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丹儀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引言:近年來,重慶被賦予了“山城夜游”的深層內涵,尋求夜間經濟的活力、魅力,找到了重慶經濟的新的增長點。重慶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見》,總體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的“1+10+N”夜間經濟發展新模式。伴隨著5G時代到來,重慶的城市名片得到更多了解與認可,夜間經濟的需求也逐步攀升。因此,針對重慶夜間經濟的提質升級發展正顯得極為迫切。
SWOT分析又名態勢分析法。S是優勢、W是劣勢、O是機會、T是威脅(挑戰)。按照其完整概念,是指一個事物發展中“能夠做的”和“可能做的”之間的有機結合。針對重慶夜間經濟發展的SWOT具體分析如下。
1.穩中向好的經濟形勢。近兩年,重慶經濟呈平穩上升態勢,同比增長率約為6%,其中第三產業增長最為迅速,且增長幅度遠高于第一、第二產業。服務業平穩運行,新興產業較快發展,市場銷量穩定增長,持續推進消費升級。這表明現階段重慶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居民消費穩定,服務行業逐年增加,娛樂與經濟、生態等日趨協調,這為夜間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得天獨厚的夜間旅游資源。乘坐“兩江游”游輪泛舟江上,夜幕落下薄霧蒙蒙,璀璨的夜市燈景投影在江水之上,閃閃發亮,宛如人間仙境。“山城夜景”、“霧都”已成為一張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吸引無數游客慕名前來。除了夢幻輝煌的夜景燈光外,重慶獨有的8D魔幻現實主義,橋都、抗戰文化、美食文化等都成為了重慶夜間經濟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的氣候和山水人文景觀,使得重慶發展夜間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
3.火熱自由的夜間生活方式。重慶作為兩江匯集之地,商埠云集,貿易繁盛,“碼頭文化”也隨之印上了重慶人的性格基因:火爆、直爽、愛聚會。同時,重慶由于地理時差及濕熱的氣候因素,當地人一直有著夜間消費習性。
1.熱門資源人文內涵欠缺。重慶雖固有洪崖洞、磁器口等熱門夜景景點,但仍有許多優質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宣傳,文化內涵挖掘不足。現有景點缺少附加值,缺乏長遠規劃,同質化現象嚴重,許多世界級文化遺產、歷史景點等鮮為人知,對游客的吸引力小。總的來說,夜間經濟資源呈現出散、亂、定位不明等諸多問題。
2.缺乏配套的制約體系。隨著夜間經濟的逐步發展,夜市、夜游、夜購、夜味等多維度產業正興盛發展。但由于缺乏引導,且政府及相關部門等監管機構缺乏及時、全面的監管,出現了污染嚴重、惡性競爭、欺騙性引導消費等不良現象。重慶出臺的相關文件雖提出了部分改進措施,但總體來說,仍然缺乏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政策法規與夜間經濟發展相配套。
1.網紅經濟新模式的發展。在由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研究室聯合抖音和頭條指數發布的《短視頻與城市形象研究白皮書》中,重慶以高達113.6億次的播放量高居城市形象視頻榜首,并位列全國網紅城市第一名。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為第三產業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智能 APP,采用O2O商業模式,憑借短視頻直播平臺、線上宣傳平臺、傳統媒體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全方位的營銷推廣,打造網紅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及本地市民,為重慶夜間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
2.獨特的區位優勢。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支點,這也使得重慶在多項國家戰略中起著互通往來的作用。明確“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的目標后,更為重慶夜間經濟的升級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1.快消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隨著網紅經濟的熱門,以快消為主要特點也暴露出其更新換代快、生命周期短等弱點。一座城市若往“網紅”方向發展,必須定期推出創新點來不斷吸引游客以保持自身影響力,一旦由于創意枯竭或長期缺少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蘊,網紅城市則可能熱度驟降,出現“打卡游”等現象。同時,網紅經濟的受眾群體非常有限,90后、00后年輕一代為網紅經濟的主要影響群體,也許在未來會面臨市場邊緣化的危險。
2.周邊城市競品眾多。雙城經濟圈戰略中的另一個城市——成都,某種意義上說是重慶夜間經濟發展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近年來,成都竭力打造的“休閑”IP,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其著名景點寬窄巷子、錦里夜市等與重慶存在同質化產品激烈競爭。同時,其他周邊省份也在積極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吸引境內外游客,如貴州省紅色老區文化、湖南鳳凰古城湘西文化等,這些城市無論是從知名度還是從產業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上都給重慶帶來了強大的沖擊。
夜間經濟是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是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也是擴大內需促消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要求。重慶作為一個地利人和的熱門城市,需通過優化夜間消費供給,進一步培育夜間消費市場,打造夜間經濟產業體系,促進產城融合。還需加大城市人文內涵的建設與宣傳,通過多種方式更好地打造“不夜重慶”這一品牌,從而拉動經濟提質升級發展,更好地促進城市發展,創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