公共文化供給。就現階段而言,人們的公共文化需求開始轉向健康服務方向,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方面的信息,但是相關健康服務領域的信息傳遞尚存在各種壁壘,虛假信息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重視起高質量健康服務信息的供給工作。圖書館作為信息的資源庫,需要整合自身的健康服務信息,以需求為導向提供更加精細化的信息。本文從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的建設方向著手,重點分析闡述了如何構建以用戶為主導的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希望可以為未來該模式的建設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公共文化服務;健康信息
一、圖書館構建健康服務模式背景闡述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內容來理解,在基礎的生理需求被滿足以后,人們開始逐步關注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信息集中地匯集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一時間信息的良莠不齊導致人們難以分辨信息的真偽,如一些虛假的養生信息就是一群不良商家在利益驅使下肆意編造的誘導群眾的虛假信息,但這對于群眾而言卻往往具有較大的分辨難度。現階段我國的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正處于構建的初步時期,難以滿足社會上各類健康信息需求,相應的健康服務資源也不能有效地滿足社會的供給,這就導致很多的群眾無法直接有效的通過正規途徑獲取到最有價值的健康服務信息。因此,我國的圖書館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于健康服務領域的信息搜集,并且合理配置資源,建設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為社會提供更加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的探索方向
圖書館面向公眾提供健康服務需要具備幾點要求,首先是服務對象必須是廣泛的社會群體,且保證受眾范圍的廣泛多元,其次是提供的健康服務必須是能夠滿足大多數群眾的需求,提供的服務供給要能夠確保貼近群眾的生活,最后是服務的手段一定要多樣化,能夠針對不同的需求開展多樣化的健康服務形式。為社會提供廣泛的健康服務符合時代的要求,也符合現今時代提出的“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建設理念,所以想要提升國民的健康素質,做好健康服務就勢在必行。
(一)服務的內容要有針對性
圖書館的健康信息服務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確保提供的健康領域的服務能夠是最具有實效性的,是最新且符合時代需求的,且能夠對群眾的健康生活形成有效指引。在數據信息推動時要能夠準確匹配到群眾的需求,提供更加精準化的健康領域信息,不能一味追求信息的數量而不注重信息的質量,所以要結合群眾的需求,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健康服務信息。圖書館為社會所提供的健康服務信息應當是最為權威最為可靠的,只有確保滿足了社會的信息需求,才能抵制其他虛假信息的傳播,有效切斷一些虛假信息的傳播途徑。
(二)服務的手段要有科學性
現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的手段被應用于各個領域當中,在圖書館健康服務領域也要充分依托信息化的手段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大數據技術是當前技術開發與應用的核心,可以將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該領域的服務模式建立中,區塊鏈技術的的運用對健康服務信息管理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保障健康服務信息的安全性。健康服務區塊鏈包含有數據信息的傳輸和儲存以及對于用戶信息的記錄,包含有查閱資料的信息、具體閱讀內容的信息等。這些信息在傳輸和存貯的過程中需要有等級較高的安全系統為其保駕護航,所以大數據信息共享的優勢就被放大,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的效率。
(三)服務的過程要有民主性
圖書館健康服務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為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所以資源配置的過程中要結合群眾的需求,盡量實現健康服務模式的民主化。健康服務的基礎在于依托先進的大數據技術以及廣泛的健康服務資源,只有在滿足資源和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才能有效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全面服務,這需要各區域圖書館的主管部門自上而下的支持,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廣泛的調研,能夠充分了解社會各界對于健康服務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過程的民主化。
三、構建以用戶為主導的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
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能否建立的核心是能否產生用戶粘性,為廣大的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指引,想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供給,就需要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發展導向,充分利用好圖書館的各類健康服務信息,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構建以用戶為核心的健康服務模式。作為圖書館需要做的就是將各類健康服務信息進行整合,在智慧的發展模式下全面提升信息的有效協同性,確保建立良好的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
