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穎
摘 ? ?要:在業務標準的基礎上建立統一、高效的流程應作為實施財務共享后的基本目標,強化流程在頂層設計、優化完善、系統落地等方面的一體化、規范化思路,全面構建滿足企業精細化管理維度的業財一體化、共企一體化流程體系,消除目前核算標準不統一、業務流程不統一、管理精度不統一、運行效果有差距等現實問題。通過標準化、流程化、自動化,提高數據質量,提升處理效率,實現配合企業財務,支撐總部戰略財務的共享發展新目標。
關鍵詞:流程優化 ; 標準化 ; 業財一體化; ?共企一體化
引言
某企業在業務、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信息化建設發展過程中,集團、股份公司總部及各企業均通過信息系統強化生產經營管理。然而,行業跨度大、業務鏈條長,分子企業經濟環境、管理思路、技術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在信息系統建設以及業務財務流程實施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實施財務共享后,差距和差異越發明顯,成為制約財務共享高效、準確發展的壁壘。
1共享模式下流程優化提升的研究背景
集團各板塊內部業務流程因分子企業較多的個性化需求呈現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差異。實施財務共享后,更加清晰可見,結合現有的財務共享流程情況進行分析,探討各流程設計是否具備整合基礎,針對流程進行優化并評價效果,建立更具效率的標準業務流程體系。
2共享模式下流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某企業2003年實施ERP,新模式下財務業務核算摒棄了傳統的手工記賬,通過多模塊、多系統的信息集成和手工記賬兩種方式實現,初步具備了核算標準和流程管理基礎。單一的企業運行非常順利,但實施財務共享后,板塊內各企業橫向對比后發現較多差異。
2.1業務核算的標準化程度不高
實施財務共享后,全面開展業務核算標準化工作。從結果可以看出,共性管理要求通過ERP管控已基本實現統一,但ERP實施扁平化管理理念,不能滿足公司代碼以下層級,另一方面板塊內未實現不同企業共性個性化需求的統一,造成基礎核算標準化程度不高的現狀。
2.2 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缺乏統一性
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除核心的ERP系統之外,統推的信息系統較少,各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和管理精細需求投入開發應用的信息系統相對較多。各企業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齊導致信息化程度不同,應用范圍相對狹窄。各系統分散獨立建設,造成各企業內部信息孤島。雖然各系統在不同程度是實現了與ERP的互聯互通,但是各企業的集成程度、邏輯標準不統一,造成了信息集成方式多樣,結構化數據不可比的現狀。
2.3流程設計仍以財務為核心
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屏障未完全打破,業務和財務數據集成邏輯因理解和判斷不同存在差異。業務與財務協同還需要磨合。主要表現為財務與企業目標、主要業務流程等相關人員或部門脫節等,無法系統、完整地提供生產經營的盈利能力分析等。
3共享模式下流程優化提升方向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在于標準、高效、準確,降低企業財務運行成本的同時提升的財務數據質量,實時反映生產經營狀況,為投資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數據支撐。在此背景下的業財一體化、共企一體化流程優化也顯得更為重要與迫切。嘗試分析在現有流程基礎上如何找到切入點,分層遞進的進行流程再造與優化。
3.1業務單元的核算標準化是基石
數據質量是支撐經營管理決策的基礎,多企業間橫向可比,必須做到財務數量的標準統一。財務共享實施后,對還需要手工記賬的核算業務的標準化進行分析,第一在現有業務單元基礎上持續細化分解,實現核算及輔助信息的統一規范;第二建立財務業務標準化管理系統,實時動態管理標準化模板;第三通過智能輔助機器人實時實現業務單元標準核算的自動提示或自動制證;第四收集企業影響核算的個性化管理需求,循序漸進地推進個性需求標準統一;第五深化財務核算維度,實現公司代碼以下層級的管理分析需求,加強企業不同層級的對標,全面提升經營管理質量。
3.2信息系統集成標準化基礎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企業管理需要的各類信息系統,已有系統由總部擇優選擇功能性完善的系統進行推廣;第二增量管理系統建設采用備案制,由總部評估后出具統一推廣方案;第三統推的各類生產經營管理系統需全面考慮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銜接。
3.3用端到端的主線思維,構建業務財務一體標準化數據字典。
企業業務的日益復雜,多元化以及經營競爭持續激烈要求用數據說話,支撐決策。為了保證覆蓋業務和財務的數據合規化、結構化、標準化,滿足對外報表和對內管理兩方面的需求。系統上建立以ERP為核心,多信息系統輔助的信息化結構。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銜接上,一方面要建立標準化的數據字典,使得業務數據真正能與財務數據相輔相成,發揮作用;第二在操作層面上,同類業務采用統一標準的邏輯標準與操作要求;第三輔助信息系統向ERP進行核心數據集成,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化的數據字典進行系統邏輯和數據銜接。
3.3業財一體化流程提升
實施財務共享后流程優化, 基于“端到端”業務流程理念,將現有的總賬、資產、資金、成本、應收、應付和對私費用報銷7個業務線條,調整為采購到付款、銷售到收款、總賬及其他和對私報銷4個端到端的流程,建立企業業務人員與財務核算相關的職能在財務共享中心一個流程部門內部實現業務全流程一體化運行模式。
業務與財務的數據銜接上通過標準化邏輯化的信息系統集成,在生產經營業務發生時,業務信息傳遞至ERP系統,根據數據字典中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結構邏輯,系統自動實現會計核算記賬。
3.4共企一體化流程提升
實施財務共享后,共享與業務、共享財務和企業財務的交互是流程優化提升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首先推進情景化提報項目落地。簡化系統操作程序,提升提報界面的可理解性,方便業務人員快速、高效的提報業務。第二探索使用RPA技術完成企業業務提報工作。第三方面推進FSO分段分工核算審核,盡快完成系統改造落地。第四建立專業化服務團隊。做好業財融合專業知識的積累,提升人員綜合素質。第五持續優化共享與企業的職責界面,實現業務與財務的高效融合。
4 結論
綜上所述,共享模式下的流程優化提升應有宏觀視野,做好頂層設計,更廣泛地打通信息系統間的數據通道,做好流程化的數據邏輯管理,以數據字典為橋梁,建立高效的業財一體化、共企一體化流程體系。
333050118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