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愛霞 沂源縣行政審批服務局
在政府新會計核算制度的總體要求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為了適應我國財政核算的現代化發展就必須對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全面優化,預算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建設對事業單位優化財務管理機制,實現成本控制機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基于新會計核算制度視域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發展,優化內部控制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完善預算管理體系。依照我國政府新晉頒布的新會計核算制度的改革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實施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雙體系并行制度,這種運行體系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具有較高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自身的財務運行狀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詳盡的分析。受新會計核算制度變更的影響,行政事業的單位需要對自身的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優化,確保預算管理體系也擁有雙體系的框架,也就是以行政事業單位的戰略發展為導向的財務預算與以資金收支平衡為導向的財務部門預算,因此,新會計核算制度促進了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自身的預算管理體系,為推動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應用環境。
(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完善預算編制內容。在新會計核算制度視域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業務計量的過程中,一旦收支業務涉及到了現金部分的內容,就需要財務管理部門以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采取雙分錄的形式,會計核算內容就會更加直觀的展現出來,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的編制也就更加準確。在新會計核算制度的要求下,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過程中會保持財務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會不斷的對自身的預算編制內容進行完善,進而提升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預算執行力,將更多的工作重點放在對預算資金全過程的管控和監督當中,因此,新會計核算制度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完善預算編制內容。
(一)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全面預算管理意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作用變得日益凸顯,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將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經濟業務中,一切工作都已開展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基準,忽視了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全體員工參與配合的系統工作,是一種需要單位從上至下各級機構協同配合的管理模式,行政事業單位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意識的缺失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在預選編制、預算考核、預算執行以及績效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無法真正的貫徹落實。
(二)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編制內容不合理。在政府新會計核算制度的要求下,明確規定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的全面預算管理現金收支業務,就是需要在財務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添加預算會計核算步驟,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涉及現金收支業務的重視程度。然而,當前我國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將過多的目光放在了財務預算活動當中,忽視了現金流收入和預算收入的編制內容,這就會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現金流的預算,因此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數據的真實性,甚至還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發展的戰略部署。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全面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僅涉及到了相關的財務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忽視了各個部門和科室的協調發展,造成全面預算編制內容不夠全面。
(一)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結構,強化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方面發展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更能夠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將內部的經濟資源和國有資產實現合理的協調和分配,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完善內部全面預算管理結構,強化全體員工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才能夠全面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建設。首先,行政事業單位需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結構,在單位內部形成標準化全面預算管理機制,使行政事業單位的一切業務流程都融合在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當中;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打造健全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并在單位內部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宣傳工作,提升全體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二)強化資金內控管理,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編制內容。政府新會計核算制度中明確提出了對預算收入、預算支出以及預算結余等各個方面的會計要素,并對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進行了完善,具體的科目和核算的內容也有著明確的規定,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的認識到現金流預算和資金管控的重要意義,進而滿足權責發生制的基本要求。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預算收入、預算支出以及預算結余的全面管控,結合會計報表的模式開展財務預算分析和編制工作;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單位內部各個科室和部門的成本控制標準以及預算編制標準,立足實際情況,在保障基本收入的條件下實現合理性的增減計劃,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