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梳理當前高校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高校檔案管理規范化實施策略: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推進檔案管理提質增效;在日常檔案管理工作中把好“四關”;保障檔案安全防護工作規范化,檔案庫房選址、檔案用房規范化;將高校檔案信息化工作納入高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堅持開展檔案培訓,提高檔案管理能力。
【關鍵詞】高校檔案 管理規范化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9-0122-03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社會各行各業產生的信息正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人類社會向信息化時代推進,信息化時代是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高校檔案作為社會層面的可靠數據信息來源,是高校歷史的真實記錄,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挖掘出高校檔案的信息價值,對高校管理、招生、教學、學生教育管理、科研等各種活動具有直接的借鑒、憑證和參考作用。然而,當前高校檔案沒有充分發揮檔案存憑、留史、資政、育人的作用,檔案管理不夠規范,檔案工作不被重視,檔案收集整理保管不規范、不完善,造成許多檔案信息缺失,更無法進行檔案的信息化工作。因此,高校檔案管理應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貫徹新檔案法,實施規范化管理,多措并舉,推進高校檔案數字化建設,推動高校檔案高質量發展。
一、高校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高校對檔案工作不夠重視,認為檔案工作就是把各部門移交的檔案材料裝盒入柜,能夠查檔復印資料就行,沒有意識到現代檔案的情報信息資源作用。檔案人員配置不到位,有些檔案員同時身兼數職。高校沒有配置檔案數字化管理平臺,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方法原始,高校的OA辦公自動化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各自獨立,計算機管理、網絡無紙化辦公產生的大量電子文件不能協同共享,不能實現自動歸檔,依然采用原始的復制拷貝方法移交到檔案部門收集歸檔。高校檔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些制度形同虛設,檔案管理無序,造成檔案管理工作困難。
二是高校在校學生增多,管理體量增大,原始的紙質檔案如人事檔案、學生檔案數量激增。高校黨政管理、教學方式手段、學生活動管理等逐漸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檔案資源種類增多,檔案載體多元異構,各種圖片、表格、電子文檔、錄音、錄像、網頁、實物等多種類數據信息收集歸檔,整理保管利用標準、方法、規則都不相同,造成檔案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三是高校檔案庫房硬件設施不夠齊全,未配備信息化管理設備。高校檔案裝具大多使用傳統的五節鐵皮柜保管檔案,在庫房容量有限的情況下檔案存放空間不足,導致檔案存放無序,檔案保管不夠規范。庫房內無溫濕度自動調控設備,無防盜防火自動報警設備,溫濕度不能保持在相對恒定范圍內,溫濕度變化較大易造成檔案的損壞;同時高溫高濕環境易滋生有害生物及有害氣體,對檔案和檔案員造成損害。
四是高校檔案利用量大,傳統檔案管理模式查閱檔案困難,費時耗力,紙質檔案多次傳閱易造成檔案污損和丟失的風險,影響檔案的利用效率。
五是高校檔案管理人員多數不是檔案專業出身且流動性較大,專業能力欠缺,培訓機會不多,檔案員對各門類檔案管理規范不夠熟悉,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不夠規范,檔案編研能力缺乏,檔案管理方法落后,檔案信息化綜合能力欠缺,必將制約高校檔案的信息化發展。
二、高校檔案管理規范化實施策略
(一)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開展高校檔案管理規范化建設,突出高校檔案工作的政治定位,理順高校檔案工作體制機制。高校檔案管理機構要負責高校檔案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認真貫徹落實檔案法律法規,監督和指導學校各部門的檔案管理工作。高校檔案分級管理應確定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和明確檔案工作職責,承擔本部門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形成以檔案管理機構為中心的檔案工作管理網絡,對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實行全方位監控,以保證歸檔文件材料齊全完整。學校各級檔案負責人和檔案員要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高校各種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推進檔案管理提質增效
高校檔案管理規范化工作納入高校管理計劃和規劃,納入管理制度,納入有關人員的職責范圍,納入績效考核,權責利明確;在布置、檢查、總結、驗收各項工作的同時,把檔案管理落到實處。高校檔案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高校黨政管理、教學活動、科研等高校全程活動的真實記錄,必須從高校檔案組織建設、業務建設、制度標準等管理機制和設備用品、檔案用房、經費等物質條件等所有環節進行規范化管理,根據新檔案法、國家檔案管理規定和各類檔案管理標準,按高校實際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高校檔案管理體系,建立檔案管理網絡,制訂檔案主管領導責任制和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兼職檔案人員歸檔制度,制訂檔案整理分類歸檔制度、檔案保管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銷毀制度、檔案庫房管理制度和檔案設備維護制度,根據不同檔案類別制訂文書檔案、財務會計檔案、科技檔案、電子檔案、實物、音視頻檔案歸檔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高校檔案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預案并進行演練,提高應對各種險情的救援能力,完善檔案管理各流程,提高高校檔案管理的質量和效能,保證對國家、高校和個人有用的檔案應收盡收并妥善保管,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
(三)在日常檔案管理工作中把好“四關”
