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明確提出專業教育“發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上述文件的出臺為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研究提供依據。
目前,職業教育存在對實踐教學認知不到位,校內、外實踐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實踐教學評價方式簡單粗放等問題。
鑒于一方面教育部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目前職業教育現狀,本文開展產教融合背景下“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模式研究,有助于迎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需求;有效保證實踐教學的前沿性和時代性,加強實踐教學的先進性,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高度融合。
以我校財務會計專業群為例,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建立“校內、校外”二元實訓實習平臺、形成“全課程、全崗位、全流程”實踐教學模式、運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實踐教學方式,形成“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模式。
1.奮力建設二元,突破校內“元”瓶頸,強化校外“元”優勢。借優質院校建設之機,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宗旨,與重慶瀚海睿智大數據有限公司等合作,搭建“真實”組織構架、打造“真實”實訓環境,建設服務地方產業的校內實踐“元”;以重慶財貿職業教育集團為平臺,廣泛深入開展政校企合作,做強校外實踐“元”。
2.著力建設三全,重塑全業務流程內容,覆蓋全崗位工作任務,做實全課程實踐體系與企業合作,深度發掘實訓課程,將全部專業核心課程轉型為理實一體課程,開展《財務會計基礎》等課程實踐,并合理設置課內實訓和集中實訓兩個環節,實現“全課程實訓”;進行出納、成本會計等輪崗實訓,實現“全崗位實訓”;按照財務信息的收集、處理等流程開展實訓,實現“全流程實訓”。
3.全力建設兩線,夯實線下實踐基礎、彰顯線上教學優勢。線下通過校內實踐教學平臺開展仿真模擬實訓、真賬實操基地開展真崗真賬訓練,夯實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基本功;線上與檸檬云財稅等合作,利用新技術、開展線上實訓、網絡代理記賬等真賬實訓。
1.拓展實踐教學課程外延。通過深度校企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與重慶瀚海睿智大數據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大數據財務分析》課程;與中聯集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財務外包業務實訓》《工資及社保外包實訓》等實訓課程等。
2.豐富實踐教學課程內涵。梳理會計工作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將其融入實踐課程,合理搭建課內實訓+集中實訓+分散實訓的“三個一”校內實踐課程體系。課內實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與檸檬云財稅合作開發線上實訓課程,全覆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集中實訓完成企業認知、模擬經營、工作流程、團隊協作等教學目標,開設《會計基本核算能力實訓》等課程;分散實訓選拔少數學生,參與重慶代理記賬協會合作的《真賬實操》實訓課程,分層次教學,重點打造優秀學生。
1.實施形成性考核。根據學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以及畢業頂崗實習成果,公正地評定學生頂崗實習成績;依據課程體系和學生各種素養及能力形成的內在邏輯,制定和實施若干考核項目,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體系從終結式轉向注重過程和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發展的形成。
2.優化全方位評價。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多元評價機制,除教師評價外,增加學生和企業互評。其中,在將考評結果與學分掛鉤的同時,也與企業的實踐教學培訓質量相結合。實踐環節運用實操考核,結合平時的完成水平與進步情況,結合給予多方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有較好的整體認知度,90%學生基本持滿意態度。而“二元三全兩線”實踐過程中最令學生滿意的是教學內容、考核辦法和開展形式,有較高滿意度,不滿意度僅為8%-10%;但對教學時間不滿意度超過20%。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二元三全兩線”實踐具體內容的總體滿意度較高,也存在一定的結構差異,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基于實踐教學條件改善,我校對2019級、2020級會計所有學生于2020一整學年開展了“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與傳統實踐教學效果對比分析驗證了“二元三全兩線”實踐教學的科學性及合理性,為進一步的實踐教學改革及實踐提供借鑒依據,同時為提高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高度融合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