(一)以需求為導向,完善館藏建設
圖書館想要建立健康服務模式的前提就是需要能夠確保在健康服務領域擁有足夠的圖書資源,當然這些健康服務資源還需要能夠結合時代所需且符合新時代用戶的健康需求的優質資源,不然館內的優質資源是不能夠有效匹配市場當中的用戶資源的。因此圖書館在建立健康模式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合理資源配置,進一步匹配用戶的需求,提高館內資源的使用效率。無論是館內資源還是平臺資源都需要進行相應的信息處理。同時在健康服務的資源目錄的整合上需要引入更為專業的設置,結合用戶經常使用的信息進行改良,保證能夠在起始端實現有更好的技術支撐,逐步完善圖書館內健康服務領域的資源,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二)助力方式多樣,滿足個性化差異
現階段圖書館的查詢服務并不健全,但這也是用戶最需要的功能,所以就需要圖書館結合用戶需求對現有的服務流程進行再造。流程再造的第一個核心重點就是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圖書館現有的信息進行重組,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同時還要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前期可以依托大數據匹配用戶的使用習慣,篩選出健康服務領域內的重要圖書信息,將信息進行重新整合,能夠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給予用戶相關的查閱指南,通過大數據的推送,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第二個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需要利用各種方式了解用戶所關注的重點領域,從而促使健康服務模式的建立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在圖書館設立老年健康服務終端機,為老年用戶群體提供老年常見慢性病的健康信息,為老年群體提供更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不同群體的用戶對于健康服務會有著不同的需求,需求之間也會存在著個性化的差異,這就需要圖書館在建立健康服務模式時能夠結合這些個性化的需求進行精細化的分類,將分類的內容逐步細化,建立多元化的資源分類目錄。比如人的功能可以劃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部分,但是很多用戶會詳細到心理功能再向下的一個延伸。這就需要對于健康服務信息進行更加詳細化精細化的分類,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高效化的服務信息。從而保證建立更好的用戶粘性,形成圖書館與用戶的良性互動模式,建立更加系統全面的健康服務模式。
(三)增強社會合作,強化人員的專業性培訓
專業的人才能做專業的事,想要實現圖書館健康服務的專業化就需要提升健康信息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所以要結合實際開展專業化的健康服務培訓,確保管理人員能夠提升對于相關領域的認知水平,保證提供的服務能夠做到高水準化以及專業化。在此過程中還要強化社會各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以彌補人員不夠充沛的情況。只有加強交流與分享才能不斷吸收更好的經驗,不斷取長補短,助力健康服務模式更好地打造,比如圖書館可以定期邀請高校中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業務的指導,又或者可以前往健康服務模式建設得比較高的圖書館進行交流學習,不斷吸收經驗,發現自身的不足,建立更加精細化、合理化的健康服務模式。
總的來說,想要建立圖書館健康服務模式,就需要對于該模式的建設結構有所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合理利用館內現存的資源,將資源的分類不斷地細化,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導向,從而凝聚成滿足群眾需求的健康服務資源,為建設健康服務模式打好資源基礎。健康服務模式的建立要確保健康服務信息的全面,分類要精準,能夠及時結合需求給予充足的信息供給。在為社會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確保在健康服務這一領域內的服務流程能夠得到優化,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實現高質量的健康服務供給。
參考文獻:
[1]井虹.以用戶為中心的圖書館服務:觀念與轉變[J].甘肅科技,2016(9):83-85.
[2]曲建華.對高校圖書館構建“以用戶為中心”服務模式的思考[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75-78.
[3]陳勁.以用戶為中心的高校數字圖書館模型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2):244-245.
[4]許鑫,周凱琪.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述評[J].圖書館學研究,2016(24):10-14.
[5]朱純琳.韓國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發展的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4):170-177.
作者簡介:
李穎(1992-),女,上海,學士,文獻管理員,助理館員,文獻管理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