為了使歸檔資料真實、連續、齊全、完整,須嚴格執行檔案法、高校檔案管理規定等檔案法律法規,確定高校檔案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嚴格執行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及各類檔案分類整理標準。在日常檔案管理工作中把好“四關”。
一是把好檔案收集關,收集檔案規范化。高校檔案管理部門要根據新形勢變化,梳理高校管理職能,及時更新檔案歸檔范圍,主動出擊,廣泛征集接收檔案資料。充分發揮高校檔案管理網絡協同管理作用,檔案管理人員與各業務部門要廣泛溝通,注意收集上級部門對高校管理的重要批示,收集高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教育教學管理活動成就,收集高校重大活動資料、杰出校友事跡資料等。注意收集如光盤、電子文檔、聲像、音頻、實物等各門類檔案資源,實行應收盡收,確保檔案資料集中管理。認真檢查檔案質量,對不符合要求的檔案要更正、補交。建立檔案材料收集臺賬,移交檔案交接手續齊全。
二是把好檔案整理關。熟悉文書檔案、基建檔案、會計檔案、照片檔案、電子文件檔案、錄音、錄像、實物等各門類檔案整理規范,熟悉歸檔材料整理流程,提高檔案整理水平。高校各門類載體文件材料整理按要求做到分類科學合理,保管期限劃分準確,組件排列合理,檔號編號正確,根據不同保管期限采用不同裝訂方式,裝訂整齊,檔號章、檔案盒、備考表填寫符合規范。
三是把好檔案保管關。檔案保管規范,高校檔案用房應分別設置檔案辦公用房、檔案閱覽、檔案整理、檔案存放庫房,以滿足檔案工作和防護需求,檔案裝具配置應標準化,規范排號和編號,檔案入庫前要進行消毒,入庫排架應整齊規范、排列有序、查找方便;高校檔案數據保管實施“雙套制”,有條件的進行異地備份。定期按流程開展檔案鑒定工作,到期檔案要重新鑒定價值,按程序進行銷毀工作。定期檢查庫房各種設備,清點檔案數量及保管狀態,做好記錄臺賬,做好檔案防光、防高溫、防火、防水、防潮、防塵、防霉菌、防蟲等“八防”工作,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檔案損壞,維護檔案的完整安全。
四是把好檔案利用關,嚴格執行檔案借閱流程,履行檔案利用審批、登記、交接手續,明確責任,杜絕檔案丟失損毀事件發生。同時還應避免重藏輕用、坐等利用思維,主動做好檔案利用服務工作,充分利用高校檔案數據信息,利用新型傳媒,開展高校宣傳展覽,通過高校檔案編研,為高校管理出謀獻策,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四)保障檔案安全防護工作規范化
檔案庫房選址、檔案用房規范化。檔案庫房應滿足檔案及裝具承重要求,遠離火源、水源等,避免危害檔案安全;檔案庫房容積應滿足檔案存量及未來10年增長存放量需要;做好檔案專項經費預算,保障檔案工作的基礎設施和維護經費,配備掃描儀、復印機、數碼相機、裝訂機等檔案工作必需設備,配備網絡基礎設施,系統軟硬件及安全保障系統,滿足檔案信息化的管理。建設智能化的檔案庫房管理系統,人員出入庫房智能化管理,檔案出入庫、檔案位置提示、檔案借還管理、檔案統計鑒定等實施智能化管理,庫房溫濕度全天候實時監測,自動調控,防盜防火異常自動報警,對檔案進行安全防護。加強信息化軟件安保和防護技術,防止檔案信息化數據被竊取、篡改或銷毀,確保高校檔案安全。
(五)將高校檔案信息化工作納入高校信息化發展規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被提升到國家戰略,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建設網絡強國。高校順應經濟社會信息化進程,建設現代化教育,實施電子政務管理、混合式教學活動,大量信息數據資源價值得到承認。高校檔案信息化應引入信息技術,加強檔案科學研究,推進技術創新,加快高校檔案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推進庫藏紙質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等傳統載體檔案向數字化轉化,加工形成可被系統處理的數據;全面開展電子文件歸檔接收工作,規范電子檔案管理及業務流程管理,規范元數據方案、歸檔格式,加強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檢測,確保電子檔案的憑證作用。開發綜合檔案管理系統,將高校各個職能部門辦公管理系統相互銜接,電子文檔數據實現互通并自動歸檔,整合檔案信息資源,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高校檔案信息,激活數字檔案信息,為構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推進全社會共享利用創造條件。
(六)堅持開展檔案培訓,提高檔案管理能力
高校應根據學校檔案發展規范和學校檔案管理問題,廣泛開展檔案法宣傳和學習,組織多種形式的檔案培訓,如組織參加上級檔案部門統一培訓,邀請檔案專家到校講學,開展全員培訓,利用網絡資源組織多種形式的線上學習活動,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高校檔案管理人員應把準檔案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緊跟時代步伐,聚集經濟社會、高校建設,增強大局觀念,主動服務,提高檔案服務意識,學習掌握信息化技術,提高檔案管理專業素養,積極參加檔案業務培訓,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到優秀檔案單位參觀交流學習,熟悉檔案管理法律法規及檔案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檔案業務水平和檔案工作效率,提高檔案管理能力。? ? ? ? ? ? ? ? ? ? ? ? ? ? ? ? ?
總之,高校檔案規范化管理是加強高校檔案工作“三個體系”(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安全體系、檔案利用體系)建設的基本前提,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電子檔案快速發展,高校檔案管理逐漸轉向數字化管理,要與時俱進,探索檔案規范化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加強組織管理,建章立制,對國家、高校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要規范化收集整理,完善高校檔案庫房和設施規范化建設,確保檔案安全,管好檔案。同時要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檔案科技進步,充分發揮檔案信息作用,利用好高校檔案,加強檔案人員培訓,增強創新能力,有效提升高校檔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高校檔案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陶水龍.大數據視野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考[J].檔案學研究,2017(3).
[2]徐世榮.大數據下的高校綜合檔案數字化管理分析[J].蘭臺內外,2021(1).
[3]趙靜.檔案規范化管理研究[J].科技風,2020(5).
【作者簡介】李怡紅(1967— ),女,漢族,廣西貴港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檔案管理。
(責編 蘇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